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程 身世之迷(1 / 1)
经过一下午的思考于紫萧才感觉自己有点过分,她犹豫半天才决定打电话道歉,可电话一直忙音。
回到家时气氛尴尬异常,公公婆婆脸色不佳,甚至用怪异的目光看她,婆婆拉着公公回房,还一面念叨“年轻人的事让他们自己解决好了。”看来所有人都看过报导了,她好冤呐,比窦娥还冤,好想反驳,好想大声反驳。被误解的滋味并不好受,和李绍冲假婚,目前看来是做的最错最离谱的事,如果不与班长斗气,不贪图诱惑,不接受帮李绍冲的请求,不顾及他的面子,今天的局面就不会如此滑稽。
如果母亲看到曾经是乖女儿的她上了社会新闻,又会有何感想?
强烈的不安窜过心口,不能让母亲看到,她一定会自责。于紫萧披上外衣冲出李宅,不敢想象母亲愤怒的眼神,也害怕母亲绝望地对她不理不睬,这些年来她最怕母亲对她失望。
“妈,我回来了。”于紫萧故作平常状,心里一直祈祷不太看报的母亲并不知晓这条关于自己的社会新闻。
母亲急切地从厨房出来,并切的口吻溢于言表“没事吧?你们俩的感情出现问题了吗?照片上的男生真的只是同事那么简单。电视里的新闻也是假的吧。”
一连串的提问于紫萧只能悲惨地在心里认定今天的祈祷又一次错败,神灵还真忙。“妈,我是你女儿唉,那样的报道怎么可能属实吗?”
把难题重新包装然后换个方式让发问者自己思量,这种小把戏常常上演,不是自作聪明,只是为了解决当前难题,又不必说谎。哪怕这种忽悠只能暂时起作用也罢。
“说得也对。”母亲心里早有了自己的答案,只不过是想证实自己的猜测而已。
于紫萧马上转移了话题。“妈,我离开后一定很孤单吧。看着房屋里空荡荡的,要不您也找个伴或者搬到绍冲家和我们一起住好了。二选一,这题够简单了吧。妈,快选吧。”
“这孩子又在说糊话了。”
“妈,我是为您好,那您如果不选一个的话,我就不回了,呆在这里陪您。”
“你呀!还不是想让妈到你家,可是你想过没有,现在你的家里还有绍冲,我去的话,生活上会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妈老了,只要有个家清清静静就算幸福的余生了。”
“哪有不方便,又不和我们在一屋住。”
“我知道他家房子大,但是妈有自己的自尊,怎么可能寄人篱下,别傻了。”
“那妈您要不为我找个新爸爸好了。”
“这孩子。”
“我长大了,不再不懂事好不好。我现在说的可是很严肃的问题。”
“、、、、、、”
母亲没接话,看得出她的顾虑,现在的自己只是感觉好无力,为什么女儿长大了母亲就会变得遥远,又为什么女儿想要靠近可现实又把她们拉得好远,那种无形的距离让她有点吃力,难道真如老人所说的‘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吗?
过了十来分钟,母亲借口要煮饭就进厨房忙活开来。
于紫萧回到卧室帮忙收拾,看到桌子上的手鉓盒才想起荞董送自己的项链,她翻箱倒柜地寻找,想知道两者之间有无差别。记忆中的项链只有模糊的影象,但恍惚间还是觉得似曾相识。
那天闲来无事就开始翻箱倒柜,看着一堆精美的礼物,她捧在手心盘坐在柔软的床上细细品味,每一份礼物都承载着祝福及精心挑选的过程,她拆开所有的包装,各式各样的佩饰让她目不暇接,其中最令她印象深刻的是一条珍珠项链,附言纸上写的祝福中有荞强威的名字。
久违的熟悉感像是生来与它有缘,她捧在手里细细揣摩。李绍冲回来后说了一句玩笑话让她有了其它的猜想。“哪来的古董莫非是你父母的定情物,有我的吗?”
“没有。”下午的阳光照不进里屋,李绍冲孩子气的玩笑逗得紫萧快乐异常。
打开柜时看到一本很旧的日记本,拿起来翻了几页都是些琐事,翻到最后一页时日期是2007年5月,母亲娟秀的字迹映入眼廉。
她看完全篇后惊呆了,日记里的内容大致是说前两天她遇到了女儿的亲生父亲,她不知道该不该告诉女儿真相,那个她爱过的男人又对她穷追不舍,她现在不知道该怎么办?
满满一篇幅的矛盾心情字里行间又流露出无奈还有对父亲的怀念。
于紫萧惊怔地呆在原地,手中的笔记本啪一声掉落地面。
刚进院的荞强威捧着一大束玫瑰听到屋内的响声从院里焦急的跑进屋内。
在厨房做饭的小月听到声响后也跑了进来。
母亲看了眼荞强威便把目光重新落在于紫萧身上。
就这样两人的目光全落到惊怔的于紫萧身上。
阳光把房间照得发烫。
本书由潇湘小说原创网首发,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