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回 人情冷暖(1 / 1)
晴雯夭亡,袭人麝月等也不知归宿。宝玉经过几番打击以后真真病了,时而口中喊着晴雯的名字,时而又胡言乱语,不知所云。那些看管的狱卒们也难得理他。唯独王牢头对他特别照顾,算是磨难中得到一丝仅有的温暖。
贾芸这几日颇为头疼,原本一心想救贾琏夫妻出来,可四处跑了许多地方也皆没个音信。再说要处处打点,渐渐的露处短来了。
早起嘱咐了小红几句,又辞别了母亲然后出门。打算找魏家商量商量,或是借几个钱,或是一起想想法子。
由于时间尚早,魏家还没开门做生意。贾芸就径直来到了魏家。正好魏常在院子里洒扫。见他来了,忙说:“芸二爷今天怎么这么早?”
贾芸笑道,先和魏常作了一揖,接着便说:“魏伯伯早。我来有事和你们商议商议。”
魏常道:“好啊,里面先请坐一会儿吧。诚儿上前面去了,我去叫他回来。”
坐定以后鸳鸯掀了帘子端来一碗茶,贾芸忙起身接了,并道:“怎么敢劳烦嫂子。”
鸳鸯笑道:“你来自然是客。先坐坐吧。”说完又去紫鹃房里,原来紫鹃和平儿刚醒,两人正在穿衣服。
紫鹃问道:“是谁在外面?”
鸳鸯笑道:“芸二爷来了。”
紫鹃道:“定是有事。”说着几下穿好了衣服,鸳鸯见她这么急忙于是上前替她整理衣服。又开了妆奁给她梳头。
平儿拉好了衣服,待要出去打水,可还没梳洗就这样出去有些不便,于是对鸳鸯说道:“麻烦鸳鸯姐姐去打水吧,我来给紫鹃妹妹梳头。”
鸳鸯便去了。
紫鹃看着镜子里的平儿说道:“我竟比老太太还享用,让你们两个来服侍我。哪里经得起了。平姐姐,还是我自己来吧。”
平儿道:“偏不,我给你梳一遭头难道也不行么?”
紫鹃笑道:“好,由你吧。一会儿还要到林妹妹那里去,吃了饭再去吧。”
平儿道:“我想今天将被褥取过去,以后也用不着天天来回的走。”
紫鹃道:“也好,只是晚上我又少一个说话的了。你先帮我照料着林妹妹,等这阵子忙完了,我再好好谢你,如何?”
平儿道:“什么谢不谢的,若不是遇上你们这一家人,这时候我还不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呢。你也算是我的恩人了,哪里有不尽心的道理。”
魏诚从外面回来以后只见贾芸正坐在屋中,两人问了好。紫鹃也出来了。
紫鹃说:“芸二爷这么一大早赶来有什么事吗,只要开口,能办到的一定效劳。”
贾芸说:“这可不敢当了。想和你们商量商量关于琏二叔和二婶的事。最近我跑了一些地方银子去了不少可始终没有门路。所以想和你们讨论一下,看有没有什么法子。”
魏诚没有开口,先是看了看紫鹃。
紫鹃笑道:“哥哥看我做什么?”
魏诚道:“我怎么不看你,当初你不是因为他们夫妻的事才出来的么,不知道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紫鹃道:“都过去这么长的时间了,难道我还记着仇,若能帮上什么忙当然我是没话说的。只是他们两个不比宝玉,能有地方说情,既然没有关在一处,肯定是身上还有其它的罪证。也不知道能不能脱开,最终还得看朝廷的意思。”
贾芸叹道:“所以怪让人为难的,我实在想不出什么办法了。”
魏诚道:“昨天我遇见曹爷说王爷今天就要回来了,说不定还有一线希望。”
紫鹃道:“果真如此明天去拜访拜访,或许还能有一条路。”
这时候平儿走了出来当着他们跪了下来:“我的命是你们救的,若能救出二爷和二奶奶出来。平儿给你们磕头了。”
紫鹃忙扶她起来说道:“快别这样,大家会尽力的,只是这事难办,我也不敢和你打包票。更不敢夸海口。”
平儿忙说:“只要你们有这个心就好,对了,也不知巧姐儿怎样呢。二奶奶一心都在她身上。还请你们帮忙打听打听。”
紫鹃一想,这下完了。忙碌中怎么忘了她,若是按着原著发展那巧姐儿不知被卖去了什么地方,于是安慰着平儿:“放心吧,我们会去打听的。”
贾芸起身说:“我去打探吧,横竖我还有几个朋友,说一声他们都是愿意去的。”
平儿又向贾芸施了一礼便说:“多谢芸二爷,不管怎样巧姐儿是无辜的,若能有她的消息能救她出来,以后我也能面对二奶奶了。”
贾芸直说放心。
平儿说道:“我身边是拿不出一个钱了。芸二爷不如去找找大奶奶。他们如今住在栊翠庵里,那兰哥儿又点了差,问她借几个钱,以后再还她,大奶奶最是菩萨心肠的人,定会答应的。”
贾芸道:“平姐姐这话提醒了我。正好,我这就去拜访李大奶奶。”说着就要往外走。
魏妈和鸳鸯捧了早饭来,见贾芸要走,忙道:“芸二爷吃了饭再走吧。”
贾芸笑道:“不了,我吃了饭才出来的,就不留了。”
魏诚拉着他说:“也不急这一时,再说也还早,这时候去了怕有许多的不便。”
贾芸只得又留下坐了一会儿。平儿问道:“不知道小红可好?”
贾芸答道:“多谢平姐姐想着她,她还好,若不是行动不便也早就随我出来了。”
平儿说道:“等我有空了去看看她。”
等从魏家出来的时候已经日上三竿了,贾芸先到倪二一处让他帮忙找人,倪二素来仗义,一听这等事忙答应了下来。又去吩咐给几个交好的朋友大家帮忙四处打听。
安排妥当之后,贾芸又换了件衣服这才到栊翠庵去。此时的大观园里再也不是当初他带领下人进去种树那时候的繁华了。一派的萧瑟,枯藤残枝,好不凄凉。
贾芸寻到栊翠庵来,只见庵里的几棵梅树长得甚好。上面有点点的花蕾,贾芸叩了叩门,好半天才有丫鬟来开门了。
贾芸先是躬身说道:“我是廊上住着的芸儿,特意过来拜访大婶子,还请姐姐帮忙转达。”
丫鬟说;“你先等着,我这就去通报。”说着掩了门,跑进去了。
贾芸站在门外,抬头看了看天色,有些阴霾,保不定要下雨雪。过了好一阵子丫鬟才又来开门并说:“大奶奶身上不好,不惯见客。大奶奶还说多谢芸哥儿想着,还问你母亲好。说空了来走走,方是亲戚的意思。”
贾芸恭恭敬敬听了,不免有些心灰意冷,李纨不见人,他也不好硬闯。只好告辞。正要走的时候却见贾兰穿着一件绛紫的官服走来,看见了贾芸忙笑道:“这不是芸哥哥么,芸哥哥怎么不里面请。”
贾芸笑道:“据说大婶子不舒服,也不打扰了。”
贾兰忙道:“我怎么不知道母亲生病的事,定又累着了,让人去找个大夫看看。”说着撂下了贾芸便进了庵去。
贾芸讪讪的站了一回,只好离开。
两日过后,果然打听到了巧姐儿的消息,据说被卖到了扬州一青楼。平儿等知道以后哭了许久,再三央求贾芸救她出来。
贾芸满口答应了只好再次去栊翠庵找李纨救济。李纨不好再避请贾芸进来坐着。贾芸说明了来意,李纨听后叹道:“这孩子命也太苦了。只是我们的日子过得也穷,实在拿不出多余的钱来。不然怎能眼睁睁的看着她受苦。芸哥儿也是眼见的,如今我们只能有这么一个地方避风雨,靠着兰儿几两俸禄勉强过日子,也算是在慢慢熬过来的。”
贾芸听后也知道了意思。其实李纨本就是一个财主,自己有田地,以前老太太还在的时候又百般照料她,还生怕她受穷。如今贾府里的许多财产都充了官,可李纨的那份一点也没动。如今又听见她喊穷,贾芸心里很不是滋味。便要告辞。
贾兰走了出来说道:“芸哥哥以后也不必来了,我们有这个心,也没这个能力了。巧妹妹命不好,我们能有什么法子。再说犯家子女,我们哪里敢随便管呢。母亲渐渐有了年纪,听不得这些话,怕她伤心。再说身子也不好。”
贾芸冷笑道:“兰爷说得是。如今宁荣二府都败了,以后还要靠兰爷振兴家业,争取将世袭的爵位要回来。”
贾兰笑道:“什么爵位不爵位的,朝廷不是做主赏给了环叔叔么。”
贾芸只好彻底死了心,以后再也不踏进栊翠庵一步。
四处筹措了一番还是不够银两,到是凤姐昔日接济过的村妪刘姥姥卖田卖地卖粮食,筹了些银子方接了巧姐出来。
平儿十分感激,对刘姥姥说:“不如姥姥带了她到你们乡下去吧。二爷和二奶奶必是愿意的。”
巧姐自己也愿意去,刘姥姥领了她到乡下过活去了。
紫鹃见平儿还只是流泪,上来安慰着她:“人已经救出来了你还难过什么?”
平儿道:“我这是为我们奶奶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