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重返锦州(一)(1 / 1)
至十一月二十日,皇太极一方面围困锦州,另一方面又再次派人入城劝降,只可惜这次派去的使者连城也没进去,便被明军用火铳打了回来。此时明军已经知道了宁远安全无恙,更加坚定了守卫锦州的决心。
皇太极见劝降无效,准备向锦州城发起总攻。后金军列八旗梯牌,陈火器攻具,相视四周形势,以备明日激战。
二十一日,凌晨,皇太极设大营于城东南二里的教场,两黄旗已伤亡大半,不能再做主力,遂命代善率两红旗数万官兵攻打锦州城南隅,卯刻进兵,辰刻攻城,顶冒挨牌,蜂拥以战。其他三面,分由阿敏、杜度、多尔衮列军佯攻,牵制明兵。
明军城上分员把守,赵率教见城南敌军势大,亲自登城率部御敌。城上用火炮、火罐与矢石下击,后金军死伤众多。后金兵冒死运车梯,强渡城濠。濠深且宽,不得渡过,拥挤濠外,遭炮轰击,纷纷倒毙,尸积如山。皇太极无视军兵惨死,力督攻城,必欲夺城。
双方战至午时,后金兵伤亡更胜于前次攻击锦州。明军凭藉坚城深濠,从城上发射火器,后金兵无法靠近城墙。傍晚,经过一天激战,皇太极见明军凭依高城深堑,火力强大,气候寒冷,士气低落,攻城不下,只能撤军回营。
一日激战,代善帐下两红旗伤亡近两万之众,夜间,寒风之下后金帐蓬不足,伤兵只能围坐在火堆旁取暖,大军粮草、伤药都已见底,伤兵得不到救援,只能不断哀号,整座大营死气沉沉。中军大营中,皇太极、代善、阿敏、多尔衮等后金将领齐聚于此,商议明日该如何。
阿敏首先开口道:“大汗,如今我军伤亡惨重,此次出征共计二十五万人左右,先是路上便遭伏击,包括四贝勒莽古尔泰在内共有近万人遇伏身亡。后在这锦州城下,正白旗帐下几万士卒所剩无几,在宁远,两黄旗伤亡大半,今日两红旗又伤亡两万余人,到现在全军已损失七八万之多,且下面士卒多为单衣,天气又渐渐寒冷,不利于我军作战,粮草、医药也供应不上,就仗还如何打下去,不如尽早撤军,待来年春暖花开之际,再与明军决战。”
阿敏的一番话得到下面大多数后金将领的赞同,的确如此,这阿敏还是顾及了后金的脸面,只说了自己的伤亡,没有说明军伤亡,这一月多来,后金伤亡七八万人,可明军呢?伤亡不过两万人左右,这叫这些从来不把明军放在眼里的后金将领如何面对,这仗是真的打不下去了。
皇太极坐在上面却不开口。坐在另一侧的代善却坐不住了,道:“难道我几万将士就白白牺牲了吗?今年大灾,我军缺粮,国内却更是缺食,我们若是不能打下明军一两座大城,得不到粮草,全国百姓如何能度过今年寒冬?”
两红旗将领见代善一力主战,自然为他是从。两位贝勒爷就战与不战争论不休,双方各自将领自然更是唇枪舌箭,自是不服。
杜度、多尔衮等一些势单力薄之人只是一言不发,算是中间派。众人一直吵到午夜时分,也没有结论。皇太极坐在上面一直低头不语,既不应允,也不反对,任凭下面吵翻了天。
多尔衮心思快捷,很快便想到其中奥妙,这阿敏之所要撤军,什么大军损失惨重、天气寒冷、军中缺食固然是原因之一,可更重要的却是到目前为止他的两蓝旗还未遇大的损失,两黄、两红、两白六旗都有损伤,若明日再战,他的两蓝旗必是主力无疑,一战下来,就算不像今日一般损失大半,也会伤筋动骨,损失惨重,他当然不愿看到。
而代善主战,却是因为今日伤亡惨重,如就此回到盛京,他的实力不如阿敏,地位必然下降,所以只有主战,让阿敏明日与明军再打上一场,双方势力才能相等。
至于皇太极则更是老谋深算,在他心中怕是早有定计,这阿敏若是不损失一些,回到盛京何人才能治得住他?至于到现在也不说其意图,却是在离间代善、阿敏两人,只要这两人真能为此事翻了脸,互相牵制之下,他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