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回 锦园盛事(1 / 1)
沉寂的锦园难得迎来游人的光顾,致使花柳无颜,楼阁寂寞。哪知这一日涌入了这些青年才俊,吟风咏月,说不尽多少文人雅事。
好在头一天允祥说与石郁桢,将园子里收拾出来。与上次游玩不同,这次正是盛夏的时节,那一池的荷花开得正好。莲叶田田,红白相间的荷花,一一随风举,显示着它别样的韵致。
这一次同样紫鹃与慕鸿同时受邀,如今两人虽没住在一处,可却一道来了。紫鹃算已经来过三次对于里面不算陌生,可因这次来的季节又有所不同,也即将欣赏到别样的风景。
两人在仆人的引领下前往湖中心的水榭。紫鹃踏上了那吱吱呀呀的竹桥倒也不怕。不过慕鸿在后面却担心起来了,喊道:“当心些,从没见过你这么胆大的。”
紫鹃一笑:“怕什么。”几大步便跑过去了。下了竹桥,紫鹃便看见路旁的一块山石上镌刻着“招凉榭”三个龙飞凤舞的大字。紫鹃笑指着那石头对慕鸿说道:“你看这名字取得怎样?”
慕鸿上前看了,点头道:“倒也应景。”
“那是名字好,还是镌刻好?”
慕鸿笑问着:“你这是什么意思,当然是名字好,其次是镌刻好了。”
紫鹃点头笑道:“是做客的规矩,也是客人说的话。我就觉得这名字不及这镌刻的好。”
“二位议论好了就请里面吧。”郁桢早见他们两人的身影,却又不见过来,这出来一看,才知道在这里议论名字。
慕鸿对郁桢说:“石兄也觉得这名字浑然天成吧,总比那些生挪的字好多了。”
郁桢道:“梅溪这番见解倒也不错,王爷听见了必也是喜欢的。里面快请吧,再不请,王爷就要迎出来了。”
这时紫鹃才跟着他们二位上了孤心小岛。岛上柳树成荫,那些桃树上也是绿叶满枝了,上面还挂着些来不及成熟的青桃。还没进屋就听见男子的说笑声,当下紫鹃就心想,又是一群爷们的聚会,怎么偏将她也一道请了过来,来也不是,不来也不是。有好些声音是她不熟悉的,心中正疑惑的时候,已经到了屋里。原来这建在孤岛上的水榭四面皆是临窗,倒也不辜负那个名字,确实够凉快的。紫鹃也来不及去打量屋里那些客人。
耳边一熟悉的声音却在此时响起了:“呀,这不是曹公子和魏姑娘么?”
紫鹃一惊,抬眼看时,却见那个许久不见的蒙古小王爷正端坐在那里。紫鹃也颇为意外,先是微笑着点点头。接着慕鸿先一步迎了上去,两人拥抱了一下肩膀,接着又作揖他们两个礼节让人有些看不懂了,屋里人都笑了起来。紫鹃这才匆匆扫了一眼屋里的那些客人们,没有一个女子。好多都是生面孔,其中一个穿着蓝衫子的外国人倒显得十分的特别,只是他的目光始终停留在墙上一幅山水画。这侧影为何如此的熟悉,紫鹃回忆了半天,才想起曾经在阳光下见过这个身影,那时候的他似乎很落魄,处处传教。他弯腰时,胸前挂着的十字架显现了出来,紫鹃也更加确定了她的答案。
此时允祥从里间走了出来。紫鹃也冲他微笑,福了福身子。允祥同样含笑的点点头,算是打了招呼。只是紫鹃心想,怎么几个月不见他又瘦了,不过精神还不错。慕鸿也见过允祥。
允祥感到有些好奇,那恩和什么时候和曹慕鸿认识,听他们说话倒是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似的。
恩和走到紫鹃的跟前,笑问着:“对了,怎么这两年来也不见魏姑娘和魏哥去我们那里贩东西呢?我天天等着你们的好茶叶,好瓷器呢。”
紫鹃笑道:“快别说,出了那么一次远门我就再也不想出去了,这一出张家口一直到库伦一带,多少的风沙,我算是吃不住了。再说我哥哥娶了嫂子更难出门了,不过在家里做点小买卖,维持生计罢了。”
恩和笑道:“琪琪格正想你了,可惜这次她没跟我一道上京来。”
紫鹃道:“对了,我也常想起小郡主来,她送我的那套衣服一直留着也没穿出来。”
一直痴迷于画作的郎世宁听见有女子的声音这才回头来。就见一个年轻的女子正倚窗站着,简单的发型,浅紫的衣裙,在一群男人中显得那么的突兀,形成了一道别样的风景。只是这个女子和他在中国见到的所有女子都有些不同,但看她那举手投足的气质,就如他们欧洲贵族出来的名媛,一切都是那么的得体大方,有几分男性的气质,说起话来也是如此的自信。当时郎世宁的所有注意力都被这么一个独特的女子给吸引去了。
那慕鸿正和恩和石郁桢说着话,倒也没谁来顾及她。紫鹃却一手扶了窗子,饶有兴致的看着窗下的那一片片的莲叶。直到一阵风来过,吹起了她额前的刘海,还有她手中的那块同样紫色的绢子。这个画面当时郎世宁觉得美极了,如果身边有画笔画板他会迫不及待的将这一幕描绘出来。
允祥走了过来,打断了郎世宁的遐想,说道:“郁桢将你们这批出来的货我已经看了,别的地方都没有挑剔,就是关键的一点,绘的主题选得不够好。”
唐英说道:“为了这个我和郎先生商量了许久,也琢磨不透,自从上次皇上不满意之外也不敢轻易呈上去了,好在王爷回来了,还请王爷指点指点。”
郎世宁也说道:“我们也是规规矩矩按着以前所作,一笔一画也不敢多添。”
允祥笑道:“郎世宁如今怎么也拘束起来。”
这时候紫鹃听见郎世宁三个字,顿时惊得说不出话来,难道那外国人就是清朝第一宫廷画师,大名鼎鼎的郎世宁。紫鹃将自己的目光重新又转移到了这个大胡子的外国人身上。只是听他的口音已经没有洋腔了,除了个别发音有些生硬以外简直找不出什么毛病。
紫鹃终于按捺不住,问着允祥道:“王爷说这位就是郎世宁?”
允祥见她一脸惊奇的样子有些疑惑忙道:“是啊,怎么你认识他?”
紫鹃笑道:“不认识,不过名字却听过很多遍了。”
郎世宁更加惊讶了,这个不知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的奇特女子竟也知道他。郎世宁笑道:“郎某敢保证是第一次见到姑娘。”
紫鹃被郎世宁这纯中国式的说法给逗笑了,又道:“不过我却不是第一次见到郎先生。”
郎世宁怎么也想不起来。紫鹃笑道:“记得那天我替妈去买菜,突然看见一个外国模样的人正拿着一把十字架正和一群小孩子传教。只是场面有些尴尬,那时候郎先生似乎比现在要落魄些,怎么郎先生如今不传教呢?”
说起传教,郎世宁显得有些尴尬,讪笑道:“原来是这样,只是姑娘的记性倒也好。”
紫鹃仿佛从他的脸上看到了一丝无奈,因此也不去揭他的伤处。
底下的唐英和海望对这个突然冒出来的陌生女子也带着几分好奇,两人也都在心里猜测她的身份。此时仆人端来了几大盘新鲜的果子,有李子、杏、桃子都很新鲜。
允祥道:“各位也别客气,这是园子里新结的,大家尝个鲜。”
紫鹃对于在这个地方遇见传说中的郎世宁感到十分的意外,又带着几分的惊喜,若有时间她还真想鉴赏鉴赏他的大作。紫鹃随手拿了一颗李子,笑问着允祥:“今天怎么没见宝二爷?”
允祥道:“我也请他来着,但听说家里有事,出不了门,也就算了。”
紫鹃笑道:“那又少了一个作诗的人了,想上次宝二爷差点就拿了一个第一了。”
不说还好,一说起这事到现在允祥心里还有些小小的遗憾。这时又听见恩和和慕鸿大论而特论容若的词,允祥笑道:“今天不做诗,我们就听他们俩讲容若吧。”
唐英和海望也都笑了,当中只有郎世宁不明白。瞪大了眼睛看了看屋里的人,不知道他们在笑什么。
紫鹃道:“你们两个也是,以前在恰克图的时候没有议论够,如今议论到京城里还是这一套也不换个话题。”
慕鸿笑道:“小王爷颇有见解,我也受益了。”
恩和也谦虚起来:“以前和王爷也讨论这些,如今王爷身在高处,倒不和我说了。”
允祥笑道:“我算怕了你了,难道一部宋词还不够,就没一个比得过容若么,你这么喜欢?”
恩和道:“王爷你不知道,我是遗憾呀,遗憾没能早生几年,不然和他交流交流,倒也情愿了。”
紫鹃笑道:“若他的魂灵有知的话,被你们天天这样念叨也是不得安宁的。”
屋里人又都笑了起来。郎世宁说了句:“人死之后自然是上天堂的,怎么会不安宁?”
紫鹃笑道:“好在那上帝是个外国人,不读我们中国的诗词,不然怕也难得安静。不过若是他去的不是天堂,而是西方极乐那就没有清静了。”
这句话郎世宁算是领教了,跟着大家一起笑了起来。石郁桢好不容易说了句:“还是魏姑娘这张嘴,什么都说得出来。”
紫鹃道:“能够博你们一笑我也是功德一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