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内丞相(1 / 1)
“雁龄你真是年轻有为啊!”义王对她大加赞赏!
“哪里哪里,雁龄只是莽撞无知,误打误撞而已。”她微笑着说。
那义王始终微笑着,从昨日见到他起,他始终是笑容满面,仿佛对世事没有要求,一副满足的神态。她不禁对这个义王充满了好感。于是举起杯冲他一笑,那义王也举杯回应。
可有些人却和笑容满面的义王截然相反!她刚喝了一口醇香的桂花酿,就瞥见了一脸寒霜的甄昭远。那馥郁绵甜的液体马上变的涩辣,滚入喉头!她不禁皱起了眉头。
“小生听得大人很多事迹,敬佩已久,今日得以一见,实在是荣幸之至!晚昶敬大人一杯!”
席上一个面目清秀的年轻人突然举杯敬酒,因为面生倒使她一楞!
定王赵祥见此一笑,忙为她解释道:
“晚昶是本王在永州游历时,结识的朋友。没想到前几日在京城又遇到了。他可是个难得一遇的人才啊,更难得的是又如此年轻!本王正有意举荐于他呢!”
那年轻人这才发现自己并未自我介绍过,倒是显的卤莽了。于是尴尬的一挠头,忙道:“小生周晚昶,永州人士,刚才卤莽了,请尚大人不要见怪!”
“能得定王殿下垂青之人定然不凡!你如此夸赞,雁龄愧不敢当!”说完仰头一口喝尽,然后向周晚昶亮了亮杯底!
“好,爽快!”那刘易首先击掌称赞!众人也都纷纷附和。只甄昭远和呼伦没有出声,只是看着她,各怀心事。
周晚昶见尚雁龄如此爽快,更觉她有大将之风,心中更加敬佩,于是也一口饮尽杯中之酒!
席上一片祥和热闹!
可她万万想象不到,今日席上她受人尊敬,大家对她赞不绝口,次日就一下子成了众矢之的!这原因就在次日一早皇上下的一道圣旨!
这道圣旨只是对太后寿诞晚宴上有功的人进行封赏。其一,将余妃进为贵妃,余氏的兄长余贵被任命为京畿总管,两个弟弟也都得到了提升。其二,任命尚雁龄为内丞相,随时侍驾议政,并可以代皇上参加门下议事!
正是这第二条,引起了朝堂上一片反对之声!
其实这京机总管和内丞相一职,都是前朝的官职,□□建国的时候将二职废止不用了。
如今皇上重启二职,那京畿总管一职倒还好说。因为它在前朝是负责京城治安的,而在本朝一边有御林军,一边有刑部,京畿总管其实也没有什么好管的了,再说皇上在圣旨里也没有说明京畿总管如今具体要干什么。所以那些大臣们都觉得封余贵不过是皇上为了博余妃欢心而已,都不理会。
但是这内丞相就不一样了!它在前朝本没有什么大不了,是由太监担任的,可以出入内廷所以叫作“内丞相”。其实也就是帮皇帝整理奏折,拟订旨意,有的也记录皇帝的言行,写写本朝历史。可如今皇上却让一个外臣当了“内丞相”可以出入内廷,这本来就是匪夷所思的事情,再加上皇上还让他议政!
这还不算什么,其实真正让那些元老贵族们坐不住的还是那最后一条,“代皇上参加门下议事”!
门下议事也是前朝遗留下来的制度,是指每遇重大国事,皇上下了圣旨之后,还要经由朝中元老重臣集体商量审度,没有疑义后才会颁行。皇上是不参加他们评议的。
因为是推举制,所以几乎所有重臣元老都是贵族出身,再不就是贵族大户的门生党羽.这门下议事正是他们限制皇上权利的武器.
而如今皇上也往门下议事里插了一脚,怎不叫那些贵族重臣们担忧?!
于是各国使臣大多离京之后,奏折就潮水般的涌到了光华皇帝的御案之上。
南书房里,年轻的皇帝翻看着一本本奏折,嘴角带着不屑的微笑。
上官雁翎立于御案一侧,微有不解,但没有出声。
是的,拜皇帝所赐,她已经是内丞相了,每日和江德全一起,跟在皇上左右。
她心下自嘲,那些朝臣们私下,甚至当面就讽刺她是太监。如今看来还真是像呢。
“你看看这本折子吧!”光华帝将一本奏折递给她。
她接过一瞧,自然是反对她的。写的是言之凿凿,正义凛然,文辞华美,气势滂沱!她再一看名字竟然是周晚昶!她这才记起定王前几日已举荐他做了六品言官。
“定王殿下曾说他是难得一遇的人才,如今看来果不其然啊!只是做一个言官倒有些可惜了!”她微笑着将奏折递了回去!
“哦?你知道此人?”
“曾与之同席”她苦笑一下,那日同席,他还甚是尊重敬佩于她,如今却在奏折里骂她“玩小技以惑明主,谄媚以博高位”!
他看着她,“你不生气?他可是骂得你一文不值啊”
“雁龄自一介草民,一跃升为五品,本已难服众议。如今又只因为一幅画像而升至此职,日日伴于圣驾左右。雁龄自问难以堵住众口悠悠。还是请皇上收回成命吧!”
“如今朝廷上下除了定王,义王和甄昭远,三人未曾上奏,几乎全部反对,原来连你也是反对朕的!可是朕偏偏就不听你们的!来人啊,将这一堆东西拿出去!”他啪的将周晚昶的折子扔进那一堆折子里。
她心里明白,周晚昶上折子,证明定王也是反对的。而义王从不参议朝政,所以满朝只有一个甄昭远是真的支持她的。可是这内丞相的位子,就像把她架到了火上一样,她实在辛苦!不明白皇上到底为了什么,一定要这样一意孤行。
“皇上应该赏赐周晚昶,他倒是个可造之材!”她说。
“赏了他,不是鼓励了他们更加要来反对这件事?他才华是有一些,不过还生涩幼稚的很,不值大用。再说了,”他一伸手,江德全赶忙递上茶水,他接过喝了一口,“他是定王举荐的,必然心里感激定王,不经过一番收服,如何能为朕一人忠心?”
她心里一惊!不怪得这位年轻皇帝,文治武功传诵四海,他实在不是个简单的人!一时不禁对他又敬又怕。
“所以,该贬!”皇上重重的将茶碗放于桌上。
“是!”她垂手听他旨意。
“你去拟召,让他去芜州做个县丞!”
“是!”芜州是个贫瘠的地方,看来周晚昶有苦头吃了。她心里不禁有些可惜。
“还有你再去拟一份旨意,同意开放与大瓦的边境商贸往来,允许两国商人往来经商。”
“哦?是不是呼伦王子向您提出来了?”她问。
“恩。他好象还有其它的要求,不过听朕说封你为内丞相之后,就没有出声了。你知道他还想要什么吗?”他双目炯炯的盯着她。
她仿佛被一道闪电击中!这该死的呼伦!肯定是想开口向皇帝讨要她了。
“微臣不知!”她额上冷汗涔涔。自己已破漏百出,不知道什么时候也许就没了脑袋!
“拟好之后,送去门下,给他们议去吧!”他扯一扯嘴角,“呼伦还有两日就要离京了,这两日你好好的陪他逛逛吧!"
她马上满眼金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