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长安生变(1 / 1)
“长安城又出什么事了?李世民还没登基吗?”寇仲问道。
虚行之回道:“秦王已经准备好了登基事宜,没想到,却接到飞马来报,说潼关失守。”
“什么?”
………
无漏寺
“虚先生,喝杯茶。”我端了杯茶给虚行之。
“谢谢宋小姐。”虚行之接过茶说到。
子陵说:“我们都以为已经平定了天下,没想到,似乎在一夜之间又冒出了一支叛军。”
寇仲说:“也未必是一夜之间冒出来的,只是他们隐藏的太好了,一直在等待一个好的时机。”
我说:“是啊,刚发生了玄武门事变,秦王又尚未登基,无论是民心军心都不是很稳,他们还真是很会挑时候啊。”
“这次的叛军是什么人?”寇仲问。
虚行之说:“他们的首领叫杨文干,听说是以前隋炀帝的旧部,据说,他们手上有秦始皇留下来的传国玉玺,所以才会这么明目张胆地造反。”
“什么?传国玉玺?”子陵问。
“是,”虚行之答:“当初隋炀帝用尽手段得到了传国玉玺,后来天下大乱,玉玺就不知所踪,听说是隋炀帝交给了他最疼爱的若惜公主,杨文干就是和公主隐于民间静待时机。”
“传国玉玺?…若惜公主?…杨若惜?”我沉思,难道就是那个李世民力排众议要娶的女人?
“你想到什么了,玉致?”寇仲问。
“哦,没什么,虚先生,那现在情况怎么样?”我转移话题。
虚行之回答:“现在杨文干的大军正准备挥军往梁都进发,秦王也派了大军往梁都去了,希望能在杨文干的大军之前到达梁都。”
“看来百姓又要遭受一场浩劫了。”妃暄叹到。
子陵沉吟了一下说道:“寇仲,你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阻止这场浩劫?”
“管他呢,”绾绾说到:“李世民都想杀你们,你们还想帮他?”
历史终究是历史,不管他们帮不帮李世民,李世民照样能安稳地做他的唐太宗,不过话说回来,帮了李世民也就是帮了天下百姓,能让老百姓尽量少受点苦,就是不知道寇仲是怎么想的。
我往寇仲瞧去,只见他一脸深沉地还在想着什么,我忍不住说到:“说话啊,寇少帅,寇大帮主,帮还是不帮,大家都在等你一句话呢。”
他朝我看看微微一笑:“怎么?听到你的世民哥有事,就急成这样啊?”
“啊?”我一愣神转念一想:“哈哈,干嘛?你吃醋啊?自从从他手里把你们救出来,我跟他就没多大关系了,我现在只是想,别让老百姓再受战乱之苦。”
“玉致说的没错,”子陵说:“虽然他当初想杀我们,但最后关头也是悬崖勒马,再说,我们现在并不是只为了帮他,更多的是为了全天下的老百姓。”
妃暄看一眼子陵说道:“经过了上次的劫难,虽然我们说过再不问世事,但就如此陷万民于水火,又于心何忍?”
绾绾想了想说道:“也对,李世民的江山也有一半是你们打下来的,如果断送在他的手上,你们也不会甘心吧。”
“阿弥陀佛,”连无名大师也插话进来:“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啊。”
“你们这是干嘛?”寇仲笑道:“我有说我不帮了吗?”
“梁都可是我和子陵拼死打下来的第一座城池,怎么能这么轻易的就被别人攻取呢。”
“好,”他站起身,“就让我们在退隐江湖之前再好好大干一场吧。”
此时的寇仲似乎又回到了面对千军万马时的豪气干云,眼里闪烁着精练、自信和霸气的光,看着眼前这个意气风发的男人,我不禁有些失神…………
看着寇仲信心满满的样子,虚行之问到:“帮主,那你准备怎么做?”
寇仲想了一下:“这次我们只是暗帮不是明斗,要明斗我们也没有军队和叛军正面交锋,明的不成我们就来暗的,我们可以用计把传国玉玺偷出来,先瓦解他们的三分士气,再想办法搞得他们内部军心大乱,哈,到时给那李小子一个天大的意外。”
看他的样子我不禁有些好笑,也有些欣慰,现在的他,已经完全没了那份想要争霸天下的野心了,不过却更多了些玩世不恭的顽童心态。
“陵少,你觉得怎么样?”寇仲问到。
子陵说:“我同意你的意见,现在我们不是为了要打天下,也不是为了要立功,只要能为天下万民出一份力就可以了。不过我们现在的首要问题是,要赶在李世民的军队之前赶到梁都早做准备才行。”
“没错,”寇仲说到:“那我们即刻起程吧。”
虚行之问:“帮主要不要多带些人手?”
寇仲说到:“这样吧,你挑三五个灵活一点的过来,让他们帮着探探消息,也不用太多人,人太多了反而脚程慢,再说我们现在又不是去打仗,只是去帮点小忙而已。”看他的样子说的一派轻松。
这时,只见子陵看了看妃暄,妃暄马上温柔地笑道:“子陵,我早就说过了,从今以后,我追随你到天涯海角。”
“恩”子陵点头温柔地握住了她的手。
“还有我呢,”绾绾又跑过去挽住子陵的胳膊:“我也要为天下万民尽一份力啊,不过放心,我不会跟你们很久的。”
“你呢玉致?”她望望我,马上又妩媚地笑了:“哎呀,我真是白问了,你肯定也去啦。”
我眉毛一挑,笑道:“谁说我一定要去啦?”
“你当然要去,”说话的是寇仲:“以前我打仗的时候你都在我身边,这次当然也不例外,再说,你不跟着我还跟着谁啊。”
瞧他说的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算了,大事当前,不跟他一般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