第23章:爱的执着(1 / 1)
风尘仆仆赶到边关的小镇,她换上男装,向旁人打听前去颂阳的路,书信上说夜在颂阳城外的关隘谷中遇袭,只要到了那里,就能打探到消息。她用首饰换了匹马,一路挥鞭向颂阳城奔去。
不知走了多少的路,终于到达颂阳城,下马找了家客栈,洗去满身的风尘,黑夜国内还算平静,一路上还没遇上什么阻挠,上官絮儿叹了口气,在床上沉沉睡去。
第二天,上官絮儿买了些干粮,向关隘谷走去,因为战事,上官絮儿路上会遇到衣衫破烂的人群,他们一个个眼光暗淡,饥饿令他们瘦骨如柴,脸上一道道的沧桑辛酸,上官絮儿看得眼红红,她讨厌战乱,战乱只会令生灵涂炭,让百姓背井离乡,贫困的人更是雪上加霜。
“娘,我好饿,娘!”人群中一名小童摇着妇人的手,大声痛哭,纤弱的身子,分不出男女。
他的手好瘦,衣服又破又旧,脸上手上都是一片黑一片白。
上官絮儿看得鼻子发酸,掏出包袱里的干粮,蹲在小孩面前递过去,一双黑黑的小手,怯怯地伸出,却又不敢接,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定定地看着上官絮儿手上的馒头,吞着口水,看向那名妇人,似乎在征求妇人的同意。
“风儿乖,忍忍吧,你要是吃了哥哥的干粮,姐姐像你这样饿的时候吃什么呢?”妇人歉意地看着眼前这位长得俊俏书生模样的公子。
“这位兄弟,谢谢,这干粮还是你留着吧,现在连逢战事,日子已经是一天比一天艰难,百姓都是个个朝不保夕,我们又怎么可以接受公子的粮食”从妇人的气质,谈吐中可以听出,以前应该是大户人家,通情达理,虽逢困境,还是谦谦有礼,高雅大方。
“我没关系,大人能忍,小孩却不能受罪啊,这位大嫂,你就别推托了”二人几番推托,上官絮儿干脆把手上馒头直接甩进小孩和女人手中。
小孩接过馒头狼吞虎咽,妇人怜爱地看着儿子的吃相,从谈话中得知,妇人名小玉,边关镇上一大户人家女儿,后嫁与一名小商人,过着恩爱日子,丈夫后来外面经商,经逢战乱,小玉不得不带上儿子逃亡,到处流落,因此与丈夫失去联络,闲聊一阵,上官絮儿向小玉打听清楚关隘谷的路,匆匆别过小玉母子二人,向关隘谷方向走去。
越接近关隘谷,上官絮儿的心跳越快,空气中仍弥漫着战火的硝烟,远处扎有许多帐蓬,她已经看到一排一排巡逻的黑夜国士兵,她知道,军营就在前面,顾不上身上的狼狈,顾不上脸上的污垢,激动地奔过去,在就要踏入军营门口的时候,一声吆喝“站住,军营重地,闲人等不得乱闯!”军营门口,二名身穿盔甲,盛气凌人的士兵挡住上官絮儿的去路。
“那个,差大哥,我想找人,可不可以通融一下?”上官絮儿怯怯地看向门口的士兵。
“你是何人?到此地找人?找什么人?”士兵用怀疑的眼光,上下扫了眼上官絮儿,一身青衣,被磨得破破烂烂,脸上污垢,让她此刻看起来,一片黄一片黑,像个乞丐。
“我要找你们的挚夜元帅,南宫皓夜!”她语气坚定,夜出征前,皇上亲自封夜为挚夜元帅。
“放肆,挚夜大元帅的名讳是你等平民直呼的么?滚,这里不是你玩的地方!”士兵鄙夷地看着上官絮儿,一把推开她。
闻言,上官絮儿气得舌头打结,狗眼看人低,夜是她的,她喜欢怎么叫就怎么叫。
之后无论上官絮儿如果说,营前士兵都无动于衷,根本不理她,当她疯子一样。上官絮儿坐在军营前,一直守,守到黄昏,守到入夜天气慢慢变得寒冷,军营里都燃起一小堆一小堆火堆,上官絮儿身穿单薄,冷得瑟瑟发抖,却又入不去,冷得她在营前踱来踱去。
如果夜在这,他不会让她受冷,他不会舍得她饥饿,不会舍得她站在夜空下孤独一人,可是她现在连夜在那里都不知道,夜真的失踪了,此刻她真的相信,夜确实失踪了,如果他在军营,他一定会出来找他,一定会的,想着想着,上官絮儿低声哭泣,孤单的身影,在寒冷的天气下,一抖一抖。
天将破晓时分,上官絮儿终于敌不住眼皮的沉重,倚在一棵树下睡去。
哒哒的脚步声将上官絮儿惊醒,睁开眼睛,已经是卯时时分,原本黑黑的天,露出泛白的绪光,揉着蓬松的眼,她看到士兵在军营周围跑步,整齐有序,淡淡雾气从他们口中呵出。
她竟然就这样渡过一晚,上官絮儿不由苦笑,但她并不忘记来此的目的,她不死心地,再次走到军营门口,向士兵打听。
门口已经换更,昨日的守门士兵不知去向,但今日的士兵对她所问的问题一问三不知,上官絮儿感觉到前所未有的挫败,她不知道自己迢迢千里,赶到这里到底是对是错,泪水悄然划过她脸颊。
打听到夜坠身的悬崖位置,上官絮儿毅然走去,她看到满地残损,有被火烧过的黑色,地上一滩一滩的血迹触目惊心,不难看出战争时的激烈,但每每战争杀戮过后,留下的都是萧条的沉寞,静得让人心碎的斑痕,一些残衣碎片,在风中轻摆,似在诏告不甘。
上官絮儿一块一块石头搬开,她希望找到一丝丝痕迹,虽然她也知道这一切是徒然,但只有这样,她才不会被绝望紧紧包围,她的手指已经渗出血丝,她忘却了疼痛,眼泪凌乱地覆盖她的脸。
夜,夜……
她跌坐在地上,山谷四周剩下她的声音在一遍遍地回响,夹带着摧心的苍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