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使大金(1 / 1)
龙霄宝殿上,皇上少见的迟到了,一干大臣们正窃窃私语之际,值事官突然一声大呼:“皇上驾到!”吓得满朝文武赶紧噤声三呼万岁。
一炷香过去了,龙椅上的赵沂仍维持着同一个姿势不变,对大臣们的上奏也不置一词,整个大殿除了偶尔有人站出来上奏倒也安安静静,安静得一些大臣直冒冷汗。
“琛王,你对大金与大宋边界烽火年年不断这事怎么看?”终于,皇上赵沂开口了,却问了一个很棘手的问题。
莫凰站出朝纲,全身散发着一副王者风范的气质,他的每个动作都牵着大殿里每个人的心,“儿臣认为,应先安抚民心。儿臣久居民间,知道子民们厌倦国土战争带来的逃亡生活,连生存都无法保障的子民,不会去关心皇宫龙椅上坐的是谁。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亲善、怀柔、安抚,使用得好,更胜杀戮压制。”
倏地,龙椅上一直黑着脸的皇上漾起笑容,宛若阳光般的笑容,令所有大臣都松了口气。
朝殿里站出另一个大臣,赵沂仔细一看是兵部尚书肖逸,“臣有本奏。臣非常赞成太子的观点,‘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因为生活是一种自然的战争状态,任何人都会陷入其中,包括懦夫在内的任何人都可以发动战争,不论如何,战争中没有赢家,只有输家,尽管双方无论哪一方均有可能自称为胜利者,战争中谁都是无辜的,尤其是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请皇上以天下苍生为念,派一个能让金国皇帝停止战争的使者去金国议和。”
人群里一声冷哼,有人跨步迈出朝纲:“臣对肖尚书的提议不敢苟同,自古胜者为王,没有战争哪里来的开疆扩土?要想天下一家,自然得有人死,哪有白白捡来的道理,我皇若是派人前去议和,那岂不是自降我大宋气势?”赵沂仔细一看,是兵部侍郎海鹏。十八出头的海鹏,有种初生牛犊不怕死的豪气。
“臣有本奏。”大殿里缓缓走出一个人来,清瘦硬朗的身影,雍容高贵的气势,不是驸马又会是谁?“依老臣看,凰儿所奏乃是稳定民心之根本,所谓君是舟,民是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虽然凰儿乃本臣爱婿,臣绝对没有袒护之心,如果皇上信任老臣的话,老臣愿请缨前去大金。”
“好!朕准奏!爱卿呀,朕就等你这句话了。哈哈哈……今日就议到这里。”赵沂笑得不光是开心,而且狡诈,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有本早奏,无事退朝!”值事官尖厉的嗓子吼完,百官开始鱼贯退出大殿。
莫凰刚步出午门外,一个小太监便匆匆跑来对他说皇上有请,他能不去吗?众人看着他渐渐远去的背影,嗟叹:襄王行事如果有一半这样的果断内敛也不至于失宠吧。回首再看襄王,走路都似乎在打瞌睡,不由得一阵猛摇头。同样是皇子,太子位丢了不算,连夫人也把他休了,要换了别个,早就钻地洞里去了,偏偏他还在这里丢人现眼。
第二天早朝,皇上赵沂就颁旨,宣襄王赵瑞迟和驸马李刚勇一同前往金国议和。这一次,满朝文武大惊,派驸马李刚勇去那是众望所归,派襄王去似乎有点不靠谱,万一砸锅引起战乱,那岂不是得不偿失之举?而皇帝老子似乎已经下定决心,一开口便是:“朕意已决,若有上奏阻拦者,一律拉出去二十大板伺候!”
想想,二十大板啊,骨头硬的,也就血肉模糊、一点皮外伤,最多骨折而已,严重点的,不经打的,可能就没机会再替皇帝老子忧国忧民了。这样,果把那些企图上奏阻拦的大臣通通吓得脸色苍白,冷汗如雨,不奏吧,事关社稷江山,黎民水火,上奏吧,小命说不定就玩完。最终,胳膊拧不过大腿,咬咬牙,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何必去皇帝老子哪里讨无趣呢?毕竟,像魏征那样不怕死的狠角色每朝每代难出一两个。于是,再也没人敢上奏折,虽然内心仍在挣扎纠缠。
赵瑞迟带着他父皇交代的重任远赴大金国,莫凤休夫后临街开个卫生院也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莫凤给它起了个名叫“李丽穿越传奇”,很多人都好奇这个名是什么意思,这个“卫生院”又是干什么的,于是,古往今来皆有的猎奇心让“李丽卫生院”人满为患。无事可做的小菊和小慈便成了莫凤临时特训后持牌上岗的特护,莫凤想,反正她们平日在家也是干的护理工作,轻车熟路的事情做起来才会得心应手,事实证明,她的想法是对的。小菊和小慈的特护工作干得相当不错,无可挑剔,就连专业的她也自叹弗如。
下一个尚待开发的项目,便是药理了。小菊和小慈看莫凤每天不知从哪里弄的瓶瓶罐罐不由眉头紧蹙,这丫头,她想干嘛?所谓中西合璧,所向披靡,中药泛滥,倒是好找,西药正在研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