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 冤家聚首(2)(1 / 1)
少剑波确实帮郝东打发了女孩。刚一见面,女孩就脸色大变。少剑波装着什么也没看见,也不与对方打招呼,对郝东说你们聊,我还有些事,得离开了。还有啊,我在这里,这么大这么亮的电灯泡,不显眼也碍眼。
郝东你TM有毛病啊,对方就一个人,你拖着我来干什么。可你们整球不成啰。这个我敢保证。
少剑波背转身,还未动步,就这么想着。
郝东呀郝东,你小子咋这么背呀?人家都与人同居一年多了。
可这个社会,谁又能保证谁纯洁。其实纯洁这东西也挺不好判定的。
少剑波有次看了全球十大解禁电影之一的《□□》,影片在□□摄影方面很大胆,全是真枪实弹地干,拍出的□□镜头达□□的效果。可整个过程少剑波没有一次□□,他甚至感到有些恐惧。因为片中性的表达得更尖锐,他相信只要一个头脑稍微正常的人看到的不是挑逗、滥情、□□,而是□□裸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
这部影片被禁也是理所当然,虽然拍摄在当时西方性解放正进行得轰轰烈烈之时,原因只有一个——电影通过性来解读了当时社会的这个深刻的问题的背景。而‘爱’着民众的‘正人君子’们以□□为理由把它给禁了,来蒙蔽大众,使人们无法看清他们背后肮脏龌龊。以致少剑波常常分不清导演,演员与官员,他们谁更堕落,谁的肉体和灵魂比谁的肮脏。
这有点扯远了。他想,说点近的。2006年年末不是曾就‘新婚不久,丈夫带着妻子去□□’之事而引起各方媒体大炒特炒过一段时间吗?
有人质问道德伦理何在?有人说这是对婚姻的直接讽刺。少剑波想这些人不是傻B,就是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唱道德赞歌,以示高尚。为什么不问问这些甘愿戴绿帽子的男人们为何这么做?直接深挖背后根源呢?
无论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一个男人最怕的永远是怕人知道他戴绿帽子。那是什么让他们这些大男人们放下自尊甘心情愿请人来给自己戴绿帽呢?而这并非个别现象,而是社会一道风景——丈夫带妻子,嫂子带小姑,妯娌相帮。
这种现象背后难道就没有值得我们深知的地方吗?各级官员有人因此而自查自省过吗?他不想深究,很多事情也就不得而知。
说到具体的男女之事上来,他只有一个疑问——一个女人用尽‘爱’网住一个男人,只为名正言顺占有或分享这个男人的财产和一个在风月场所里出卖肉体而仅仅只为了生活得以延续下去的女人。她们谁纯洁?谁肮脏?
这种问题他常常不愿意思考,因为一思考就会被很多无形的东西把你拖进黑洞深渊。事情涉面之广,复杂缠绕,全是死结,全是死胡同。很多的不得而知。
“波哥,你在哪儿?”
“我在哪儿好像不关你的事吧?”
“我想与你说说话儿。”
“郝东呢?”
“还用得了再演戏吗?早把他打发回去了。”
打电话给少剑波的女孩正是刚刚与郝东相亲的那女孩,也是少剑波他们公司的促销员。就是那个在家乐褔逮住少剑波的漂亮得像化妆品代言人的女孩。
女孩早在一年前就与一个帅气高大的男孩同居生活在一起。好像两人还是同学。这个是少剑波亲耳听到也亲眼所见的事实。可背后呢,他俩谁是谁的第几个。又是一个不得而知的问题。很多事情永远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