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青陵台(1 / 1)
清江水,行人泪,高台万里,青山隐隐,远处,有落日照残云,而一衣带水的临春江飘渺无踪。
夕阳近,长安远,云天九重,绿水迢迢,这一衣带水的临春江只到天边,不到长安。
小年站在高台上,向下看着临春江。
不是传说。
几十年前,有一个王府里抢来的女人,阿罗,就从这里跳入了临春江。
临春江里的每一个幽魂都有自己的故事,但是却随着江水流逝了。
“你还记得一个叫阿罗的女人吗?”小年找到过一个已经年老昏聩的王府仆人,问他。
“阿罗?”那个老仆人回忆了很久,而小年安静地在那里等他。
“是那个可怜的女人吗?她跳入了临春江。”老仆人已经昏聩得记不清很多事情了,但是他的脑海里还残留着那个跳江女人的影子。
“那天是清明节,清明节是要祭祖的,王爷带了很多王府家眷,到临春江边的高台上临江祭祖,阿罗也去了,那个可怜的女人真是漂亮啊。”老仆人回忆着,他的脑海里还顽强地残留着阿罗美丽的影子。
因为她的美丽,所以王爷把她抢占了,从城里一个老实的铁匠那里抢来。
那天,没有人注意,她悄悄地走到高台边,下面就是临春江,她要跳下去的时候,王爷惊觉了,让仆人去拦她,但是却没有拦住,她跳了下去,几个跑过去拦她的仆人手里只是撕烂的布。
原来,她本就早已一心求死,事先把衣衫弄得一撕即破,等到王爷赶到高台边的时候,她早已沉入了江水中。
在王府中几十个家眷的眼前,阿罗就那么跳下去了,在空中飘落,落入十丈下的临春江中。
而几年前,她的丈夫,那个老实的铁匠,刺杀王爷失败后,也是被丢进这个临春江里喂鱼的。
“阿罗,她是小王爷的生母吗?”小年问老仆人。
老仆人昏聩得无法回答这个问题,这个隐秘。
但是小年知道,是的,那个抢来的女人阿罗是小王爷的生母,已经有人告诉她了。
孩子是阿罗生下来的,但是她一个抢来的女人没名没分,怎么能够做小王爷的母亲呢?
虽然都说,王妃是小王爷的母亲,但是很多人都知道,这个抢来的女人才是小王爷的生母,包括小王爷自己。
“那你记得那个铁匠吗?”小年问老仆人。
“铁匠?”老仆人回忆着,那个铁匠,他也应该记得,那么轰动的一件事,竟然敢行刺王爷。
那是小王爷出生后。
王爷总算有了自己的儿子,非常高兴,就开了谷仓,让城里的穷人,每人都来领一担米,而铁匠也带着儿子来了。
来领米的人熙熙攘攘,王爷站在谷仓前面的台阶上,根本就没有注意到那个铁匠,更何况,他根本也不认识铁匠。
但是阿罗看见了他,而铁匠也看到了阿罗。
铁匠在拥挤人群中挤着,缓慢地靠近台阶,靠近王爷,但是王爷浑然不觉。
阿罗知道铁匠要干什么,心底焦虑,神情便不一样了。
铁匠已经离得很近了,就从褴褛的衣衫中,抽出一把杀猪刀,那刀是贴身绑在胸口的,一腔怒火地砍向王爷。
但是王爷周围有那么多的王府侍卫,他哪是对手?没过一会儿,铁匠就被擒住了,而铁匠的儿子,从人群中跑出来,要搭救父亲,同样被擒。
阿罗扑到王爷的脚下,哭着求他放过铁匠和铁匠的儿子。
王爷知道了铁匠为什么行刺他,非常恼怒,一脚踢开阿罗,但是阿罗又爬回来,求他放过铁匠。
王爷不管阿罗,叫王府侍卫用乱棒打死了铁匠,铁匠就被打成了一团肉饼,而后,他要侍卫把铁匠的尸体和他的儿子抬出去,扔到临春江里喂鱼。
那铁匠,是阿罗的丈夫,而那孩子,也是阿罗的孩子。
她的丈夫被打死了,她拼死也要保全自己的儿子。
她扑到孩子身上,死活不放手,央求着王爷,看在刚出生的小王爷的面子上,给他积德,不要害了孩子。
王爷看阿罗为了自己的孩子如此违拗,非常光火,让侍卫把她拉开,但是阿罗哭号着不放手,而几个五大三粗的侍卫,竟然没有拉开她。
一时间,大家都没有办法。
而这个时候,刚出生不久的小王爷哭了,这声哭,救了他的生母和同母异父的哥哥。
王爷想着自己唯一的儿子,要为他积德,就不再难为阿罗和那个孩子了,只要侍卫把铁匠扔到江里喂鱼。
阿罗如此拼力才靠小王爷的一声哭保住了儿子,只能忍痛看着自己的丈夫被抬出去,扔到江里喂鱼,不敢再说什么,怕王爷一个恼怒,又要扔自己的儿子喂鱼。
王爷也不怕一个孩子能反了天,让侍卫把他关进柴房里,过了一个月,才把他放了出来。
而那个孩子成为了王府里一个最小的仆人。
“后来呢?”小年问道。
老仆人只能摇摇头,后来,他实在是记不得了。
小年淡淡笑了笑,谢了老仆人,给了他一锭碎银子。
远处的青山隐隐,而静谧的临春江在夕阳下波光粼粼,仿佛一条金色的缎带一样,环绕着花城。
小年坐在河边,捡起身边的石子投入江水中,一圈一圈金色的涟漪荡漾开,而一只纯白的猫灵巧地跳上了她的怀抱。
“小白,”小年脸上的神情很清远,仿佛夕阳下的远山,“你要听我给你讲故事吗?”
小白“喵”的一叫,懒洋洋地晒着夕阳。
小年淡淡笑了笑,抚着它,而小白,很享受着,微微地摇头晃脑。
“原来,他们是同母异父的兄弟。”小年对小白说。
小白“喵”的一叫,仿佛嘲弄,“你才知道啊,太笨了。”
小年俯下头,额头抵在小白雪白柔顺的绒毛上。
她此刻并不知道,不远处的接天台上,正有人看着江水边夕阳下的她。
几十年前,那个清明,早上的旭日,如同今日的夕阳。
阿罗跳下去了,在花城郊外无边的风景中,清明节,微凉的寒气从地下升起,似乎,她怕狠不下心来,一路走过去,没有敢回头看一下自己的两个孩子。
而那两个孩子,一个小王爷,一个仆人,扑了过去,趴在高台上,看着下面,十丈下,只有波澜不兴、带着清明寒气的临春江,却没有阿罗。
阿罗竟敢自杀!
王爷气疯了,一把抓起仆人,那个瘦小伶仃的孩子,“你下去陪葬去吧!”
他高高地把那个孩子举到空中,而那个孩子竟然没有挣扎,就像一个木偶一样,垂在他的手心。
但是王爷还没来得及把他扔进江水里,小王爷爬了起来,他只有五岁岁,但是脸上竟然没有悲戚的神情,更没有哭,而是出奇的冷静与沉着,“父王,你把江奴放下来。”
王爷被三岁的儿子弄得愣住了。
“父王,你要是敢把江奴扔下去,我就敢跟着跳下去。”小王爷,只有五岁的小王爷平静地说。
王爷也知道自己的这个儿子出奇的聪慧,但是五岁的孩子就有这样的智慧和冷静!
王爷叹了口气,把江奴放下,而江奴也是一脸的淡定,历经了生死,却也这么不惊不惧。
王爷摇了摇头,他不具有出奇的天资,但是却也有着一种洞悉,“我裴家早晚要坏在你们两个的手里。”
曾经有一个高僧,看了小王爷,对王爷说,他是浅水养不住的蛟龙,要么雷雨生翼而飞天,要么久旱水尽而化灰。
王爷自是不以为然,王府还是什么浅水吗?
但是他又问了高僧,那么这个蛟龙要什么样的厉害人物才能降住?
因为,他也觉得自己降不住小王爷。
“沧海”高僧说,指了指角落里的江奴。
他锋芒不露,大巧若拙。
但是,王爷觉得江奴只是个一棍子打不出个屁的木头,所以他才放心让他留在王府里。
而今天,他看出这话的先知了。
早晚,这两个人会坏了裴王府百余年的基业。
“小白,我们去接天台上看夕阳吧!”小年抬起头说。
小白只是“喵”了一声。
小年抱着它,向接天台走去。
接天台离地百丈,长风当空,空无一人。
小年站在接天台上,任凭长风扬起裙裾,吹乱发丝,看着下面如丝如缕的临春江,和远处漫天的红霞,渐落的夕阳。
“这里有人来过。”小年迎着风,对小白说,而小白只是懒洋洋的,连叫都没有叫。
自从那一夜歌舞之后,这个接天台就荒芜了。
“我把你扔下去,如何?”小年问。
小白的绒毛都竖了起来,绿莹莹的猫眼圆瞪着,这么快就精神了,仿佛刚才的那个懒猫不是它。
小年笑了笑,柔和的夕照撒在她的身上。
纵有千江水,何处觅孤舟?
“为什么只有猫有九条命呢?”小年喃喃着,但并没有把小白扔下去。
接天台离地百丈,就算百条命也没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