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命中注定(1 / 1)
清湖,是董鄂禟心来到大清朝第一见到胤禟的地方,也是她没穿越到大清朝之前,以前的董鄂禟心跳湖的地方,清湖边,呼着新鲜的空气,她的心底似是畅快了许多,不远处的酒楼,茶楼,店铺很是热闹。“福晋,我们去茶楼喝杯茶,吃点点心吧,”翠儿道
“馋丫头,是你想吃了吧,”燕儿白了翠儿一眼打趣的说道
有这两个活宝在身边,董鄂氏自然不觉的寂寞,三人朝茶楼走去,“店家,把你这上好的碧螺春,上一壶”翠儿嚷嚷道。
董鄂氏环顾这个古香古色的茶楼,几个附庸风雅的公子和小姐在茶楼里边聊天边吟诗,董鄂氏摆手道“店家,给我来一壶女儿环”
“福晋,以前没出阁前不是爱喝碧螺春么?怎么现在想喝女儿还了?”燕儿轻声说到
“来嘞您呐”店家把茶端到了桌上。
董鄂氏细细品着茶杯里的茶,茶叶随着水的温度慢慢被泡开,茶叶被热水沁的在茶杯里幻化成一个个圆圈,董鄂氏问道“翠儿,燕儿,这茶知道为什么叫女儿环么?”
燕儿和翠儿好奇的看着董鄂氏,均摇头。
董鄂氏娓娓道来“相传啊,这女儿环茶在秦朝的时候,一个靠种茶为生的夫妇俩,农妇拣了个刚出生不久的女孩,女儿小的时候在一个雨夜病的厉害,农妇便背着女儿去几里外的郎中家看病,却不小心摔进沟里死了,农夫呢一直欺骗自己总认为农妇还活着,每天依旧泡两杯茶在饭桌上,自己一杯,旁边给农妇放一杯,似是感觉农妇会回来喝他泡的茶,后来夫妇俩的女儿长大了,女儿看自己的父亲因日夜思念母亲郁郁成疾,以至于癫狂,街坊邻居同情女儿,都来买她家的茶,后来一传十,十传百,来慕名来买茶的人多了起来,邻居问她,买你家茶的人越来越多了,你家的茶怎么能连个名字都没有,农夫的女儿说,父亲此生挚爱母亲,母亲为带我看郎中,失足跌进深沟里,可惜母亲走的早,以至于父亲癫狂,我家的茶,以后就叫女儿环,女儿环,女儿环,女儿却一辈子也还不清父亲和母亲的恩情,但愿我有一天能像这弯弯的茶叶般,泡开来和周围的茶叶环环相扣,多么希望有一天我能和父亲母亲紧紧相依”
“福晋,没想到这茶还有这么曲折的故事,可惜燕儿从小没爹没娘,要不是当年老爷和福晋收留奴婢,奴婢恐怕也就早归西了”燕儿伤感的说道。
“燕儿从小就进了董鄂府,起码吃穿都不用愁,可翠儿小时候家里很穷,还有一个妹妹,爹娘养活不起,连乞讨来的饭都不够分,后来是老福晋买了我,才进的董鄂府,现在翠儿却不知道爹娘和妹妹身处何方,” 翠儿梗咽的说道。
董鄂氏拍拍翠儿和燕儿的肩膀,道“别伤感了,来,尝尝这女儿环,此茶甘甜可口,刚入口稍苦涩,可是咽下之后却口齿留香,甜的,茶如人生,既然老天在你们人生中关了一扇门,总会给你们开一扇窗,窗外的路可是美好着呢。” 说罢亲自笑着给翠儿和燕儿倒了一杯,“尝尝吧,怎么样?”
“福晋自打落水后醒来,不光性子脾气变了,这说话也都句句有哲理了”燕儿说完,和翠儿相视一笑。
“呦,茶如人生,说的好”董鄂氏顺着声音看到的是一张冷傲的脸,锦衣华服黑色的袍子,不是四贝勒胤禛还会是谁?
“四爷今儿怎么也有闲心来喝茶?”董鄂氏懒声道。
“你身子最近可好些了?”胤禛坐在董鄂氏对面随口问道。燕儿和翠儿忙起身恭了下身子道了句‘四爷吉祥’,便规矩的站在董鄂氏身后。
“自打小产后身子好些了,可是终究是心里悲痛,毕竟那是我和胤禟的孩子”董鄂氏心疼道
“爷……爷对不……对不起你--”胤禛突然抓住董鄂氏握着茶杯的手说道
董鄂氏惊到,赶忙从他的手中抽出,“四爷怎么会对不住我?”语带疑惑道。
只见那副冷傲冰霜的脸顿了顿,又顷刻间恢复了那一脸的冷傲“没什么,爷府里有药材,一会叫你的丫头去爷府里取,给你补身子。”
“多谢四爷了,九爷府里什么都不缺,在说胤禟专门从关东给我买来了血人参,天天补呢,四爷府的药材还是留着自己用吧”董鄂氏拒绝道!
“你,你……你就不能笑着跟爷说句话儿么?一丝笑容都不肯给爷?”胤禛继续开口说道。
“四爷,您慢坐,禟心要回府了,胤禟还在府里等我呢。”说罢就起身带着翠儿燕儿离开了茶楼。刚走到茶楼门口,就听见胤禛在董鄂氏身后道“你还跟爷面前表演什么你跟老九情深似海,老九明儿就又要纳妾了,爷到要看看,老九跟你到底有多情深?”语气中带着戏谑,带着嘲笑!
董鄂氏身子僵了一下,带着翠儿和燕儿回府了,胤禛说胤禟要纳妾了?为什么她不知道?真的么?我和胤禟这才在一起相守不到一年?她没有表演我和胤禟的情深似海,她是真心的爱着胤禟,胤禟也真心的爱着我宠溺着她。只是……历史,还是要来,故事还得继续,爱新觉罗胤禟更多的妾,她该如何去面对?
下午,胤禟回府了,董鄂氏躺在房里的摇椅上,闭目养神,只听燕儿和翠儿轻轻的道了声,“九爷吉祥”便听见关门的那吱押的一声。随后听到胤禟那沉稳的脚步声向她走来,“心儿”
董鄂氏缓缓的睁开眼睛,看着眼前这个她深爱的男人,忽而嗔怪道“你还知道回来”
胤禟把她从摇椅上抱起来,轻吻道“心儿,皇阿玛设了家宴,皇子及其家眷,宫里的妃嫔都要参加,宫里的晚上的宴会热闹极了”
镜头给皇宫
很快董鄂氏和胤禟就进宫了,御花园,众皇子福晋分桌而坐,其乐融融,德妃娘娘和宜妃娘娘姗姗来迟,众人齐呼“皇阿玛吉祥,万岁万岁万万岁”
“今儿是二月初二龙抬头的日子,朕跟你们好久没在一起用膳了,特叫你们进宫一起用膳,让朕好好瞧瞧你们”康熙笑着说道。
只看康熙一脸的笑容,意气风发。在看坐下的龙子们,果然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康熙又何止九子?这些个分府成家的皇子和那些还在宫里的皇子们,个顶个的优秀,太子一脸威严的伴着他的福晋恭敬的听着康熙的话,四贝勒胤禛带着四福晋和侧福晋就坐,胤禛依旧一脸的阴沉让人猜不透他到底在想什么,八贝勒胤禩和紫黎一往情深的伴着惠妃在一个桌子上,德妃身边坐着老十三和老十四,董鄂氏和胤禟伴着宜妃在品着点心。
胤禟忽然夹给董鄂氏一颗鱼眼睛,含笑道“心儿,你小产后总是哭,老了后眼睛该烙下毛病了!吃眼补眼,”说着盘里的鱼翻了一个,把另一颗眼睛也夹到董鄂氏的碗里。
老十四胤祯在旁边的桌子上听见了,窃笑道“呦,九哥,你和我九嫂子真是伉俪情深啊。”
“去……你九嫂子爱吃的东西,爷我当然给她。”胤禟对老十四胤祯说到。
宴会和和美美的进行着,众人品尝着美味佳肴,老十四,老十,早就和八哥还有胤禟嬉闹划拳起来,似是孩童般的,看到他们在一起的样子,董鄂氏相信这皇宫是存在兄弟情深的,老十三不离老四的左右,倒是我们旁边桌的德妃笑呵呵的说道“宜妃妹妹,你不是说老九要添两房妾么?”
“呦,瞧我这记性,得亏姐姐提醒我”宜妃微笑着回答道,说罢含笑挥手道“老九啊,你过来”
“额娘,怎么了?胤禟跑过来
“你外公的门生郎图跟这你外公一辈子了,眼下病入膏肓了,唯有的一个女儿郎容溪,放心不下,你外公经答应郎图了,让郎容溪进你的门儿,你外公答应郎图的时候啊,佟大也在,非要跟你外公结成亲家,还说哪怕叫他的女儿进你府里做丫头都成,佟大的女儿今年十八了,名字唤作佟玉儿,昨儿你外公刚把人送到额娘这来,明儿就过你府上吧。”
康熙本就只想胤禟做个闲散王子哥儿,儿孙绕膝平安一世,听到要给胤禟两房妾室,心中自然欢喜,点点头笑道“是啊,这老九府里人少,多几个人侍候才是。”
德妃打趣到“皇上,咱们的老十四明年也总吵吵着要搬出宫呢,到时候皇上可得给老十四指门儿好亲事。”
太后慈祥的对着宜妃和德妃吩咐道‘如今啊,这皇孙们都分府成家了,你们以后可得经常来慈宁宫陪哀家说说话。”
“老九,怎么不说话?”康熙冲着胤禟说到。
“皇阿玛,儿臣,府里不缺人,还是给别的哥哥们罢!”胤禟焦急的说道。
德妃笑道“老九,你四哥府里可不缺人,有侧福晋,有妾,倒是你,府里人少,多几个侍候才是。”
“老九,我府里可不缺人,缺人也是爷自己去寻!”胤禛说道
“老九,我太子府更不缺人,怎么?这宫里桀骜不驯的老九自打分府娶了福晋,到变成痴情的种子了?”太子打趣的说道。
宜妃不解道“你府里也好长时间没热闹了,虽然你府邸到有几个人了,可如今在纳两房妾也不为过!”
“皇阿玛,额娘,儿臣……”胤禟语气焦急
“我们一向桀骜不驯的老九今儿这是怎么了?”太后在一旁也被逗笑,转而对宜妃说道“宜妃,还记得老九小时候,你带他去哀家的慈宁宫里请安么,还说,就我家老九这长相,得迷死多少大家闺秀挤破我家老九的门槛往里进啊,到时候皇额娘就等着太孙过来给您请安啦。 ”
宜妃自豪道“怎么不记得啊,臣妾的老九的确是龙章凤姿,小小年纪便已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如今么更是英俊潇洒。”
太后爽朗一笑,道“那哀家可没瞧见谁家的姑娘挤着进老九府,倒是看老九把人家往府外推。”
“好了,宜妃,明儿个叫人把那两个姑娘就送去老九府里吧,继续用膳吧!”康熙道
胤禟似是有些有气无力,道“谢皇阿玛,谢额娘”语气中透着不甘和无奈。
“禟心?怎么不说话?”宜妃看了看一旁的董鄂氏
“额娘,我……”董鄂氏不知道怎么回答,她听了半天,自然知道这事推脱不了!
“额娘是过来人了,这哪家儿的皇子阿哥贝勒不是三妻四妾,你啊,还是九爷府的正主儿,她们啊?顶多是个是妾,这九爷府上上下下不都得听你的啊.”宜妃道
“额娘……”还没等董鄂氏继续说,宜妃就打断道“额娘知道你和老九情深似海,可是人明儿还得送过去,进了府,不也得跪下给你敬茶啊,你记住,你才是正主儿”
董鄂氏自然明白的宜妃的意思,这事太后、皇帝,以及宜妃都允了,自然她这个九福晋就得主动跟皇上叩头谢恩了,董鄂氏木然的走到康熙和太后的桌前,轻轻整理了一下自己那赤红浅白的旗装,抚了抚鬓上的簪子,及其郑重认真的跪下、叩头、谢恩!三呼万岁后,又到“媳妇儿定会端然打理好九爷府邸,同妹妹们共同侍奉好九爷!”
康熙和太后一脸慈祥,康熙含笑道“行这么大礼做什么?起来用膳!”
太后附和道“老九媳妇氏个乖巧的人儿,也不枉老九当年非你不娶!日后定要多子多孙才是福!”
董鄂氏继而叩头,心中苦,却仍旧谦卑在叩首“是!”
在转身回到宜妃旁边那一刹那,胤禟那妖孽般的脸庞映入董鄂氏的眼帘,他就那样深情的看着她,一如他们在西郊的时候,胤禟的眼神,早已烙在她的心里,他那眼神,是在安慰她?还是赞许我刚才的大度叩头谢恩?董鄂氏,似乎此刻,才彻底的想明白,才彻底的不在欺骗自己,胤禟……他……终究不是她一个人的。
可是刚才她想想自己,她是多么的讽刺,多么滑稽,她的夫君纳妾,她要陪着笑,更要叩头谢恩,三呼万岁,又想到她二十一世纪的姥姥姥爷他们俩个人相依为命一辈子,那是个一夫一妻制的时代,即使是白头,俩个人依旧相爱情深呢。可是,胤禟和她呢?他们能相守几时?结束了么?还是根本逃不过命运的劫数?菩萨说,世人终要经历八苦,既,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还说世事命中注定,叫她莫道后悔二字,她不过、只是、求能和胤禟一世安好,这就是所谓的求不得吗?
难道这就是所谓的一切有因有果,一切命中注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