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第十六章 赵国风云(上)(1 / 1)
进入河西走廊,便是匈奴刘氏前赵的领地。战争的余烟尚未散尽,十室倒有九室空!路上最多的是老弱病残的难民。依着草地或坐或躺,有的在土里刨草根!饶是这样,但凡身上有像样点的包裹和衣服,都被狼兵剥了去,稍有不满,便遭来一顿暴打!
行至天水城外,城门紧闭,上千名难民蜂拥聚集在城门外,哀声一片,乞求守城长官打开城门,却换来几声咒骂!
瑶星下马,向两位汉人模样的长者打听,原来匈奴刘赵朝廷的两位大将石勒和刘曜听闻国主刘聪病危,纷纷抢着班师回朝。如今刘曜因西击慕容部,近水楼台先得月,先石勒一步抢占天水城,将北抗鲜卑的石勒将军拒于城外!眼看石勒大军将至,双方有一场拼杀,只苦了这些流民百姓!老人哀叹不已,相互垂泪!瑶星受此感染也唏嘘不已!
老者言谈之间,早有一群难民围了上来,听了这番时势分析,更是悲愤!忽然,右前方人群里一阵喧哗,瑶星赶紧上前,却是一抱婴孩的妇女饿极倒在地! 瑶星赶忙招呼她的亲人将她抬到路边一块石头上歇息。自己去马鞍上取了肉干和水来到她身边,扶起她上身,先喂了些水,这才将肉干撕成小块喂给她,好一会儿,那妇人醒了,见到眼前食物,两眼回复了神气,含泪感激的点头谢了,接过食物自己猛吃了起来!
瑶星感觉到气氛有些异样,她抬头一看,发现围了好大一群人,大家目光都聚集到一个地方——她的干粮袋!瑶星心下暗叫不好:这些流民个个饿得皮包骨,自己的肉干只够五六个人分的,这么多人,如果只有五个人有食物,必然会引起众怒!
最可怜的是那些半大的孩子,闻到了肉香,聚集到那妇人周围,个个大睁着渴望的双眼,将手指咬着久久不放!
瑶星皱了皱眉头,只能暂时扯个谎稳住他们,待一会儿强行攻入城里开城门放他们进去再解决温饱吧!拿着干粮袋,对那些围拢过来的成年人说道:“我的粮食不多,先分给这些可怜的孩子!你们大家先忍忍,一会儿我带大家去叫城门,这城内驻扎的刘曜将军我认识,一定会收留大家的!”众人闻听此语,重新燃起了希望,个个欢欣鼓舞,将这个消息传给周围的人!瑶星待那妇人吃毕,这才让她做自己的助手,将肉干分成小块,发给了几十个小孩子!
此时,北方十几个难民一路惊慌失措逃了过来,汇入难民群,原来石勒大军已从后面杀到!瑶星叫过一名汉子,问他石勒大军如何让他们怕成这样!那汉子哭红了眼道:那石勒手下个个如狼似虎,一路抢夺难民财物,衣食,还劫掠妇女!尤其是他的侄儿石虎,最是凶残,听说还好吃人!他的妻女就在乱兵中走散了,如今生死未卜呢!
不知众人谁发一声喊:我们大家去叫城门,不然,石勒大军已到,谁也不想活命!立刻群情响应,众人一齐蜂拥到城边,叫喊声连成一片!瑶星极目远眺,看到城楼上人影幢幢,心中正纳闷,忽见垛台上纷纷伸出箭来,大呼不妙!向人群呼喊:“大家快撤离!”
但人群哪里还来得及后退!耳听得惨叫阵阵,冲在前头的已经有几十人倒地哀嚎!瑶星着急起来,顾不得那么多了!去马背上拿下木剑,一招“仙子凌云”,平地直冲城墙,在那高逾数十丈的城墙上一点,直直往上蹿去,单手舞起剑花劈飞迎面而来的箭;身形下堕之际又踏住城墙往上一跃,如此反复了六回踩接近垛口!守城军士大骇,早有人持刀斧蜂拥了过来!城下民众早看得呆了,有几个略懂武的看得大声喝彩,与身边的人讲解着,很快人群欢呼响应!然而,石勒大军真的压了过来,众人惊惶又往城门边挤了过来。乱箭如雨,不断有人倒下,不断有人拥挤过来!瑶星一个鹞子翻身,半空中腾身从众将头顶跃了过去,落到城楼上,木剑挥舞处,众人手腕中剑,惊叫声中,兵刃纷纷坠地!瑶星不敢停留,跃过众人,直奔弓箭手!一队弓箭手回过身来,对准瑶星一阵狂射,瑶星运起幻影剑法中的“守式十三剑”强行推进,剑尖连颤,弓箭手左臂中剑,铁弓把持不住纷纷坠地!瑶星眼睛余光瞥见另一队士兵在一将官带领下由侧面台阶冲了上来,心想若再恋战,恐下面民众伤亡更多!
手中木剑一剑快似一剑,众人东倒西歪躲闪不及,瑶星双脚一登跃过内城墙,数十丈高的城墙,如一片树叶轻盈下坠!然而,仓促间没料及城墙如此之高,半途根本没有换气歇脚之处!内壁又光滑,根本无借力之地。重力作用下,眼看就要摔在地上……半空里一条黑色软鞭如灵蛇吐信般直缠上瑶星的蛮腰,往旁一带,借此一缓,瑶星再度稳住身形,轻轻的落在地上。这才回头看到底是何方高手搭救,却见是城门边一黑纱裹身,花白头发的老妪!瑶星微微颔首答谢,便要去开那城门。
那老妪暴起,诡异的长鞭连连挥舞,直把瑶星逼得连连后退,一直退到城中,离城门越来越远!瑶星诧异万分,木剑短她许多,俗话说一寸长一寸强,这样远距离搏斗,瑶星显然在兵器上吃了大亏。虽然不落下风,但要再去到城门便开门那是不可能的了!正心焦意乱,忽听一人惊呼:“是那名狼女!”
瑶星百忙之中回头一看,却是塞外军营中的先锋官“九尺”!不想城外一番扯谎,如今竟真的应了事实!那刘曜果然就是那个荒唐将军!这一喊不打紧,许多兵士也认出来了。“九尺”挥舞手中长剑:“将军有令,不得伤害狼女!”瑶星心想这样缠斗不是办法,看他们意思不欲与我为敌,不如先和他们谈判,要那刘曜答应放百姓进城。想到这,立刻身形一转,冲着“九尺”喝道:“刘将军在哪?带我去见他!”
“九尺”对那老妪抱拳施礼,神态颇为恭敬,道:“这位姑娘是刘将军故交,还望前辈高抬贵手,容小将前方引路,此去将军府邸,自由分晓!”那老妪黑纱罩住头脸看不出表情,只长鞭一抖,收了回去,又兀自坐在门边!“九尺”知她应允了,连忙称谢,这才招呼夜瑶星往城中走去!
听到城门外呼号震天,瑶星不忍,叫住“九尺”:“那外面难民甚是无辜,你们能不能放他们进来啊?”
“九尺”面有难色:“姑娘,此事须将军做主,小将不敢擅专!”
瑶星默然,走了好几步道:“可以停止射箭么?”
九尺迟疑了半晌,忽然,城楼瞭望台上哨兵俯身喊道:“冉将军,石都尉大军已到城下!”
九尺大惊,厉声喝道:“传我命令,严守城门,有敢靠近者,一律射杀!”
瑶星硬生生的把要求情的话咽到肚里,战争是无情的,兵家之争,生死存亡之地,岂是一己之力可以撼动的?那冉将军不再理会她,只飞快的往元帅府邸走去,瑶星快跑起来跟在他身边。连转几条街,果然天水都护府现在成了战时元帅中军指挥所!
一番通报,冉将军将瑶星送入府中,又立刻掉头奔赴城楼!瑶星佩服他尽职尽责的军人作派,对他映像大为改观。暗度那刘曜手下一名先行官尚能如此果断决绝,拿捏轻重,其人定不能小视。当初自己却被他风流表象所迷惑,还道此人不过一粗鄙武夫,好色之徒!看来此行须打起十二分精神才是!
今日的刘曜,端地好风采:身披连环吞头兽面银甲,头戴鹰翼护耳盔,脚蹬汉地银丝镂空步云靴。腰悬佩剑,身后跟着两侍卫,捧着牛筋铁弓,抬着震天斧钺!连瑶星见了也眼前一亮,心想无怪古人推崇,大丈夫处世立功名,沙场征伐确是好男儿扬名立万,大显身手的场所。自己的阿爸还有十个哥哥,个个骁勇善战,不知今日他们近况如何?恐怕早就成了一方霸主了吧?
那刘曜披甲毕,正要去城楼,忽听冉边城报当日冲出军营的狼女回来了,心下大喜,连呼天助我也!
瑶星见他双目放光,丝毫不避忌的打量自己,很不自在,但一想还有求于他,只好先忍了。通报了自己的名姓,将城外情形叙了一遍。恳请元帅体恤下情,忧民生之多难,发慈悲心,救救他们!
刘曜连称好商量,却并不答话,只回头对下任喝道:“还不请姑娘后堂歇息?”
瑶星忙道:“元帅不必,瑶星此行,身负城外千人性命;如今听闻石都尉已经君临城下,双方大战在亟。不如与将军同去,或有用得着瑶星之处也未可知!”
刘曜深知她的身手了得,细想了一会儿,道:“也罢,姑娘随本帅巡视城内,好让姑娘明了眼下形势!”
瑶星心事重重,那天水城内,行人冷落车马稀,商家闭门谢来客。酒旗猎猎西风起,黄沙漫漫眼迷离。
站在城楼上,城外里许地以外,石勒大军列阵待命,营帐漫山遍野,麾旗密布。城门近处难民相拥挤成一片,空地上十分脏乱;城下尸体堆积,伤者哀嚎!
无辜百姓,命如草芥,危若累卵!石勒大军真如民众所说貔貅之众,狼兵过市么?
想到这,瑶星道:“刘元帅,那石都尉是统领赵王御林军的石勒统领么?”
“正是,姑娘也有所闻?”
“当日,我有幸随友人,曾为虞美人座上宾。虞美人遇害后,我与石统领有过一面之缘!只是不大了解其为人!”
不知是不是瑶星的错觉,她发觉提到虞美人时,刘曜神色异样,但转瞬即逝。刘曜正色道:“石统领确是难得之将才,其韬略武功甚为皇上器重。只可惜他手握兵权,手下子侄个个好勇斗狠。如今皇上龙体欠安,唯一放心不下的是他借班师回朝之名,别有异心!特命本帅在此与之斡旋,待新主即位后再做打算!”
“原来如此!恕瑶星愚见:这样一来,刀兵相见是下下策,元帅还得有长久打算!”
“依姑娘高见?”
“刘元帅可知汉人先哲孟子?”
“哈哈……刘某乃匈奴王室贵胄,战场上纵横驰骋,渴饮敌血饥餐肉,长刀所向无不臣服!那被我等吓破胆,逃到长江以南的汉人有什么了不起的先贤?”
瑶星捺住性子,平静道:“元帅所言甚是,如今汉人确实羸弱。但大人可曾想,你们刘赵朝廷原本是匈奴单于后代,奈何弃自家姓氏转而改称汉姓呢?”
刘曜脸色极其不自在。瑶星微微笑道:“秦汉以来,我等西北草原民族与中原朝廷征伐无休!唯四百年前汉室王庭深明大义,以公主和亲,这才使各族人民有了安稳日子。想来匈奴王室后裔也有汉人皇族血统。此是其一;另外汉武帝以来,汉人的战场表现恐怕也非今日能比的吧?”
刘曜阴鸷的脸抽搐了几下,道:“姑娘对今日时局有何看法?”
瑶星知道他听得下去了,这才道:“先贤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谿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如今石勒大军屯兵城下,势在必得!将军得地利,先入天水城,此为一;那石勒子侄凶残成性,百姓惧之尤胜虎狼。而元帅治军严谨,爱民如子。我一路西行来此,听得最多的是民众对您的称道,还说等到了天水城,在您的庇护下,就可以安定下来了!此乃将军人和之贵!”
刘曜侧身道:“姑娘继续!”
“国不可一日无主。元帅不用我多言,定知晓‘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古训吧?若元帅得人心众,拥立国主之事,朝臣定不敢无视元帅建议,他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舍元帅其谁?”
瑶星察言观色,知刘曜已经心动,便赶紧趁热打铁道:“城下千人,若元帅放其入城。瑶星愿毛遂自荐,说服众人投到元帅麾下。此时,石勒大军尚未站稳脚跟,若等他们派人混入民众,妖言惑众,激起众怒,将军眼前便又多出千人为敌。且传扬开去,东至长安,一路上众人皆知元帅苛政之名,于元帅大为不利!”
刘曜为之动容:“城门开之后,那石勒大军岂不也尾随其后?到时岂不引狼入室?”
“元帅放心,瑶星愿与冉将军一起,领八百精兵开路,若石勒有异,定杀他个措不及防!”“如此甚好!先锋官何在?”
冉边城应了一声,奔到近前:“元帅有何吩咐?”
“本帅命你率左翼铁卫营,夜瑶星为后卫,打开城门,迎接难民进城。”
“得令!”
瑶星暗暗苦笑!刚才那一番话哪里是自己的见解啊?只是在魔山上七年,师父不仅教授她武艺,还口授兵法韬略。究其缘由,却是师父乃西晋将门世家,因身陷江湖,无法继承祖业,北抗夷狄,心中多有愧对先祖之情。于是在对待这唯一的女弟子时,不知不觉将这种文武兼备的理想寄托在她的身上。瑶星为背诵这些拗口的文辞很吃了不少爆栗,所以丝毫不敢怠慢,不想如今居然应景用上了!
冉边城对这神秘的狼女,更是诧异:她居然真的说服了元帅放难民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