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水边伊人(1 / 1)
大明弘治三年,武当山,燃情峰,玉瀑潭。
树木森森郁郁,野花星星点点,银亮的飞瀑从山崖上跌落下来,飘飘洒洒,注进一汪碧水之中,原本是一个极其幽静出尘的世界,可前方隐约传来打斗与呵斥之声,却打破了这份宁静和谐。
水潭一侧,三名黄袍羽冠的道士,正步罡踏斗,御使飞剑,激战一个身高十尺开外的巨汉。那名巨汉金发披肩,腰间围着一张兽皮,皮肤黝黑,浑身肌肉一块块隆起,煞是惊人。他手持两柄巨斧,夹杂着凛冽风声,挥舞成一个半透明的圆球,水泄不通,将剑光一一挡在圆球之外。
三名道士配合默契,三道剑光吞吐变幻,回旋怒卷,攻击角度极尽刁钻,给巨汉造成了莫大的压力。巨汉怒喝连连,却疲于防御,显得毫无还手之力。
正在这时,远处传来一声高喝:“住手!你等是何人?竟敢在武当私斗?还不快快住手!”
双方战得正酣,怎会理会这没来由的喝阻之声。
“我数三声,再不罢手,后果自负!”
这一回,一名道士朝着出声处瞥了一眼,却见是一名道童,旁边还站着一个白衣少年,便没放在心上,依旧酣斗不休。
那道童三声数完,见双方仍未住手,不禁怒气勃发,口中咒诀念动,扔出一柄拂尘。只见那柄银色拂尘冉冉升空,朝着激战双方的武器交会处一扫,空气中竟然凭空出现了一个银色漩涡,一股无形而巨大的吸引力将三道剑光生生吸入其中,连那巨汉的两把巨斧也脱手而出,飞入漩涡之中。漩涡在收走几柄武器之后,便凭空消失无踪。
与本命真元息息相连的飞剑被人收走,三名道士元气大伤,纷纷吐了一口血,跌出几丈开外。那名大汉所受影响倒是不大,但也是满脸惊讶之色,望着自己空空如也的双手呆立。
三名黄袍道士,既惊又怒的爬起身,朝着那道童瞪视过去,眼神极为不善。其中一高瘦道士,厉声道:“小鬼你是何人,竟敢收道爷的飞剑?”
“我还要问你们是何人呢?你们不知武当山中严禁私斗吗?适才我已经警告各位罢手,不听劝告,后果自负。”道童道。
“好狂的小鬼,你可知道我们是龙虎山天师道门人,还不速速将飞剑还给我们,不然恐怕你会吃不了兜着走!”
“哦?原来是龙虎山的道兄,失敬。不过,武当山规如此,恕我不能从命。”
道童听了他们的来历,脸色微变,但语气中并无退让之意。
这时,那巨汉好似如梦初醒,大吼道:“你们这群臭道士,就知道以众欺寡,大爷我不奉陪了!”只见他一跃而起,竟飞起十多丈,象一块巨石,撞开了瀑布,消失不见了。
那三名道士见状,又急又怒,两人腾身而起,追入瀑布之中,剩下那名高瘦道士,怒形于色,冲着道童道:“你竟敢坏我们的大事,咱们走着瞧!”说罢,也跟着追入。
道童脸色再变,冷哼了一声,道:“狐假虎威!”他对身畔的白衣少年道:“施主先在此等候一会,我进去一下再来寻你。”
※※※
水潭前恢复了宁静,少年独坐水边,聆听飞瀑溅落的水声。
这少年容貌俊美,朗眉星目,脸上却挂着一丝淡淡的愁色。
他姓洛,名剑笙,扬州人士,少年多才,却不喜诗书,偏爱神仙志怪之类的杂书,更对访道求仙怀有极浓的兴趣。此次来到武当,便是满怀期望,想拜得明师,学习仙道。不料事到临头却出了意外,引荐他拜师的那人被押往思过崖,而他也被方才那个道童送下了山。
遭受希望破灭的打击,他虽然年少,也不免心绪紊乱,愁肠满腹。
飞溅而起的蒙蒙水雾飘到脸上,湿润清凉。一枚红叶从水潭边的树上飘落,坠入潭中,随着水流的变幻,时而旋转,时而起伏。恍惚间,少年陷入了迷思,感觉自己仿佛那枚红叶,在水波中身不由己。
一声轻笑传来,他闻到一股幽幽的冷香,似曾相识。
他抬起头,不远处的水边亭亭站立着一个身材婀娜的玄衣少女,裳裙曳舞,勾勒出玲珑骄人的曲线,罗裙下露出一双**的玉足,肌肤如霜似雪。
待少女转过脸来,他更是脑中一震:少女的一双眸子灵动秀美,清澈有如秋水,又明艳莫测。再看那瑶鼻樱唇,说不出的清丽动人。心醉神迷之下,竟移转不开视线。
少女察觉到了他的异样,不由面色微红。她转过脸去,伸出玉指,点着水潭中的一处角落,轻声道:“你看......”
洛剑笙醒过神来,满腹心事早已暂抛脑后,起身走到少女近旁。顺着少女的手指看去,清澈的水中,一对绯红色的鱼在卿卿我我,悠然游动,好不自得。
“你看,这对桃花鱼多么的幸福!”少女低声说道,音如天籁。
“是啊......”洛剑笙禁不住心神恍惚。
“你说,它们为什么会这么快乐呢?”少女问。
洛剑笙恍若未闻,只是呆呆的看着水中少女的婀娜倒影。
“喂,人家在问你话呢!”
少女见他神不守舍,不由玉足一跺,娇嗔道。
看着少女因羞嗔而微红的脸颊,洛剑笙心中又是一荡,他勉力收摄心神,思考起少女的这个问题。他想起,两千年前,也有一对爱思考的人,在水边讨论过鱼的快乐问题。
沉吟了一下,洛剑笙答道:“这水潭虽小,却是它们的欢乐家园,它们的全部世界。大概是因此它们活得单纯,所以它们觉得快乐吧。”
“因为单纯,所以快乐么?......”少女闻言神情有些恍惚,喃喃念道。
见少女如此神情,洛剑笙暗道,她似乎有许多心事啊......我又何尝不是呢?
两人各有心事,在水边静静的立着,一时间竟相对无言。
这时,少女抬起头,用那双美丽的眸子注视着洛剑笙,问:“你不快乐,是么?”
......
不知不觉,洛剑笙已和少女在水边说了许久。心中少了起初的迷醉慌乱,却多了一种恬静淡然。他不知这少女的身份,却好奇自己何以能和她心灵上走得如此亲近,竟将自己的烦恼倾诉了大半。说到自己的学道求仙之梦,和梦的破碎。
“有梦是好事,可是干吗要和那些臭道士学?”少女说着,忽然微皱俏眉,轻呼道:“有人来了,我得走了!嘻嘻,书呆子,看在你陪本姑娘看桃花鱼的份上,送你一件东西!输进神念,便可察看。再见了!”
“别,先别走啊!”洛剑笙一惊,抬眼看时,眼前已芳踪杳然,只有空气中那一缕幽幽的冷香,证明着少女曾经来过。
书呆子?我很呆么?洛剑笙默然念道。我还不知道你的名字呢......
※※※
这一夜,洛剑笙在武当山下的元和观中度过。
夜阑人静,他闭目冥想,沉入忘我状态。丹田中的脉轮徐徐转动,缓缓吸收着来自于天地的精气。前来武当拜师的他并非毫无道术根基。说起来,他还与修道有着一种神秘的缘分。
洛剑笙出生时天降异相,屋外风云变色,电闪雷鸣,屋中却红光浮动,满室生香。更令人惊奇的是,他一出生,胸口处就带了一个奇异的胎记:一柄蓝色小剑。
目睹种种异相的父母不明吉凶,担心不已,于是请回来一位颇有名气的道长算命解惑。结果,那道长打量洛剑笙半天,只说了一句,“此子命相过于复杂,贫道道行有限!”便匆匆而去。
幸好家中请来的名医对小孩做了仔细的检查,得出了完全健康的结论,才让二老暂时放下那高悬的心。因为小孩胸口天生带有一个小剑胎记,二老便给他取了个名字,叫“剑生”,继而更名“剑笙”。
洛剑笙自幼聪颖过人,可却偏偏对诗书兴趣不大,而是时常涉猎杂学,尤其对江湖传说,以及神仙志怪极感兴趣。传说天下有几处修真学道圣地,譬如龙虎山、茅山、武当山、蜀山等,多有修真之士,御剑腾云,广有神通,于是,少年的心中便暗藏了一个瑰丽的梦想。
十五岁那年,洛剑笙央求父亲送自己去茅山学道,不料遭到了强烈反对。洛剑笙的父亲一心期望儿子能金榜题名,谁料这小子还没参加过科举,就说要去学什么仙求什么道,老头子当然极为不爽。父子俩为此吵过多次,僵持之下,老头子干脆差人把儿子“押送”到了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投入大儒谢渊门下,企盼儿子耳濡目染,受明师的影响,有朝一日回心转意。
洛剑笙自是心有不甘。在白鹿洞的日子,他凭着从一个游方道士手中购得的无名道书,索性自己开始了修炼。不知是他天资高,还是运气佳的缘故,在无人指导的情形下,他自行闯入了修真之门,并且在短短的一年之中,拥有了吸纳天地灵气的先天脉轮。
那本书按修真界的流行方式,将修道过程划分为十个阶段,称之为“天道十阶”,其中,第三阶结出金丹、第五阶育出元婴、第八阶进入渡劫,可以说是几个分水岭,前后实力不啻天壤之别。迈入第八阶之后,还需经历九重小劫、三重大劫,最终进入第十阶,只待机缘飞升天界了。
根据那本书对修道过程的划分,拥有先天脉轮的洛剑笙赫然已进入了第二阶。
前不久,同学谢子蕴的哥哥,在武当修道的谢子轩经过白鹿洞,看到洛剑笙的时候大为惊奇,而问起他修炼的经过更是一脸骇然。凭一己之力,不借助任何灵药,在短短一年内修进第二阶,这恐怕是修真界的一大奇闻。
尽管谢子轩惊讶于洛剑笙的进境,但他还是建议洛剑笙进一个修真大派,才能确保前途。于是,也就有了武当之行。
可惜天不遂人愿,偷偷离校、满怀期望来到武当的洛剑笙,却遭遇了冷遇。谢子轩一上山便因派内事务受罚,而自己也被送下山,拜师之望转眼成空。幸好在玉瀑潭遇见了那清丽少女,不然真不知该如何排遣自己的失望和愁绪。
想起少女那清丽玉容和那幽幽冷香,洛剑笙心中再度一荡。他忽然想起少女送他的那枚玉牌。伸手入怀,握住晶莹洁白的玉牌,凉凉的,却带着一些温润的暖意,让他想起少女的葱葱玉指。
洛剑笙将神念输进玉牌之中,发现这是一个存放信息的容器,里面竟然是一部道书,名叫《五花八门道术小辑》,其内容令洛剑笙几乎惊呼出声。
这本道书中所辑录的正是洛剑笙期待已久的实用道术和符诀。这对以往只知炼气的洛剑笙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拿武学打个比方,他就象一个练了许久内功,却不懂任何招式的人突然拣到一本上乘剑谱,那喜悦可想而知。
缩地诀,分水诀,穿墙诀,疾风诀,幻影诀......太妙了!
少年贪婪的检视着这些道术,发现以他目前的修为,所能学习和运用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但他还是喜不自胜,在榻上连翻了几个筋斗,少年心性展露无遗。
※※※
次日,心情焕然一新的洛剑笙向武当的知客道人辞行,在武当山中自行找了一个无名山洞中住了下来,开始了独自修炼。而修炼的主要任务,便是刚得到的《道术小辑》。
缩地诀,又名缩地成寸。妙,漫不经心的随意一步,便能迈出二十丈,比他以往纯粹以身体腾跃要轻松许多,神奇许多!好像比较适合懒人来用。
穿墙诀。这不是一个叫“茅山道士”的传说故事中提到过的道术吗?好像比较适合毛贼来用。
竟然还有点金诀?点石成金??......哦,原来只是将石头暂时变成金子的形态,一个时辰之后便现出原形。我说嘛,哪有那么便宜的事,原来只是个障眼法。好像比较适合骗子来用。
......
自此,洛剑笙开始沉浸于道术、符诀的世界。白天学习道术,晚上修炼真气,除了偶尔去洞外饮山泉,摘点野果之外,几乎足不出洞。
一个月的光阴转瞬即过。此地灵气十足,洛剑笙的修炼进境相当不慢,体内的真气已有一大半凝成液态,而所能运用的道术也已学得七七八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