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狂花凋落 > 第53章

第53章(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期待冒险 与漂亮学妹的同居生活 大隋天帝传 绝世风流 化骨绵掌 上海毒药 阿伦斯妖魔攻略 朝鲜战争 你为什么是穷人 惊天奇案

“伊塔事件”后,马午生继续接受克格勃的指令,为克格勃收集情报,直到1966年夏天才停止。之后三年多时间,克格勃没有跟他联系。直到1970年8月中旬的一天,马午生去吉也克镇赶集时,忽然有一个哈萨克牧民打扮的汉子和他打招呼,邀请他去一家小酒店喝酒。马午生马上想到这可能是克格勃派来的联络特工,尽管心里颇有些惶惶,但还是只得去了。果然,酒刚斟上,对方就说出了接头暗语。马午生的猜测得到了证实,只得老老实实听对方传达了克格勃的指令:克格勃将安排一名女特工来塔城城区开展活动,马午生须妥善安排其在当地农村“插队落户”,然后积极协助其进行活动。

那个“牧民”传达指令后,让马午生当场拿出有关方案来。马午生寻思那主儿大概活动过就要走的,即使不暴露,也会给他留下一个话柄,引起人们的议论,日后会与他不利,所以,不能把她安插在自己村里,得弄到外村去,这样,他头脑里便冒出了“红花峪”。

至于名义,这倒难不倒马午生,他想起自己有个姓朱的战友在甘肃,可以让女特工顶其女儿的名义,“转队”来新疆落户。他把设想对“牧民”一说,对方未置可否,让他过几天听消息。

五天后,马午生又去赶集时,径直来到那家小酒店,那个“牧民”已经坐在里面等着他了。这一次,两人谈话时间不长,“牧民”向马午生交代:决定照他提出的方案实施,考虑到这里是边境地区,为避免麻烦,决定把女“知青”朱远芳的原籍定在甘肃边境地区的伊哈托黑,从边境到边境,相对说来不易引起怀疑。“牧民”让马午生这几天不要外出,注意接收从甘肃方面“老战友”寄来的挂号信。收到信后,立刻着手办理此事。红花峪方面答应后,可在巴拉坎大队二小队村口的电线杆一米高处用刀子刻一个“△”符号,朱远芳会携带有关“转队”材料来找他的。

马午生照此办理,去红花峪一说,那边一口答应,说安排一个知青没问题。他便发出了联络暗号。十来天后,朱远芳果然悄悄来找马午生了,随身带来了甘肃方面同意她“转队”至新疆的全套材料。红花峪大队先把朱远芳安置下来,然后去办了有关手续,使她成了一名合法的“插队知青”。

朱远芳潜伏下来后,立刻着手开始活动。她找到马午生,说需要三至四公斤百分之一百浓度的盐酸。说来也好笑,马午生虽然是克格勃特工,但他没受过一天训练,又没上过学,所以根本不知道什么叫盐酸。朱远芳给他解释了好一会,才知道那是一种化学药水,具有腐蚀性,但他不知道应当往什么地方去搞。朱远芳说在化工原料商店或者生产资料商店可以买到,让马午生去购买,并交给他一千元钱。马午生一打听,塔城及附近地区并没有什么化工原料商店,生产资料商店倒是有的,但在塔城市里。10月1日,马午生乘生产队放假的机会去了趟塔城,生产资料商店倒是有盐酸卖的,但是必须出具经公安局盖章核准的单位证明。马午生空手返回,赶到红花峪对朱远芳一说,朱远芳皱眉不语,沉思良久方才开口,让马午生回去,说由她想办法解决。

马午生回队后的第三天晚上,朱远芳突然来了,说她已经侦察清楚,吉也克镇外的解放军7801医院药品仓库里有盐酸,她决定去盗一些来。今晚就去,让马午生给她望风接应。马午生自无二话,当即和朱远芳出发。两人赶到7801医院外面,朱远芳攀墙而人,潜入药品仓库,不一会就盗了两瓶盐酸,从墙头上递给马午生。

两人拿着盐酸回到马午生家,已是拂晓时分;朱远芳便在马午生那里住了下来。

次日,朱远芳一查验,发现所窃的并不是盐酸,而是一种有着浓烈挥发气味的药液,不禁大为沮丧,寻思只得再去医院辛苦一趟了。她考虑到医院方面会“贼出关门”作一些防范,便决定稍停几天再去光顾。这样,她就在马午生家待了下来,出于谨慎,她从不出门,终日缩在马午生卧室里。这样难免寂寞,便让马午生去同村社员处借了本小说来消遣,却不料因此留下了蛛丝马迹。

这时,7801医院失窃了铁克里老汉所献药水的消息不胫而走,终于传到了村里,马午生把传闻告诉了朱远芳。朱远芳闻之颇为吃惊,担心公安局抓住此案不放,一查到底,查到马午生这里来,于是决定把赃物送还7801医院,以让公安局偃旗息鼓。她让马午生去办了这件事。次日,朱远芳派马午生去7801医院探看,得知刑警已经撤走,不禁大喜,说:“一不做,二不休,干脆今晚二上医院,把盐酸盗来!”

当晚,朱远芳、马午生二上78O1医院,不料朱远芳在窥探动静时正巧被值勤护士发现,结果差点当场被生擒活捉。两人胆战心惊地逃回巴拉坎二队,一头缩进屋里,再也不敢动7801医院的脑筋。

马午生原以为此事就这样罢休了,哪知几天后朱远芳忽然下达指令,命马午生去塔城生产资料商店盗盐酸。马午生不敢违驳,只得答应,便去向生产队长讨了买桐油的差使。朱远芳向他作了交代,告诉他万一失风被捕,可如何推脱,并让他如何应付警方的讯问。朱远芳和他约定:如果到次日下午2点钟还不回来,她就离开巴拉坎二队回红花峪了。如他很快就获释,则速去红花峪找朱远芳。

马午生在塔城行窃失利后,从派出所放出来回到巴拉坎二队,因已过了约定时间,朱远芳早去了红花峪,他便往红花峪去向朱汇报了失利经过。朱远芳没有责怪他,说另外再想办法搞盐酸。总之,盐酸是必须搞到的。

马午生一口气交代到这里,摊开双手道:“我所干的就是这些,都交代了,请公安同志明鉴。”

是“公安”而不是“同志”的刘斯勋一边在听马午生交代,一边一直在思索一个问题:朱远芳这么急切地想得到盐酸,这是为了什么?她要用盐酸来干什么?当下,他便发问:“朱远芳要盐酸想干什么用?”

马午生连连摇头:“这个,我可不知道,她没说,我也没敢问。”

“她什么都没说吗?比如露一点口风之类的?”

“没有,一点口风也没漏,只说要三至四公斤浓度为百分之一百的盐酸。”

对马午生的审讯就进行到这里,刘斯勋一班人此刻已经两天一夜没合眼了,决定休息几个小时后重新审问朱远芳。

马午生、朱远芳反革命间谍案在破获伊始,布拉哈拉县公安局已经向地区公安处作了电话汇报,公安处随即电告自治区公安厅。

公安厅领导经过研究,决定该案由自治区公安厅直接审理,于是往布拉哈拉县公安局拍发了“速将马午生、朱远芳二犯稳妥押送乌市”的紧急电令。刘斯勋回到公安局想去值班小憩一会时,电令刚到,自然是无条件执行。县局当即把该案的全部卷宗材料、证据等聚拢一起,装箱密封,连同马午生、朱远芳二犯由刘斯勋率领四名刑警、八名武警,连夜押送乌鲁木齐。

新疆自治区公安厅对这起反革命间谍案相当重视,特地抽调了五名资深预审员组成了一个审讯班子,组长由已干过二十多年预审工作、突破过多起疑难大案的杜培生担任。杜培生接手该案后,先和其他四名预审员一起仔细阅读了全部卷宗材料,察看了证据,然后商议审讯方案,最后决定先审马午生。

马午生原以为自己的案情不算怎么严重,严重的是朱远芳,没料到竟被警戒森严地押送到了乌鲁木齐,这才知道情况不妙,一进审讯室马上跪地求饶,痛哭流涕地仟侮自己的罪行。这样,对他的审讯进行得比较顺利,但他却供不出比在布拉哈拉看守所时更多的内容。这样,预审员所期待的从马午生口供中找到对付朱远芳沉默的突破口的希望就落空了。杜培生只能在对案情了解不深的情况下进行对朱远芳的审讯。

朱远芳从被捕一直到押解乌鲁木齐,头脑里自然没有停止过对如何应付讯问的思考。根据她在苏联特维尔谍报学校所学到的反审讯内容,她采取的方式是一口咬定自己是甘肃知青,“转队”来到新疆的。这当然不解决问题,预审员告诉她:早在下手拘捕她前,就已经派员去甘肃伊哈托黑作过直接调查,当地并无“朱远芳”其人。另外,那张上面有盖着钢印的她的照片的公安部证件,又作何解释?当然,还有其他手枪、无线电收发报机、密写药水之类的间谍证据等等。朱远芳听了以后,恍然大悟:特务学校所教授的东西在实践中似乎并不管用啊!于是,她就采取在布拉哈拉一样的方式,缄默不言。这样,第一次审讯没能达到目的。

几小时后,又进行了第二次审讯,朱远芳仍旧不肯开口。

由于案情重大,朱远芳是被单独关押在一间牢房里的。事先,杜培生怕出问题,亲自去那间监房察看过,并且向看守所长直接交代过:必须派责任心强的看守员负责看守关押朱远芳的那一排监房。但是,问题还是发生了,朱远芳竟在第二次审讯的那天晚上上吊了!

事情是这样的:看守所长知道朱远芳案情重大,特委派女看守员小乔值夜班看守几个关押女案犯的监房。小乔二十六岁,当兵出身,“文革”开始那年复员来到看守所当看守员。她在部队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思想进步,工作积极,办事认真,所以被看守所长委以重任。

目 录
新书推荐: 军阀:开局给袁大帅献玉玺 谍战:潜伏的我却觉醒悍警系统! 重生40,火红年代从杀鬼子开始 民国:从黄埔一期开始 抗战:爆兵打的鬼子说这仗没法打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炼狱之刃 抗战:开局无限物资,老李麻了 重生78年,从组装豹2坦克开始 淞沪战场:让守仓库,咋成军阀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