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一朝天子一朝臣(1 / 1)
晨光微亮,天边渐渐透出了一点浅红,下了整整快两个月的雪终于有了停止的预兆。白皑皑的京都,在这样的寂静无人的清晨露出了一种繁华落尽,返璞归真的纯净气息。
一辆马车缓缓地碾过厚厚的雪地,留下一串长长的车轮痕迹。
马车内宽敞华丽,车上都挂了厚厚的流苏锦帘,阻了外面的寒气,香炉里淡淡的熏香带了暖意丝丝缕缕地散在车内,让人觉得舒适和惬意。萧逸半闭着眼,似乎还在浅眠。小七掀起了一边的窗帘,窗外清冷的空气混合着清新的泥土芳香便透过那半开的窗进了来。
萧逸察觉到了那丝冷意,睁开眼,剑眉微微皱起,手伸出去便拂下了那半卷着的窗帘,道:“外头冷!”
小七淡淡一笑,伸手还想去掀那窗帘:“不妨事!雪后初景,倒也值得一看的!”
萧逸却伸手拽住了她微凉的手,不悦道:“要赏雪景也不急在一时,自可以在府中赏!”
那带了些微寒意的手就这样被他紧紧地握在厚实温暖的掌中,她有一瞬间无法适应他如此亲昵的举动,稍稍用了力想抽回自己的手。可是他看似握得不是很用力的手,却很有技巧性让她无法动弹。
小七抬头,看了他一眼。他也淡淡地回视她,眸光坦然,理所当然般的气定神闲。她便也只好任他握着,似是为了化解此刻两人之间的暧昧气息,她开口问道:“今日上朝,你打算如何?”
萧逸微挑眉,缓缓道:“自然是该如何便如何!”
小七沉吟,仿佛还在思考他话里的意思,抬头的时候却带了某种决定般,星眸微微闪光:“你做好准备要破釜沉舟了?”
“破釜沉舟?”他摇头,微闭的双眼忽然射出凌厉的光芒,道,“应该是釜底抽薪才对。”
小七凝眸望着他道:“如何釜底抽薪?”
萧逸眼眸微沉,转瞬却剑眉微扬,成竹在胸道:“逼其自乱阵脚,以乱制乱,乱中方可取胜!”
小七眸光转动,便已明白了他的话,道:“逼其速反么?”
“不错!”萧逸闲闲地依靠着隔板,淡淡地说道,冷峻的唇角微抿,一切竟似早已了然于胸。
光华殿内,四根擎天柱巍然耸立,清冷的微光渐入人心,逼得人影不安地晃动。
早朝的时间还未到,殿内早已候满了人,气氛却没有了往常般的轻松。百官静静地站立着,帽檐低垂,却依然可以窥见脸上不安的神色。有人间或抬起了头,两人对望间,便不由得升起了一丝苦涩。
只有那四位辅政大臣回礼问候之间依然是坦然自若。楚中林到底是三朝元老,波涛暗涌中自也能临危不乱。慕晟风唇畔含笑,温和中依然是淡淡的疏离。萧逸凛然而立,面色冷峻中透着一股傲然。陈云天暗暗打量两人,微觉怪异,说是两人合作,却又各自疏离着彼此,但是昨日朝堂之上又是另一番景象,困惑之中又似隐隐抓到了什么,但是一闪而逝之间又什么都察觉不出。
“皇上驾到!”内侍尖细的声音传来,百官侧首,一如既往地看到了那一抹白色的身影携带了小皇帝款款而来,心下似乎又是一阵不安,努力镇定心神,这才下跪叩首,三呼万岁之后,早朝终于开始。
“昨日之事,朕思索再三,”大殿之上,小皇帝稚气的声音中没有一丝慌乱,一言一行已隐隐有了皇家的风范,“古语曰,法不责众,然朕亦知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朕自当应做到赏罚分明。此事关系万民之心,亦不可忽略!万德忠宣旨!”
百官心中皆是一凛,恍惚之中已听得尖细的声音在大殿上响起。
“……今年雪灾之事牵涉甚广,然天灾不可预料,朕自当宽大处理,工部尚书未能及时防范,御史大夫督察不利,临安知府救灾不及时……一干人等罚俸禄两年以作惩戒……”
底下的人听到这里,不自觉地微微松了一口气,悬着的心也终于慢慢放下。
“然户部尚书董钟书在既知灾情的情况下,密而不报,知法犯法,贬黜幽州,户部侍郎与其狼狈为奸,罪无可赦,削其官职……”
静默的人声中终于微微有了骚动,左首站着的楚相脸色越发显得阴沉难看,那一纸诏书已是如此明显的可以看出皇上是在打压楚相的势力,或者更加明确的是这应该便是御座旁七公主的意思。
“至于左相楚中林……”
那一刻,楚中林猛然抬头,狠厉的目光望向御座旁的女子,不可置信般地盯着她。
凌霄帷幕当中,小七却只是静眸浅笑,一汪秋水淡定地回视着他,眼底一片幽深不见底,依然是什么情绪都揣摩不出。
“太后驾到!”另一个尖细的声音突兀地响起。
万德忠未停下,只是略带犹豫地望了一下小七。小七微微示意,万德忠便停了下来,手中托着圣旨,垂首而立。
百官一阵跪拜之后,小七迎上去,淡笑道:“皇母妃今日怎么来了?”
太后眼里极快地闪过一丝不悦,道:“这么大的事,哀家怎么能不来看看呢。”说着她忽然就拉了小七的手,道:“小七,你到底是女子,年纪也还小,朝堂之事怎么也不如他们男子通透,有些事我们看着便好,若要下什么决策还是要三思的,误了国可不好!”
小七神色微敛,道:“皇母妃,父皇将御赐玄蟠龙令交予我,自然是信我的。”语气极淡,没有一丝不悦亦没有半分炫耀,仿佛只是在陈述一个简单的事实。
太后已然沉了脸,未曾料到她会抬出先皇压制她,半响却也说不出任何反驳的话。
“皇母妃!”皇帝宁玄风从御座上跳了下来,拉了拉太后的衣角,单纯的样子仿似丝毫没有在意此刻朝堂上的暗涌,“朕刚才正好说到楚相了呢!楚相知识渊博,朕钦佩已久,所以朕想封楚相为帝师,可好?”
太后楞了一下,很快便明白了所谓帝师其实是一个有名无实的职位,显然是一个明升暗降的策略:“这……”她一时之间也找不出任何理由,为难的目光望向了御座下的楚相。
“皇母妃,不可以吗?”小皇帝歪了头,不解的样子,甚是无辜,“可是定南王说过朕想让谁干嘛谁就得干嘛的,难道不是这样的吗?”
小七听闻此言,抬头望向了萧逸,目光中有了一丝讶然,没有想到他竟连这样的情况也预料到了,原以为刚才玄风出声是他自己的主意,看来应该是萧逸授意的。
萧逸对上她的视线,扯出一个极淡的笑容,那笑里有着几分安慰,更多是却是胜券在握的自信。
“自然是可以的。”百官面前,楚相终于沉声道。
“那就好!“小皇帝的眼里闪过一丝得意,面对百官,朗声说道,“今日朕便封左相为帝师。钦此!”
“老臣谢皇上圣恩!”楚相跪地接旨,起身的一刹那朝太后处撇去一眼。
太后本想反驳的话在看到那个眼神的时候终于转成了默然。
“既然左相已是帝师,那么慕相便升为左相吧!此次事件慕相亦功不可没!”小七缓缓说道,“今日撤掉的官员便由慕相找出合适的人选补上!至于右相的位置暂且搁置!众位大人可有意见?”
“臣等遵旨!”百官拜谢,看出端倪的人终于不安地皱起了眉,朝局更替,风云便也随即而来了吧!到底是袖手旁观,明哲保身还是选择其一,奋力一搏?便真的要看他们心里各自的思量了。
“退朝!”内侍的声音响起的那一刻,众人心里都暗自松了一口气。
光华殿内,百官都差不多退尽的时候,有数人踱步到楚中林身边,暗哑道:“相……”忽然想到左相已然换人了,顿在那里,一时之间竟然忘记自己要说的话。
“帝师?哼!”楚中林低狠道,“以为撤了我的职便能控制朝局了?真是妄想!”
“那……大人今后下官等应该如何?”那些人诚惶诚恐道。
“今后——”楚中林闭眼思索片刻,终于缓缓道,“你们今后都给我收敛一些,若是让他们找到把柄,好自为之!”
“是!是!”那些人不觉慌了神,连连应声道。
光华殿内不消片刻终于又恢复了寂静如初,那高高在上的御座与那四根擎天柱交相辉映,透出一种冷然不可侵犯的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