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莲心原苦(1 / 1)
后宫,是一个一点风吹草动都会顷刻间传遍每个角落的地方。今天整个后宫都为一个消息震动:谢太后重又踏入了未央宫!
这个消息确实让人震惊,自先帝驾崩,谢太后就搬离了未央宫,十数载再不肯踏入未央宫半步!
其实就连上官雁翎,也在揣测太后再踏未央宫的缘故!
“真是一张好琴!”谢太后恍惚四顾半晌,又默默沉思半晌后,终于在桌前坐下,手指抚过桌上的古琴。
“这是雁翎娘亲的遗物。”她陪立在一旁道。听闻这谢太后当年也是长于此技的。
“有如此好琴,想来翎儿的娘琴技不俗了!那么翎儿是不是也长于此技呢?”太后慈祥的看着她,问道。
“只是粗通而已。谁不知太后当年技冠后宫,雁翎不敢在太后面前称好。”她谦虚的说道。
太后望着眼前乌黑油亮的古琴,面有微戚:“哀家也许久不曾抚琴了。”
说着轻轻的抚动了几下琴弦,有简单的调子升起。
她仔细分辨,竟然是《长相思》!
“太后也钟爱此曲?”她大有得遇知音之感!
“哀家还待字闺中之时,甚爱此曲,然而入宫之后再未抚过!”谢太后沉湎往事,似有些唏嘘。
她曾揣测谢太后定然也在这未央宫中为先帝抚过《长相思》,然而竟然没有?!
“难道太后没有在这未央宫抚过《长相思》?”她奇道。
太后没有看她,似还沉浸在某种情绪中,只是缓缓的,肯定的答道:“哀家从未为先帝抚过《长相思》!”
她大惊!这怎么可能?既然太后甚爱此曲,又怎会没有为先帝抚过呢?!
太后默默的抚起《长相思》来,虽然开始有些生疏,渐渐却流畅起来。想来这正是太后放在心底的曲子!
太后专注的,投入的一遍一遍的弹揍着《长相思》。她屏息聆听,觉出太后的琴声里似有着无尽的缠绵,无尽的悲伤,还似乎有着无尽的懊悔!
琴声渐止,太后久而无语。一旁的云姑姑轻声唤道:“太后。。。”
太后轻抬了下手,道:“哀家没事。云儿,你们先下去吧,哀家要和翎儿说会儿话。”
“是。”云姑姑顺从的领着人默默退出。
她直觉太后要跟她说什么,心里颇有点不安。
“其实,哀家未入宫之时与姨家表哥两情相悦。入宫后也一日未曾将先帝放于心上。”太后语调平静的讲出这惊天的事实。
先帝与谢氏感情甚笃,
谢氏三千宠爱集于一身,
谢氏爱荷,先帝便让所有的皇家园林都便种荷花。
先帝不顾众议将谢氏立为皇后,又排除万难将谢后之子立为太子。
先帝驾崩之后,谢太后不愿独居高殿,搬出未央宫。
。。。
这世人传诵的先帝与谢太后完美的爱情,难道事实会是面目全非?
她在心里惊问,不敢相信眼前事实。
太后思念先帝,一心要出家,她不也是亲眼所见吗?
还有刚刚情意缠绵哀伤的《长相思》,
这又是怎么回事?
她百思不得其解,满心疑问但却没有出声,不想打断太后。
果然太后接着说道:“事实上我还一直在心底恨他强夺了我,生生断了我和表哥的情缘。”
听到这里她更加吃惊,难道先帝知道太后与她表哥的事情还横刀夺爱,拆散他们?
“所以无论他怎么对我好,我都无动于衷。
可是直到他去了,我才惊觉,我早已在这二十几年的长伴中爱上了他,不知是从哪一日开始。而他直到死也不知道这个事实。
所以,翎儿,我很后悔,很后悔我二十几年都深陷于执着的心魔之中,没有好好的与他相处。所以我才想于佛祖面前忏悔。
直到那日皇儿带你去见我,你的话突然使我醒悟到我竟然仍然是执着,只是执着的事情不同而已。而我的执着仍然在伤害别人,以前伤害的是先帝,现在伤害的是祁儿。”
太后娓娓道来,似无限悔恨。
难怪刚才的琴音里似有无穷懊悔。
太后再抚摩了一下琴弦,幽然欲泣:“直到今日,我才为先帝抚上这一曲《长相思》,可是却晚了几十年!翎儿,你可知我这心里有多少苦楚?”
上官雁翎听完太后这一番叙述,心里百味陈杂,思绪万千,一时也理不出个头绪。无言以对,只能长叹一声。
太后沉默良久,才缓缓抬头看她:“先帝一生,爱我爱的霸道,爱的彻底,也爱的孤独!所以,我不想让祁儿重蹈他父皇的覆辙!”
仿佛一道闪电击中上官雁翎的心房!她惊讶的看着太后。原来这是她今日重踏未央宫的目的,原来这位看似脆弱,不谙世事的柔弱女子,竟然心如明镜,什么都看在眼里。
对太后她不禁生出无限的崇敬!
历代太后都爱干政,新帝年少的就更甚。然而本朝自光华帝十五岁登基,太后从未干涉过朝政。世人都只道谢太后是个只知道躲在丈夫儿子保护下的弱女子。却没有人知道她是个真正有着大智慧的女人!
真正有大智慧的人才能够事事洞明于心,而却并不插手任何事情。
难怪先帝一生固执的钟情于她!想来这个世上也只有先帝才是最了解她的人!
“先帝一生,爱我爱的霸道,爱的彻底,也爱的孤独!”太后的话反复的在她脑中回响,让她莫名的惊诧不已!
“皇儿气傲,才不给你封号。因为他不愿封一个心不在他的女子。然而他将你禁锢在这,足以看出他对你的难舍。皇儿这点随他父皇,原是个不易动心的,可一旦动了真心,便不会放手!这些日子哀家与你投缘,觉得皇儿若有你相伴,我也可以放心了。也想等日子久了,你知道了皇上的真心便会爱上他,像我对先帝一般。我们只要从旁撮合撮合便罢了。谁知你听闻甄家老大的事后,竟然差点连命也丢了。”太后说到这儿,唏嘘不已。她的病因由于皇帝严加封锁,知道的人并不多,然而太后还是知道了。
“你从小随师傅理佛,又有慧根,当知其实你们皆是执着。我今日和你说这些话,一是因着一个母亲的私心,不想让自己的儿子饱受情苦。二也是不希望你到头来落到我这般田地,失去了才知后悔。”说到这儿,太后捉过她的手放在掌心,轻轻拍着,“甄家那孩子也去了,你也该保重自己。皇儿其实也是个值得托付的男人。”
太后一番话说的慈爱,想来是发自真诚。
她心情更加复杂,无言以对。
这时殿外有内监唱颂:“皇上驾到!”
原来光华帝得知太后重踏未央宫,放心不下,特地赶来看看。
进殿之后发现太后正拉着上官雁翎的手说话,遂放下心来。笑着上前请安。
“母后要来未央宫怎么不叫儿子陪着?”
“哀家听说翎儿病了,早想来看看她,可是酷暑炎炎,哀家的身子又不济。今日秋凉,便过来了。”太后笑着答道。
上官雁翎听此言赶忙惶恐道:“要太后挂心,是雁翎的罪过!”
太后拍拍她的手背,但笑不语。倒显出与她的关系十分融洽。
皇上看了心里莫名舒畅,于是说道:“既然母后今日高兴,又值秋风送爽,儿子便陪母后在这里用午膳,可好?”
“也好。让红英去张罗吧,就摆在水榭里吧。”太后又道,“皇儿陪哀家四处转转吧。哀家也许久不曾回未央宫了。这里以后是翎儿的地方了,哀家也不遍老来叨扰。”
上官雁翎慌忙说道:“太后折杀雁翎了,太后愿意来未央宫,随时来便是了。”
皇上闻言,转过头看着她。
她这才明白过来,她这样说倒是承认了这未央宫以后就是她的了。一时连耳跟都红了。心道原来当今圣上的聪明才智也不全是继承自先帝啊,眼前这位谢太后又何尝不是个绝顶聪明之人呢?
太后看她窘迫,于是一手牵过她来,又一手拉过皇上。哈哈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