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守夜(1 / 1)
洪福和洪妈这一睡已经到了下午5点了。洪福醒来一看这时辰,赶紧把洪妈叫起来,两人分别到元庄主和夫人那儿。
元庄主也刚醒来。洪福服侍庄主洗脸后奉茶就座。一会儿,洪妈扶着元夫人也过来了。
元庄主搀着夫人坐在自己的旁边,向洪福示意将孩子抱过来。
洪福进到里屋,将孩子从床上抱起来,来到屋外。夫人一看,一把抢过来,说:“我的孩子,这是我的孩子。”
元庄主说:“慢点儿,慢点儿,别把孩子吓着。”
元夫人说:“咦?我的孩子又回来啦?昨儿个不是没有了吗?我明明记得在雪灵床上躺着的是个小白狐狸呀。”
元庄主说:“那是你看错了,是昨晚儿的月亮太亮太圆了,你把月亮照在孩子身上的影儿看成了小白狐狸了。”
元夫人说:“是吗?哦,可能是我眼花了。不过孩子在就好。”
雪灵也像是听懂了一样,朝爹和娘直笑。
洪妈百思不得其解,怎么明明是昨儿个大家都看到了小白狐狸了呀。她带着问询的眼光看向洪福。洪福轻微地摇摇头,示意不要多嘴。洪妈轻轻地点点头。心想:等回去我得好好问问,这倒底是怎么回事。
元夫人抱着雪灵说:“雪儿,雪儿,快长大,长大好当妈的小棉袄。”
洪妈说:“看,我们雪灵多水灵呀,这孩子又这么安静,将来一定是个一等一的好女儿家。”
元夫人说:“那是,这是我们元家的苗苗儿呀。”
这时,厨房来人传饭了。于是元庄主和夫人抱着孩子出去了。洪福和洪妈也跟着到客厅去侍候着。这时候的雪灵已经能吃大人的饭了,所以保姆没在,夫人也没在意,洪妈在眼前手脚麻利地帮助侍候着。
饭后,洪福和洪妈陪着庄主和夫人说会儿话,然后庄主示意洪妈带元夫人回房休息。洪妈扶着元夫人回到东院。屋里只留下元庄主洪福和雪灵。
元庄主抱着雪灵到睡房里间的床上,给她小拨浪鼓玩儿,还有小虎头娃娃等。元庄主和洪福在椅子逗着雪灵。这样打发着时间。
到了晚上九点钟,雪灵慢慢要睡着了。于是元庄主把她放下来盖上被子,让她睡着。
转过身来和洪福说:“今天晚上我俩轮班,我先休息,等过了午夜,我来换你。”
洪福说:“庄主,您就尽管睡吧,我今天下午已经睡足了。我今晚上就睁着两眼睛,看看这到底是谁在玩儿妖术。”
元庄主说:“这一切等到了午夜就知道了。”说完也在另一张床上睡着了。
洪福今晚儿可是不敢有丝毫的马虎。他和庄主等于象兄弟一样,而且比庄主大一些。所以在感情上,他一直把庄主即当主子又当弟弟的。他也很为元家惋惜,始终是单传。现在这好不容易求来了一个冰雪聪明的女孩儿吧,怎么刚过完周岁生日,就出现变成狐狸的咄咄怪事。真是打破脑袋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接着又想到了小时候和庄主一起学习玩耍的情景,又回想夫人进门这许多年,为没有孩子整天愁眉不展的。看着床上的小雪灵睡着的样子,着实可爱,自己已经当了爷爷了,看着这个小孩子,心里也打心眼儿里喜欢,虽然不是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孙子也比她大几岁呢。
就这样想着打发着时间。可这眼睛可一刻也不敢走神。
看床上的小雪灵好像是做梦了,咯咯笑着。这时候,外面的更夫敲更了。月亮也正在当空照着,照在雪灵的脸上显得格外的白。
就在这时候,洪福眼睁睁地看着床上的雪灵,头慢慢地开始发生变化了,逐渐地瘦小下去,成了狐狸的头和脸儿。他赶紧轻轻地走过去把元庄主轻轻地推起来。元庄主一个激灵赶紧起身,和洪福一起盯着床上,只见雪灵的身子开始渐渐变成狐狸的身子,也有了小尾巴,浑身的毛色纯白鲜亮,就像雪灵的皮肤一样。
他们两个人张着大口,睁大了眼睛,也不敢喊出声来。
再一看,这雪灵的衣服还是好端端地穿在狐狸的身上。
元庄主轻轻地起身下床和洪福走到外间。也没敢点灯。他俩就着月光坐在外间的红木太师椅上。洪福说:“这回我看清了,是午夜十二点变的。”
元庄主说:“这真是怪了,怎么到了早上三点钟又变回来了呢?”
洪福说:“别是狐狸附体了吧。”
元庄主说:“那如果这样,这孩子还是不要了的好。管它是不是附体,这来回变化,早晚儿瞒不住的。”
洪福说:“要不送到我老家的农村家里养着?说不定大了就没事儿了。”
元庄主说:“那也不妥。”
想了一下,又说:“这样,我们俩一起等到天亮吧,看是什么情形。”
洪福说:“也好。”
接着洪福想起什么来说:“哎,对了,前儿个,任夫人和夫人商议十七要去至德寺见法能师傅呢。这不正好是明儿个吗,哦,不对,应该就是今儿个了。”
元庄主说:“嗯,请法能师傅看看也是好的。”
洪福说:“我们得先做个准备,一旦,这就是个狐狸,那我们怎么办。”
元庄主说:“不管是人,是狐,都给扔到野外杀死吧。谁知道将来会不会害人呀。”
洪福心里禁不住打个激灵。说:“哎,好好儿的孩子怎么还会变成狐狸呢?
元庄主说:“哎,我倒是知道有狐狸成精的,听老辈儿们人说过,说他们亲眼见到狐狸精到村子里的酒席上吃酒,而且还是变成了个漂亮的小媳妇。不过,周围的人都觉得奇怪,因为这个小媳妇大家都没见过,这村子里的人大家彼此都认识的。于是有一个老婆子问道:‘小媳妇,你是哪家的呀?长得这么俊?’小媳妇说:‘我是外乡的,是这家媳妇娘家的远房表嫂。’老婆婆和旁边人相互使了下眼色,也都不说话吃着饭。等到了席散了后,大家结伴各自回家。老婆婆和同桌的几个婆婆故意留在后面,等小媳妇走远了,远远地跟着她,你猜怎么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