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庙会(1 / 1)
洌泽的伤好的很快,但因为受伤的缘故,几次出战都没有带上他,所以华予和莲蕊也被留在了后方,天命老人因为华予的关系坚决留了下来,夸张的是竟然在屋前摆起土阵,把独自修行进行到底。华予也省的去破,反正少一个人来找她切磋就好。樊家人也同样被留了下来,而樊信仁则是被立刻升到了副将随军出征,虽然还不是将军,但作为一个降将,在还没有被王正式召见之前,这样的待遇已经是一种相当的尊敬了。
“应儿,晚上有庙会,去看看么?”洌泽自从受了伤消瘦了很多,但精神不错,恢复地很好呢。
虽然一直不知道为什么他总是喊自己应儿,明明其他人都认可了华予这个名字的。摇头,随他吧,反正都没有什么差别,毕竟是她应华予占了那个叫应儿的人的身体。
庙会?那是什么?难道就像是博览会?
看她迷茫的样子,洌泽突然间心里有些堵,一个人六年都在降雪山,身边的人只有莲蕊而已,冷冷清清的所以才会让她在刚来的时候眼睛里显出的是疏离和恭敬吧。十岁就被送走,不管父亲有多宠她有多想对过世的母亲做出补偿,但是还是得把她送走,就算哭闹大叫就算讨好求饶。而现在的她,虽然做事稳稳当当毫无差错,但从她口里说出的见解却又让他觉得她离他们好远好远,就像是高高在上的神,更触碰不到。
“在离江?”
“不,在方华城。淳亲王和二王子已经快到成都连化了,听说成王的大臣们都在想着怎么脱身呢。”
华予点点头。“那我要去看看。”转念又说,“可以带樊将军的家人一起么?”
作为一个边境城镇,离江比起一般的城镇更繁华,特别是半年一次的庙会,人们总在这个时候把想要卖的或是想要估价的东西都摆出来。华予第一次看到那场面的时候,第一个反应就是“华灯初上”,即使是已经被凉吞并了,但似乎对人民的生活没有太大的影响。洌泽说可能是因为离江原本就处于两国交界,这里的人民有相当一部分是从凉迁来并繁衍生息的,再加上这里的人民信仰的是“虚无主义”,有些像老庄的无为之治,只要顺应实际,统治者施行善举便不太在乎政权落在谁的手里。
一行人,洌泽走在前,华予、莲蕊和樊亦臣走在中间,冷临旗下的第一将洛明言带着三个普通行装的亲信士兵跟在最后。淳亲王、二王子和冷临走的时候特别嘱咐过一定要好好保护应家的人,洛明言自然不敢怠慢。
因为没有见过的多东西很多,华予一直都处于兴奋状态,虽然没有表现的和莲蕊一般,但也是好奇地和她一起跑到这里跑到那里的。洌泽倒是很高兴,华予终于能像一个十六岁的女子了,樊亦臣看见了另外一个与平时不同的华予,也是新鲜而惊艳着,只是苦了洛明言,只能跟着在庙会里跑。
“这个用来干什么?”华予指着一个木盒子第N+1次问。这个盒子很奇怪,分上下两层,下层的空间比较大,里面还放着一根扁扁的木条和一根稍圆的木棍,上层则是空空的,没有盖子,就那么放着。
“这个是小孩子用来学字的。”樊亦臣解释道,“这里的每个小孩子都是用它来学认字记字的,不过离江的几是整个天华最好的,所以有很多别的国家的人来这里买几。”
“用这个……学字?”华予喃喃着。
“这位姑娘,就像是这样。”老板一看有人,便演示起来。从后面拿出一个比较旧的几,倒上一些较潮的沙子,在上层铺平,又从下层拿出木棍在沙子上写字,不需要的时候再用平尺重新铺平。“小老头卖的几不自夸的说,可是整个庙会里最好的几。姑娘试试?”
“原来这样。”华予试了试,研究了一下,突然想到一件事。“这样的话如果忘了这字怎么写要怎么办?”
樊亦臣摇头,“没办法,因为不能长时间存在,而且不好保存,所以只能一遍一遍的等小孩子都记得,当然对于一般的孩子,能认得几个字就算是可以结业了。”
“为什么不用帛或者是锦呢?”
“姑娘一定是大户人家的小姐吧,锦帛在一般人家中就算是最体面的衣服都很少用的,更别说是用来给小孩子学写字了。”老板笑着说。
华予想了想,无论是在降雪山还是在连环山庄,锦或帛在她看来都是很平常的啊,用来写字的就足足有一屋子呢,还以为这种东西是很便宜的。
“没有其他的写字工具了么?”
老板摇头,看向樊亦臣,也是摇头。
“大哥,我可以要这个么?”
洌泽看了看她,点头。老板很高兴地给她收东西。
捧着几,感觉很重,难道这些小孩子都是捧着这么重的东西去学校上课?
砰。
正想着,一个重心不稳,还没来得及想是怎么回事,直觉告诉她她好像是被人撞了,而且马上就要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