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第四十六仗 游说END(1 / 1)
所以,现在她从地上捡起李宵的刀在左手臂划了一刀,当然那张假冒的降书她也烧了。第二日,一早便有一太监急冲进她的房间,身后竟是李立源亲自到访,
“国公,这么早来找在下所为何事?”石研只见那李立源坐立不安,仿佛发生了什么意外之事,她知道一定跟那李宵有关,她现在在这皇宫里,闭目塞听的也不知外面发生了什么事。
李立源忽然瞥了她一眼,“你的手臂受伤了?”
“没事,昨晚自己不小心割到了。”那李国公也猜得到是他儿子干的,他喝醉于今早才醒得知,昨天早朝后那小子去而复返,可夜晚那小子却是穿着夜行衣跌跌撞撞地出宫,而早上五更天已引领五万精兵及妻儿硬是出了城门,向北逃跑了。
他一听到这个消息,猜到应是那小子怕他会投降于骊朝所以擅自来杀石研,以此逼他谋反,所以他立马赶过来察看石研是否已出事。现在看这石研所受的伤应该是那小子刺杀没成功后留下的,又怕他醒来后怪罪于他,所以私自逃走。
“国公,我昨日所提之事国公可有考虑。”石研知道是时候发动攻击了,虽然猜不中李宵到底做了什么,但以他竟没有半夜又进来夺宫弑父,而后自己称帝这一点来看,他应该不是一个太决绝的人。可观他昨晚不屈的眼神,应也不会甘心作人臣子,他有可能逃走了。
“这个,昨晚应与你痛饮,喝醉后便睡着了,怎会想这些事?”其实现在李立源却是动摇不已,他今日少了五万精兵,又少了一个得力干将,他越来越处于被动,但形势未明,他还是要静观其变。
“但是,国公,你我昨日既已把酒言欢,今日我也就实话实说吧!在下被派来虽是因皇上的信任,却也是因为在下曾被派往攻打西南军,很长时间与皇上相隔两地,皇上对下臣的当日之谊也愈加淡薄了,又加上一些朝臣向来忌恨在下的平步青云,所以日夜在皇上面前诋毁下臣,只怕皇上把下臣派往国公这边是作试探之用。如果成功,自是无话讲,但倘若下臣被国公一怒之下杀了,他们便可以唆使皇上派兵来攻。
这原是下臣之事,不可拖累国公,但下臣也想如果他们要杀一个小小的石研,何必要假国公之手呢?只要他们在皇上多恶评几句,下臣的项上人头也是会不保的。后来才知道原来他们真正要害的是国公,现在朝中之臣多为皇上在南方时结交的能人异士,他们自是怕国公带旧都的百官归降,从此你们北方之臣便与他们形成二分朝廷之势。所以他们便想此一石二鸟之计,既杀石研又害国公。
石研越说越叹气,她用了“无中生有”之计,只不知李立源信了几成,但是她无疑是讲出宠臣失宠的可怜。
“现今,下臣不慎受了伤,只怕他们早已派密探在这旧都,如若听到这个消息,以此作文章,则会让他们阴谋得逞。“
“且骊朝攻打西南军时,势力相当,何以年内攻破,就是因为很多旧朝之臣自动开门请降,以是兵力损并失不多,却又得收编西南军兵力,今非昔比。加上如以旧朝之臣攻东北军,而东北军的将领会为了‘旧日之谊’,(强调这个,也为触动李立源想起他与赖峪飞之谊),而非真心应敌,只怕会像攻西南军一样,势如破竹,等到那时就一切晚矣。
所以在下劝国公早作打算,免得着了别人的道。“
那李立源却是对她的话有所触动,开口道:
“可只怕我降了,却也未必保全性命啊!”语气却是有了几分信任。
“这国公并不须怕,当日赖先生曾是射伤皇上的人,让皇上受了大耻辱,可为何他不止安然无恙,反倒有平步青云之势,何为?他为峪城百姓可生可死,峪城百姓自也为其赴汤蹈火,所以皇上摄于百姓之势,不止不杀他,反倒要重赏于他。”
今日国公也是一样,国公当日假意屈从于贾忠,后来为旧都百姓杀贾忠,赶走逆臣史吏南,让百姓免于战乱,近十年更是治理有方,这里的百姓自是对国公崇敬有加。
所以国公归降后不可离旧都,而是迎帝归都。皇上自是不会拒绝,试想以南方刚建的宫殿怎么比得上这实至名归旧都。
且骊朝国家刚立,一切法制、礼仪未能完备,而南方之臣却又怎会比得上国公来得清楚,迎帝归后,皇上自是会重用国公。“
看那李立源这次竟是没有异议,应是同意了。
“那么下臣愿与你共写这降书,早日派人送出。
自此,这事便定下来,而石研便也回到客栈与玉琪见面,她留下地址,却没住在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