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杯弓(1 / 1)
此时不独傅恒父子在思考为什么早就不问世事的太皇太后突然宣召和孝公主,永琳坐在进宫的马车里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太皇太后自从先帝病重后就不问世事,永琳身为亲孙女也不是经常见面了,就是日常请安什么的也未必见得到太皇太后。可是为什么太皇太后忽然之间想起自己还亲自宣召呢?
说起来,这么多公主,太皇太后最喜欢最亲近的却不是自己的亲孙女。她最爱重的孙女,是由她一手抚养成人的和硕和安公主晴儿,甚至还亲自促成了晴儿和钮钴禄氏的联姻,把这个孙女留在京城。然而永琳没有和安公主进宫的消息。那么,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了呢?
慈宁宫。
如今的慈宁宫看起来似乎是没有变化,然而似随着这里的主人公的身份的变化,慈宁宫似乎逐渐寥落下来。永琳时隔十六年站在同一个地方,心里不是不感慨的。当年初初回宫的时候,那个打趣她的小小童子如今已经成了这片国土的至高王者。人生境遇之难测,一至于斯。
慈宁宫的桂嬷嬷迎出慈宁门,见到永琳立即行礼迎接。
永琳亲手扶起这位忠心耿耿的老嬷嬷,却忽然发现自己跟她已经找不出什么话来说了。她静默了一阵,桂嬷嬷似乎也是无比感慨,竟然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还是永琳先回过神来:“皇玛嬷今日身体如何?”
桂嬷嬷低头应道:“老人家,左不过那样罢咧。太医说,得好好养着。”
永琳吸一口气,不再说话,任由桂嬷嬷扶着自己进了慈宁宫。
东配殿里,太皇太后又憔悴不少,似乎精神都已经被岁月风干了。永琳心中不由一酸,赶快收敛了情绪,慢慢开解这位老祖宗的情绪。
不一会,慈宁宫的宫女捧来药,永琳接过碗,然而太皇太后却摆摆手,拒绝吃药。
永琳低声叫道:“皇玛嬷,好好用了药,身体才会好,不是吗?”
太皇太后忽的睁开眼睛,竟然满是戾气。
永琳猝不及防,居然被吓了一跳。
太皇太后忽然怒声道:“你们如今上台了,便不把我老婆子放在眼里,是吧?你们摆布完了皇帝,如今又来摆布我吗?”
永琳猛的站起身来。
东配殿的嬷嬷宫女太监跪了一地。
永琳长长吸了一口气,摆摆手,苏嬷嬷便带着一群人下去了。这样的深宫隐私,知道得越多,便死得越快。
桂嬷嬷犹豫了一下,还是默默地守在太皇太后病床前。
永琳变了脸色:“皇玛嬷,皇上好得很,不用担心。如今,您该好生保养着自己才是正理。您好了,我们做小辈的才能好啊!”
太皇太后冷哼一声:“永琳,你这么快,就把你的生身父亲忘记了吗?哀家说的皇帝,是你的皇阿玛!”
永琳心里一紧:“皇玛嬷,您不要想得太多了,您还是吃药吧!”
太皇太后紧紧地盯着永琳的眼睛:“永琳,你凭什么让我相信这药里没有添加什么呢?不知道,这药,是治病的,还是要命的!”
永琳心里的怒气就这样一点点激发出来:原来是这样,太皇太后病重难治,竟然怀疑到自家母子身上了!原来是这样,所以被召进宫来的只有自己,而不是别的公主。
永琳沉默了一会,将手里的药尽数泼在地上。永琳拍拍手,一个宫女走进来:“给太皇太后请安,给长公主请安。”
永琳努力克制住情绪:“把太医院所有的太医全数招过来,集体会诊!别老是让黄太医操劳啊!还有,告诉他们,药材什么的不用另行准备,慈宁宫齐全着呢!”
慈宁宫里静了一静,众人连呼吸声都尽量克制着,此时就算是掉一根绣花针也能听得清清楚楚。
那宫女惊惶四顾,一时之间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太皇太后惊讶地看着这个孙女,忽然发现自己完全无法把握这个小孙女,似乎昔日的种种小儿女态竟是浮云浮云一般虚幻。
永琳咬着后槽牙:“本宫的话,你没听见吗?”
那宫女吓了一跳,连忙跑出去。
太皇太后沉默一会,愤然道:“好啊,你如今神气了!竟然把威风耍到祖母这里来了!”
永琳闭上眼睛,然后睁开:“太皇太后不是信不过孙女吗?那黄太医给太皇太后诊了这么久的病症,毫无效果,可见是个不尽心的!这样的人,怎堪为医?更怎能吧太皇太后的玉体交给他?如今整个太医院会诊,必能拿出一个齐整的方案来。况且御药房的药只怕也靠不住,自然也比不上太皇太后的私藏。孙女都这样处置了,太皇太后不满意吗?”
太皇太后闭上眼睛,不再说话了。
永琳心中很不平静,没想到,这么一个看起来慈眉善目的老太太,竟然怀疑皇太后和永璂要暗害她?还把自己弄进宫来当人质!天下荒唐事,莫过于此了!若不是时机不对,永琳真是忍不住要大笑一番。
过了一阵,太医院的人来了,忙忙的诊脉开方。
永琳沉着脸,在慈宁宫的正殿里坐下。
这么一来,动静实在有点大,皇太后皇后全都赶了来。彼此见了礼,各自坐下。
永琳在皇太后开口之前直接赶人:“皇后娘娘不是有喜了吗?还是赶紧回去安胎吧!孕妇劳累了对胎儿也不好!”
皇后惊讶地看一眼永琳,暗暗奇怪这位公主怎么跟变了一个人一样。
皇太后点点头:“永琳说的是,皇后如今正该好好保养。”她是知道永琳的,若不是有什么事故决不至于如此失礼。
皇后便告退了。
皇太后看着永琳的神色不好,心里很是担忧:“永琳,出什么事了吗?”
永琳苦笑,低声把这些乌七八糟的事情说了。
皇太后手指用力攥紧了手中的帕子,那件事,太皇太后到底是真的知道了什么还是只是胡乱猜疑呢?然而有了两辈子的经历,那拉氏心性颇定,倒也没露出什么来!事实上,对于乾隆,她下手的一点愧疚感都没有!而对于太皇太后,她虽然心底有了分歧,但是反正太皇太后如今与她毫无威胁,她犯不着如此狠绝。因此她别的不问,心里只觉得委屈了自己的女儿。
过了一阵,那帮太医终于商量了个结果出来,也不过是说些什么“年老体虚、心思郁结”什么的,开的药方也不过是些调养的方子而已。
皇太后挑挑眉头,命桂嬷嬷亲自开了库房称了药,又命三个太医盯着熬药,就在慈宁宫把药熬好了,这才亲自捧着药去请太皇太后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