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第一章.探春宴(1 / 1)
蹴鞠屡过飞鸟上,
秋千竞出垂杨里。
少年分日作遨游,
不用清明兼上巳。
-------------唐代诗人王维
清明时节,小雨初霁,暖风拂面。老师书房后的那片竹园里,处处洋溢着勃勃生机。墙边、路旁、房前、屋后,随处有春笋破土而出,有的掀翻石块,势不可挡;有的两三丛生,竞争激烈。最夸张的是,那日在书房内,真理儿发现脸盆架的下面,大青砖缝里也钻出了一支春笋,是不是,我无意中洒下的水滴,滋润了它?我每天好奇地观察着它一点点地钻出砖缝,将巨大的青砖都顶得松动了。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首唐代诗人杜牧写下的七言绝句,千古传唱,似乎奠定了清明节“清冷伤情”的情绪基调。但事实上,人们在当时却是欢欢喜喜,开开心心过清明的。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上坟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清明节前后十天,贵家巨室争先出郊,叫做探春。城中女士浓妆艳饰,珠光宝气,接踵联肩,笑语春风,翩翩游赏(注:记自元《武林旧事》)。
今日与往年不同,钱王包下了我家在西湖边的酒楼杏花楼,赐宴群臣,美其名曰:“探春宴”。上自皇亲国戚、文武大臣,下至钱塘、钱江两县的官员,都可以随带妻、妾参加,人数之众以万计。大王的筵席设在杏花楼上,可一面饮宴,一面观赏西式湖全景,其他官员的筵席分别设于楼台亭榭或临时搭盖的锦帐内。大王的酒肴由宫中御厨承办,其他臣僚的筵席则由我家张罗。
一时鸡飞狗跳,二哥急招各地酒楼的厨师进西都帮忙,又忙着采办原料,布置场地,虽有钱王宫中派人的帮忙,但那是大爷,只是在那里指指点点,我哥小心翼翼陪同。于是,家中闲着的几位小哥哥都被拉了“壮丁”,所谓上阵不离亲兄弟。我二阿哥咬牙切齿地对起初不肯出力的兄弟们说:“我若出了差错,得罪了王室,你们逃得了吗?”说完,还冷哼三声。
我倒是很愿意出力的,第一个将小手举得老老高,可是二哥一个个指派任务,连小七也被指定看守场地后,二哥还是没点我的名,匆忙转身。
我急了:“二哥哥,二哥哥,还有我呢?”
他停下来,回头:“去,去,去,读你的书去,女孩子家凑啥热闹?”
我伤心地回到书房,呆望着脸盆架下的那支春笋。
已经三年了,老师走后的两个清明节,我都被那只万恶的白痴鸟关在书房中,与外面的春光明媚无缘。这次,我提前做准备,将功课早早完成,付与这只呆鸟:“去,寻你的主子去吧,多呆几天,慢点回来----”它高兴地伸开右翅,摸摸我的头,欢叫一声,腾空而去。
这两年,每逢月头,我功课即将完成时,小玉就会自动飞来,时间掐得相当准。小白见到同伴,很高兴,两只鸟会一同飞出去,玩一整天,才回来。弄得经常有人向王宫报告,有白色的怪鸟出现------有说是白猫头鹰的,有说是白老鹰的。
等小玉飞走后这几天,小白就厌厌地看我分外不顺眼,态度分外恶劣,经常啄得我满头包,我泪眼婆娑地对着它:“大爷,我不是您的这杯茶,您老,还是寻你的真主子去吧------”可它偏偏不走,真是“相看两相厌”。(+﹏+)
因为“鸟大爷”管得严,我错过了许多热闹的机会。咖啡猫他们的踏青,狩猎,游湖,宴会。。。。。好多的集体活动,我都没能参加,三哥回来,还告诉我:大家,都说没有小八和多多在,少了热闹。
所以,这次我拼了老命,才提前将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趁小玉还没来,先将小白打发了,看它高兴的样子,大概也是想家久了。
-----未完------
有时三点两点雨,
到外十枝五枝花
。。。。。。
清明时节,原本是春雨纷纷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这天已经连续放了三日的晴,为钱王的这顿半露天的“探春宴”,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我舒舒服服地躺在湖边的一棵柳树上,一条腿垂挂在半空悠悠荡荡。春日的阳光暖洋洋,洒在人的头上,胸腹。。。。。。一个冬天积下的寒冷晦暗,此刻正化作水蒸气在阳光下袅袅升空。附近的几株桃树,梨树,得了这难得的光照,都争先恐后地绽开了原本半闭的花苞,缕缕清香,飘入人鼻端,我眯着眼睛,神游天外。
“图图,你怎么睡在这里?”
我睁开眼睛,微微一笑:“五王爷-----”
咖啡猫有些不悦:“你叫我什么?”
我缩缩脖子,做出害怕的样子,忽又做了个鬼脸:“噢,原来是-----钱---罐----阿哥-------”将音拉得长长的。
咖啡猫笑着伸出一只手:“下来吧,还是那么调皮……本来以为你来不了,你那只鸟呢?”
我没有接他伸过来的手,自己一撑,敏捷地从树上跳下。呵,呵,这两年,每天被小白追着跑,身手倒是练得不错。
“你说小白呀,上他主子那,给我交作业去了……钱哥哥,为了参加这次宴会,我可是拼了老命才提前将功课赶出来的。嘿,嘿,好阿哥,你有什么好东西收着嘛?快让图图瞧瞧。”说着,就去拽他那宽大的衣袖。古人不像现代人,缝几个口袋在衣服外面的,一般什物都放在宽大的衣袖里,那里面有个藏东西的袖袋。
咖啡猫转而拍拍我的头:“好东西能少了你吗?对了,上个月,我还见右相大人垂头丧气地上朝,是不是又被你敲了什么竹杠去?”
我撇撇嘴:“不就拿他一本破书吗?还真小气!”
咖啡猫诧异道:“是那孤本嘛?右相大人宝贝得要命,连我父王,跟他借来看,他都心痛得只三天,就来讨还,我都没来得及瞧一眼……居然被你拿走了?图图,你真的经过你大伯同意?还是不问自取的?”
我生气了:“什么话,图图是那种人吗?”
每个月交出作业后,小白一般能放我一天假,可以到外面透透气,条件是必须带着它。通常,我去的最多的地方是右相府。大伯有两个儿子,大的已在军队里任职了,小的与小五、小六差不多大,处得也最好。伯母陈氏脾气非常好,每次去,必定亲自下厨,做好吃的点心,小菜,不像扬州姆妈那般懒惰。伯母自己没有女儿,对我就特别喜欢。
我还最爱到大伯的书房里去淘宝,开始他还很高兴,尤其在试过我的功课后。以为胡氏家族,最终能书香传代,自然敞开了,让我看他的藏书。后来发现,我每次来,必借走几本外面市面上难觅踪迹的藏书,又多半是有借无还,就开始对我瘩拉下脸子,不肯让我再进他书房。
这个时候,我通常很认真地问他:“大伯,你是右相大人,学问大,能不能解开图图心中的疑惑?”
我的大伯捋一下山羊胡须,挺起胸膛,清咳一声:“嗯哼,什么问题?”
我歪歪脑袋,挠挠头:“前些日子,我家的大黄,不知怎么搞的,到处拉屎撒尿。大伯知道,小蝶妈妈,最讨厌这个啦!不知道大黄是不是吃坏了肚子?我查过老师留下的医书,却找不到写治畜生的……嗯,大黄在我家好几年了,总不能真象小蝶妈妈说的----再到处乱拉,就叉大街上去!”以前的文化人,能读书识字的,十个里倒有三成是学过医的,并以此为傲。大伯以博览群书闻名,自然也通歧黄之道。
伯母在旁点头说:“嗯,我们家图图,到底是女孩子家,就是心慈善良,难得的好姑娘呀。”
大伯的背有点驼:“关于这个问题嘛------你且随我来,书房中研究吧。”
李多多走了后,知道大伯在王宫水池中撒过尿的,只剩胡图图了。大伯曾十分委婉地在我面前讲过,胡氏一族一荣俱荣,一伤俱伤的道理,我大力点头,在他面前拍拍胸脯:“大伯,你放心,只要我们是一家人,图图绝对不会出卖你,将你在王宫水池中……”后面的话被大伯捂住了。
进了书房嘛,自然要看书,来不及看完的,自然要借回去看,话说,我们不是一家人吗?大伯家不就是我家,我家不就是大伯家吗?放哪个书房不一样呀?
我这般“坑蒙拐骗”大伯的藏书,倒不是为了自己,不是远在契丹的美人老师是个书痴嘛?每次,我拐到了好书,让小玉带回去。下次,老师必让它带来一叠金叶子,因为我告诉老师,这书是我收购来的,老师不好意思,总欠着我的人情。这金叶子,我曾让金铺的掌柜看过,说成色极好,值好多钱呢。
嗯,这样子,虽然,我以前存在铺子里的金子被二哥冻结了,但现在我的手中,又有了一笔不小的财富。↖(^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