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总结1上(1 / 1)
其实,写这个总结,主要是总结一下《梦魂引》,但是《魂兮归来》既然已经贴出来了,顺便也总结一下它好了。
《魂兮归来》,我写得还是比较快的,因为那次写《梦魂引》写到一半的时候,忽然想到一个情节,觉得不错,但是要是加在《梦魂引》里面,就要平白多出好几个人物来,我觉得它的人物够多了,再加几个就有点累赘了,所以,就把这个情节单独拓展成一个小说了,这是《魂兮归来》的由来,它连写带修改大概持续了四天。
刚写完的时候,心情很不好,因为那是个无可奈何的悲剧,但是我没有哭,因为哭对我来说是很罕见的,但是心情不好,胸闷,而且有一种压抑的情感瞬间爆发但无处释放的感觉。
其实这个文,当时看,自我感觉还良好,但是刚才又看了一遍,觉得不是太好,我有点话痨了。而且我看,好像是这个文后面要比前面好。
我有这种感觉后,背心吓出一身冷汗。
对于我这样一个新手来说,后面写得比前面好,是很恐怖的一件事情,比虎头蛇尾要恐怖得多。
因为普遍来讲,你要是开头写不好的话,谁还会耐着性子看你的后面?小说没有从结尾开始看的。
作为一个作者,你要有什么样的人格魅力才能抓住读者,让他看你越写越好的文?更何况,要培养这种人格魅力和读者对你的青睐力挺,要下多大的功夫和精力?
这是一个耗日持久的巨大工程。
当然,写文是因为自己喜欢,但是还是要得到认同的,没有读者是很惨的,所以,我需要的是开头更要吸引人,在这方面我要加强。
我选择这样文写有一个原因是要练习文笔,因为我认为这样的文是最需要文笔,要是没有文笔而写奇幻的东西,是很不搭调的。所以,有人说这个文还有毛病就是文辞太过铺张堆砌了,这也是我要改正的。
我本来是打算,后面还要写一个跟《梦魂引》有点姊妹篇性质的文,其实那个文是我最早构思的,但是因为怕自己无法驾驭那种构思,所以才选择先写《梦魂引》,先把笔法练得老道一些,再写那个文。但是现在忽然想先写另一个现代的文,那样的话,能先把文笔收敛一点,文风先改得简约一些,再把那个构思付诸实践。
好了,《魂兮归来》就说这么些吧,要不然就有点喧宾夺主了。
以下,是我对《梦魂引》的总结,反省也好,评论也好,挖掘也好,反正就是我自己对我的文的看法,写出来与大家共享。
可能有人会说我是多此一举,但是我还是想写出来,抛砖引玉吧,也希望我先说一说自己的浅见,然后大家能给我提出更多有益的意见。
我不说自己执着,只是想说自己偏执,因为我没有任何其他的爱好和兴趣,就想一辈子固守着这个理想。
所以我写文不仅仅是自娱,也不仅仅是发泄,而是希望能有所提高。
我先说一说自己对这个文通篇的看法。
我每一大章开头都引用了古典诗词,倒不是标榜自己多么有学问,也不是为了显示自己多么用心,只是觉得中国古代文学浩如烟海、精华很多,不利用一下,不是太浪费了吗?所以引用古诗词只是为了铺垫一下全章的意境,因为它们寥寥几笔就把整个氛围烘托出来了,于我于读者都很有价值,何乐而不为呢?
而且,我自己有很多的理想,其中一个就是弘扬中国古代文学,很可笑,这么做,也是为了满足自己一些小小的心思。
我给文中人物起的名字可能受到一些人的诟病,起的时候,没有想太多,但是有人留言,才发现有点问题。我生僻字用得太多,人名地名上有生僻字,应该是这类小说的通病,但是我本人觉得,自己也没有用太多的生僻字眼,因为写的是异陆的故事,所以我当时想的就是名字和地名上要有点异域的风味。
这个事情,在这个文里,我就不想改了,因为我还想保留它的感觉,但是这个文的姊妹篇写的东西发生在中州,所以它里面的人名和地名,应该符合汉语的习惯,而且那里的名字我也没有用生僻字,虽然有外族人的名字。可能我的想法比较怪异吧,我总是觉得有些字组合起来有一种遥远的感觉。
既然说道了名字,那么就多说两句吧。
我提到过,这些名字里有很多是我从两河文明的神话故事里提取的,因为我写这个文的时候刚好看了一些关于这个的书,觉得有些名字有象征意义,所以就提取出来,当作人物的名字。
我用这些名字,没有矜夸自己博学的意思,但要是一定让我承认的话,那么我就说,是我自己一些小小虚荣心的体现罢了!这该罢休了吧?
而且,名字里的象征意义也有助于我进一步把握人物,有些象征意义是我自己的理解,对于这个人物的塑造,举个例子,当发生一件事情的时候,出现了伊西塔,出现了索戈雅,她们所采取的行动肯定是不同的,因为她们的性格不同,而这些性格就蕴含在名字里。
对我自己来说,起这样的名字,是为了更好的驾驭全文,而对于看文的人来说,如果知道这些名字的典故,那么您真是很博学的;但是不知道也无所谓,因为这是小说而已,不知道名字的寓意也不耽误看文,干嘛那么较真呢?两河文明,那么冷僻的东西,知道有什么用?而且,我把名字搬上来,也不是因为我多么了解这个消失的文明,只不过仅仅是对几个名字感兴趣而已。
但是我的想象还是共享一下吧,下面罗列一下一些名字在我脑海里的含义,说得严重一些,要是有权威学者的话,看到我把这些东西这么糟蹋,可能会拿大棒子凿我的。
索戈雅:这个名字跟什么神话没有关系,而是有一次看到一张海报,关于一个叫戈雅的画家的画展和专题讨论,我对于这些艺术的东西向来是头大的,而且也不明白,但是当时看到那个海报的背景很有些触动,就是在天地浑黄的背景色下,一树雪白的花随着狂风落下,就是“寂寞飞花轻似梦”再加上一点海面的狂风暴雨,觉得感觉很像,即使我都不知道那个画是谁的,而且也不晓得戈雅是谁。因为这个理由,所以就借用了大画家戈雅的名字,加上一个“索”字,除了觉得上口以外,还有“索性就戈雅吧”的意思,这个很浅。
闳瑟:这个名字跟神话也没有什么关系,一个原因是为了把他跟索戈雅平等对待。还有一个原因,可能解释起来,大家会觉得很牵强,容我慢慢道来,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我那时候还在上高中,有一个老师是教心理的……,我还是不要废话了,其实这个名字来自于那个心理老师提到的一个心理学个案——卡斯•豪瑟个案(19世纪初,德国巴登大公国王子卡斯•豪瑟幼年被人绑架,□□在一间黑暗低小的地牢里,接触到的只有水和面包,从未见过人,直到17岁时才获释。获释时,他不会讲话,不会走路。后来虽经竭力教育,智力仍极为低下,远远跟不上正常人。)这个人是个很可怜的人,他本来是王位继承人,但是却成为宫廷阴谋的牺牲品,可能,其实我自己都觉得这两个人一点都不搭调,但是我脑袋里思维拐了十八道弯之后,这两个人就有联系了,所以,我把男主角的名字起成闳瑟。都有宫廷阴谋,而且很多东西,也是强加的,不是自己所能左右的,而且文中也有密室囚禁的情节,我怕自己会忘记那个情节,也用这个名字提醒着自己。
迦南:这个名字在《圣经•旧约》里有,这是希伯来的传说,也就是古代犹太的传说,迦南是上帝对犹太民族的应许之地,是个地名。因为我总是觉得迦南是我的应许之人,很含糊,只是一种意念里的想法。
伊西塔:巴比伦主神中为数极少的女神之一,大女神。苏美尔时期称为伊南娜,被当成天神安的女儿供奉。关于她下冥府的故事,对诺斯替教和其他许多国家的神话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伊南娜女神可以说是中东、东地中海所有女神的原型。(这是百度词条上找到的)反正这个女神身上有很多希腊神话中女神的性格。
我那时候,在一本书上(应该是《上帝选择了犹太人》或者是《圣殿长存》,《上帝选择了犹太人》的可能性更高一点,因为有点久了,记不太清。)看到了一段引用,就是描述这个女神的,很短,很片面,然后,我也没有看什么别的,就断章取义,用了这个名字。
那个引用记不太清了,但是大概应该是这样的:
伊西塔女神有很多情人,
伟大的吉什伽美利(这个名字可能是错的)也不例外,
伊西塔女神主导战争,
因为她,伟大的王,几千年来常胜不败,
有一天,她爱上了她父亲的园丁,
“来!”她说,“过来!这满园的芬芳,和篮子里的果实都是你的杰作。过来,为你的辛勤和劳动,我要奖赏你。来!把这属于我的、也属于你的女阴,摸一摸,用你的强壮满足我……”
但是园丁拒绝了她,
“哪一个你的情人等到善终?”
伊西塔女神恼羞成怒,
她将那个园丁变成了青蛙。
我对这个女神的了解只是局限在这么一点点,很可能有谬误,但是觉得这几句诗歌有点暗含这个人物的特点,有些相似,所以就用这个名字了。
穆雅:我想到西藏了,可能莫名其妙。隔着喜马拉雅山,一边是潮湿的印度半岛,一边是世界屋脊,反差很大,而且西藏的生态很脆弱,它是个令人向往的地方,但是也是个荒芜的地方。这个可能比“闳瑟”还要牵强,我不多解释了,有点狡辩的意味。
夏烈伽:这个名字有点“伊西塔”里面提到的“吉什伽美利”的影子。
风邪浑:这个名字没有什么太多想说的,单纯觉得,名字有点好战,古代有个少数民族叫做吐谷浑,这个名字让我想到那个少数民族,这是废话。
锡安:摩西在锡安山上受十诫,这个名字在我的想法里有些忠诚的意思,还有点拘泥,不知变通的感觉。
曼殊雅格:我喜欢一首词是《长亭送别》,是李叔同和苏曼殊写的,所以给一个我比较喜欢的人物起这个名字。
至于还有些别的名字,像什么“希罗”“缗胤”“穆兹”“贺释”“岚遮”等等,大部分都是觉得感觉不错,就起了,没有想别的,这里面出现了一些生僻字,是因为打字的时候,刚好看到那个字看上去不错,就用了,这个以后要改进。
然后,再看看我写的正文内容好了。
《引子》没有什么好说的,就是个开头而已,不好,但是也不坏。
《国之将亡》、《故人重逢》也是不好不坏的,将索戈雅引出来,还有迦南跟闳瑟的对比,因为这两个人是完全不同的类型,但是对于迦南的描写里,我可能太过溢美了,有点忽略了第一男主。而且,索戈雅跟闳瑟的情节进展得太快,这个方面我其实应该将速度放缓一些的,有关召南郡王和穆雅还有一些战事方面的东西都塞进来了,应该显得东西太多,有些冗赘。当时在看《三十六计》,所以就虚构一个战例上去。
《贺释沙漠》、《神秘来客》、《往事如烟》、《重回故土》、《曾经少年》,也只是情节的发展,对后面将要发生的事情的铺垫,可能在对那个战局的分析上有点话痨,本来就是虚构的战事,用不着那么煞有其事的样子。《曾经少年》里插叙了一下索戈雅和闳瑟的过往,《往事如烟》里引入了迦南对伊西塔女王的回忆。
《神兵天降》、《决战前夕》、《决战岚遮》、《变外生变》,这几章里面战事描写居多,可能有些计谋设定得不符合逻辑,反正情节一直在发展着。
《不堪回首》、《美人不老》、《山雨欲来》、《天地崩催》、《原来如此》、《执剑相对》是索戈雅的逃离,闳瑟的复仇,迦南的寻找。
《已成定局》、《天崩地裂》就是战争的尾声,《天崩地裂》里,迦南关于伊西塔女王的回忆就有些话痨了,可能以后要是再改一次的话,我会把那段改成插叙,不用现在的迦南的叙述。
《重回缗胤》、《烟消云散》、《我必归来》,是整个文的结束了。
《尾声》也没有什么好说的,其实走来走去,最终,我们想找的就是一个祥和的土地。
文,有些地方可能起伏不是很明显,有些地方伏笔没有安得很好,有些地方情节发展太快。
在情节这个方面,我将来要做的是,一定要把握住全文的基调和发展速率,要让整个文章看上去和谐一些,不要突然蹦出来一个东西,看上去很突兀,也不要有些地方絮絮叨叨,没完没了。
大部分作者和读者,一般喜欢的都是主角,但是很奇怪,我是天生喜欢配角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