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1 / 1)
在杨过的帮助下,慢慢脱离了战斗圈,向山下跑去,郭芙走到山顶口,想到还在大殿拼斗的老顽童,有些不好意思,回头对他大叫:“老顽童,等你到了襄阳,我一定好好招待你!”没理会老顽童哇哇大叫的声音,郭芙跟着赶过来的杨过二人,冲下了这个让他们九死一生的地方。
逃过了一劫,郭芙与杨过相视而笑。杨过听闻郭靖守城之事,自告奋勇要去帮忙。郭芙自然高兴,对守城成功的把握又多了几分。
这次的襄阳准备充足,不仅有众多武林人士热心的帮忙还有商贾捐献的钱财粮饷,就连朝廷也对他们的举动视而不见,不仅没有御史出来讥讽武林人士觊觎官府行政,连一项对他们瞧不上眼的官宦大臣也没有发表任何看法。想来,国家再是昏庸也知道襄阳的重要性,断不敢在这种时候拖襄阳守军的后腿。
不出探子的所料,蒙古的大军还是如期而至。黄烟滚滚,尘土飞扬,他们骑着战马,举起手中的大刀,速度很快的在襄阳附近集结。蒙古的士兵很是勇猛,但是也非无脑之辈。面对闭门不出,严阵以待的守城众人,他们没有盲目的进攻,相反,蒙古的士兵在弓箭射程以外的地方列队,举起手中的兵刃,全神贯注的注视着指挥兵手中的旗帜,仿佛将要出鞘的利刃,屏住呼吸,等待对方下一步的行动。
蒙古的将领对看一眼,胸有成竹,没有和襄阳城楼上的众人多废一句话。他们与襄阳交战多年,也知普通的漫骂、侮辱等激将法破不了对方的士气,徒费心神而已。遂不多说,向传令官使个眼色,队伍开始后退,露出后方一些惊慌失措的百姓和奴隶。
蒙古的军队骑着马慢慢在这些衣裳褴褛,疲惫不堪的可怜人后面追赶,可怜的奴隶与平明只能不断的向襄阳城里跑去。不断有人倒下,在地上痛苦的呻吟,旁边逃跑的人也顾不得同伴的生死,顾不了身上的行李衣物,疯狂的奔跑着,边跑边嚷着 “救命啊。” “快开门!” “求求你们。……”
蒙古的士兵在后面不紧不慢的追赶着,到达距城门弓箭射击范围之外,便策马停下。只是不断举起手中的弓箭,想逃跑的人群扫射,。尸体与血激起了他们民族的血性,大家的斗志更强了。蒙古的将领也在一旁得意的笑。
城门上的众人看不过去,郭靖让弓箭手准备,注意阻挠蒙古铁骑的进攻。蒙古的铁骑在城下的距离不近,但若是开了城门的话,凭借战马的爆发力和速度,很容易便能冲进城里,不仅保不住城门下的可怜百姓,更对不起城里无辜的士兵与身后毫无自保能力的国家。
郭靖见百姓距离逐渐靠近,举起手来,一个号令。躲在城门后的武林人士迅速开门,放百姓进城。城门上的弓箭手更是连连射击,想要阻挡蒙古铁骑的脚步。
蒙古将领没有料到,这个让人进退两难的毒计,对方竟然有早有准备。这招让汉军士气大减的好招数早已被对方知晓:不仅安排狙击手对铁骑进行射击,阻挡他们进攻的脚步,还让武功高强的武林人士守在城门口,保护百姓安全。将领只好咬牙下令,全速进攻,期望能够冲进城里。
这次守城的武林高手很多,而且武功不弱,一时只见竟也奈何不得。望见不断从这些江湖草莽中跑回去的百姓,望见不断缓缓闭合的襄阳城门,蒙古士兵也只能寄希望于多杀几个江湖人士,好冲破他们的防御。
这次的战争,万幸的是金轮法王等人并没有参与。加上郭芙早已将敌军的计策告与郭靖黄蓉等人,所以当他们看到惨被追赶的百姓时,并没有自乱阵脚,措手不及。
良好的配合加上前期准备充足,毫无疑问,这次的战争蒙古只能铩羽而归。襄阳虽然大胜,但杀敌一百也自损八十,武林人士伤亡不少,加上战后的一些修复工作,神雕众人也是手忙脚乱。
经过了一个月的休整,大的事情已经处理完毕,整个襄阳城秩序井然,有条不紊的运行着。郭芙送别了恩恩爱爱的杨过夫妇,告别了各回各家的武林好友,与父母踏上了去桃花岛的路程。
回想自己来到神雕所做的一切,郭芙很是满意。虽然有些地方不尽如人意,但是大的遗憾却还是避免了不少。郭芙正在马上发呆,却听见身后马蹄奔驰的声音慢慢袭来。由远至近……
郭芙回头,一位公子骑着骏马,向他们的方向赶来,她愣住,看见他嘴角扬起一个弧度。他在冲她微笑……
作者有话要说:结局了。这本书的结局是个烂尾,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只能以这种方式结尾了。还好,关于神雕的故事,大体上已经讲完了,后面关于郭芙与男主的故事,却只能留给读者自己想象了。说实话,本书前面小白,后面烂尾。很感谢你们这些读者还能耐下心来把它看完了。谢谢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