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后金入关(二)(1 / 1)
皇太极哈哈一笑,拉起尚可喜,指着城下正在入城的后金官兵道:“好,既有将军投靠,又有我后金勇士,用不了几日我必可马踏紫禁城,将那朱由检赶下龙椅,还这万千百姓一个太平盛世。”
尚可喜虽不知皇太极刚才那些话到底有几分真几分假,但想来自己搏个荣华富贵已是没有问题,便道:“臣在此祝大汗马到成功!”
皇太极率满汉十万大军从大安口入关后,趁着明军并未察觉,尚无防范之际,即命尚可喜为先锋,率三千轻骑直奔遵化城,他自己则率大军紧随其后。他是想让尚可喜骗开城门,以减少后金伤亡。
只可惜此计却难以实现,只因大明虽已日渐没落,可全国最强的军卒、将领全集中在这辽东、京城一带。
尚可喜率军一路上先后骗开几座小城,可十月二十五日傍晚时分,当行军到三屯营时却碰了钉子。三屯营总兵朱国彦以尚可喜无令私自调动为由不但拒不开城门,反而要上奏朝庭,制其罪过。
尚可喜无计可施,只得回报于皇太极。皇太极没想到大军竟在三屯营前被阻住了去路,一怒之下,也顾不得暴露行踪,反正大明早晚会知晓此事,令大军全军压上,连夜攻城,力求一战攻破三屯营。
三屯营本就是边关屯兵重地,城墙高险,而守将朱国彦也颇懂兵法,加上城中尚有万余军卒,拒城死守,令缺乏攻城器械的后金大军在城下只能是无功而反,死伤几百士卒。
皇太极见大军强攻一夜不但未能攻下城池,反而死伤惨重,暗道:大明境内大小城池无数,若是每座城池都得损失几百人,自己虽说有十万大军怕也用不了几月,便得死伤怠尽。而且此时城中战报必然已经传出,若是自己被阻于城前,大明便可安心派出大军直袭盛京,盛京此时仅有多尔衮的正白旗两万余人把守,怕是难以抵挡。
三思之下,皇太极终于下令,不理三屯营,大军绕过三屯营直奔遵化。只要能攻下遵化,必然令京师振惊,朱由检为保京城不失,只能调关外铁骑入关支援,到时他们便再无力攻打盛京。而且一旦攻下遵化,三屯营也将成为一座孤城,四下无援,到时回兵反击,三屯营必然手到擒来,便可保住退路无忧。
虽说要攻遵化城,可若是直接攻击,自己因缺少攻城器械,就算攻下遵化也必然损失惨重,再无力西进。皇太极遂下令,命阿敏率两成后金军卒围住三屯营,却只围不攻,他则率其余大军埋伏在遵化城通往三屯营的必经之路上,准备围点打援。
后金入关不到一日,山海关总兵赵率教便得到战报,后金十万大军围攻三屯营,三屯营危矣!赵率教心中一惊,连战报落在地上也不知道,从三屯营向西不过三百公里便是大明京师,这一路上无险可守,若不是后金大军怕后路被断,一定要攻三屯营,用不了两日便可直抵京城城下,到时未等京城被攻,恐怕自己这个山海关总兵便要人头落地。当下赵率教也顾不得其他,匆匆集合了守关的五千轻骑,弛援三屯营。
在赵率教上路的同时,京城也接到战报,朝廷当时一片混乱,毫无准备的朝廷上下大为震惊。崇祯帝立即下令京师戒严,并急令袁崇焕率军回援,定要保京师安全。
未等朱由检的求援信送到宁远,赵率教的战报已经在十月二十七日交到袁崇焕手中。袁崇焕对此事更是不敢怠慢,当初立下誓言,五年内平后金的豪言尚未有任何进展,后金的铁骑竟已杀到京城之下,这还如何了得?
急令亲卫到辽东各地传令,命各州总兵率军赶赴山海关,以援京城。他自己更是点齐了宁远五千士卒,马不停蹄赶赴山海关。
袁崇焕刚刚赶到山海关,前线便又传来噩耗,遵化、三屯营已先后失守,山海关总兵赵率教战死杀场,后金大军已向蓟州城开拔。
得闻此讯的袁崇焕却是痛哭流泣,只因这赵率教却是他得力部将之一,今日一去袁崇焕却如断一臂,怎能不悲伤。
进城后看到详报,才得知后金军队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