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御试2(1 / 1)
刚到京城,就听到一个不大不小的消息。
孙罡死了。
不明不白地死在了狱中。
我想,原来妈妈在每次爹出门时说的“路边野花不要采”真是灼见。
万事已备之时,发生了件事。
“你还未满十五?”赵汶一脸讶然。
少年的女孩是要比男孩长得略快些。
“过了年关就是了。”
“你怎么不早说。”
“你们又没问!”
他们相看良久。
“看来你只能参加童子举了!”赵汶说。
童子举还是得由州府举荐,由国子监检验后送中书复试。
国子监与中书出的题目比较少,不知是不是因为归属童子的缘故。
只背诵四书五经,作两首诗词就可以了。
这当然难不倒我。
参加童子举的有六十人。
国子监将我们安排在同一个书院内休息。
考生们个个都是屁大的孩儿,偏生还要装那稳重书生的酸样,感觉有点过家家的味道。
唉,这世上我这般天资聪慧,卓然出众,又有个性的奇才毕竟是百年难遇啊。
听说,这次科考定安王主动请缨,当了主考官。
安定王是当今皇上第六皇侄,以贤名称颂于朝。
那日,考场,照例要检查考生的周身才能放行。
我看他们一个个脱了衣物。
寻思着:“大不了被赶出场去。”
便胆大起来。
一个差役走过来,正要动手检查。
我抓住领口:“你,你想干什么?不要乱来哦,我小时可是蹲过马步的,人称智勇小霸王,你莫要逼我出手。”
众人都往我们这边看,看差役的眼神有些异样。
“你胡扯些什么,我只是照例查查你有无夹带。”他的脖子都红了。
“可我妈说,谁看了我身子,就要与那人成亲来着,难不成你贪图我的美色,想要与我拜堂么?”
众人轰笑,那差役脖子红得更厉害了。
“何事如此喧哗?”
终是将里面的正主儿给惊动了。
“你就是盛大人举荐的沈子悦?”定安王开了口。
“小生正是。”
“启忱当初三元及第,名动一时,得他举荐的必不是寻常人。本王信你是个诚义的君子,也不必搜查了,直接进去入座吧。”他转而向坐在下首的两人说道,“不知张大人与李大人有无异议?”
“全凭王爷做主。”
五日后,下了榜,有十人在列。
我是其中之一。
再过了几日,宫里派了人来教导我们进宫面圣的礼仪。
大家也都回客栈住了。
客栈名叫“高升”,一听就是个好名。
环境也不错,清静。
两人一个院子。
这时住的都是参加科举的考生。
与我同住的叫韩是歌,他参加的是武举。
御试那天,十人一起进了崇政殿。
跪拜皇上后,分桌而坐,开始答题。
殿试的题目是:“论天下之势”。
我书:
“放眼天下,我朝北有北厥,南有南蛮,西有西凛,东面靠海,海贼为患。
四者,均背上之芒。
北厥富足,却有国君图安求乐,重文轻武,短期内非我敌也;……
南蛮虽常袭南边州县,但南蛮君臣贪图小利,不计长远,内有萧墙之争,不堪为虑;……
西凛,虎视眈眈,却畏于我朝兵力,忙于吞并周边小族,以图坐大,暂未形成敌势;……
海贼,贼也,谋钱财耳。如若上岸争霸,天时、地利、人和尽失,必兵败临江。……
若能缔结北厥,征伐南蛮,东抗海贼,严防西凛,安保朝中无事,则太平三十年可矣。
我朝之急,吾皇无子,储君未定。”
写罢,将卷子交于公公。
行礼,正要退下,皇上开了口:“你叫沈子悦?”
“草民正是沈子悦。”
“抬起头来。”
我抬头,他看着我,脸上竟有丝迷茫之色。
乘此机会,我也将那皇帝瞧了个仔细。
虽然是个大叔,但大叔里面也分美丑。
这个大叔显然长的不错,俊美之余,浑身散发的威严,使他不显得文弱。
想当年也曾是京城花一枝吧。
“朕好看么?”
“好看,虽然比我稍差了一丁点儿。”
哎呀,嘴太快了。
他眼中浮出笑意,并没有发怒。
“呵呵呵!”我傻笑装愣。
“你胆子倒是不小。”
“哪里哪里,不敢比皇上的大。”
他低下头去看我的文章。
我跪在地上,有点撑不住脑袋。
昨晚不知是否太兴奋的缘故,睡不着,便偷偷去院后头唱歌。
唱了半天竟没人出来欣赏的。
清早用膳,我问韩是歌,昨夜有没有听到什么美妙的歌声。
他回我说,歌声是没听见,倒有鬼哭了半夜,今早有好些个考生去找掌柜退房了。
“你的文章也很大胆啊,就不怕惹怒了朕,治你的罪么?”
我从瞌睡中清醒过来,赶忙跪直了身子。
“草民字字出自肺腑。皇上是度量能容的有为明君,自然不会因我坦言直谏而发怒。”
“沈子悦是么,朕记下你了。”
***********
实在是感谢各位一直以来的支持
感激之意不能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