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回 恩情千万重(1 / 1)
已经快要二更天了,紫鹃屋里的灯还亮着。母亲毕氏走了进来,只见紫鹃正在灯下做针线。魏妈笑道:“哟,明天太阳要打西边出来了,魏家姑娘也可是做针线了。”
紫鹃起身笑道:“妈笑话女儿了。”
魏妈道:“都二更了,早些睡吧。手里做的是什么?”
紫鹃忙道:“没什么,闲来无事,缝个东西玩玩。”
魏妈道:“十几岁的大姑娘了,只知道玩。早些睡吧。”
紫鹃应着,抬头看了一眼窗外只见漆黑的一片,的确不早了。紫鹃揉了揉发疼干涩的眼睛,母亲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出去了。
她手中的这个不过是一个白色的毫不起眼手掌大小的小布袋子,缝制成型以后,紫鹃嫌白色的太素净,于是在上面描了两朵小花,用一色紫线,一色黄线绣了上去。虽然粗糙,但也简洁可爱。缝好布袋子以后,又在两端添了两根布条。缝制完毕以后,紫鹃左看右看,还是嫌太简陋了,实在拿不出手。又将桌上的一个瓷钵里转的药粉用事先准备好的纱布一一分成等分,最后缝成一个个的布团子,再填进刚才缝制的小布袋子里,摸了摸,感受了一下,正好合适。大功告成,紫鹃起身伸了伸懒腰,大大的打了一个呵欠。将桌上一堆东西全部收拾整理好。
她出了门,父母房里灯火闪烁,有低低的说话声,不知道在议论些什么。哥哥的屋里一片漆黑,看来已经睡下了。此时夜风阵阵,正是凉爽。天空上繁星点点。她仰望星空,宽阔的银河,牛郎和织女星隔河相望。才又记起在草原上的那个夜晚来,那天的星星也是这样的多。他们在星空下吟诵秦观和古诗十九首里的名句。一转眼他却远去了。
紫鹃眼中微微有泪。墙根处她的加菲猫喵喵的叫了两声。紫鹃不敢多留便回屋子。她取出了那个装在木匣子里神秘的星星石。紫鹃双手合十,紧闭双眼,虔诚的许着愿望:让他早点归来!许过愿后,又郑重的将它装进匣子。
虽然入更了,但依旧了无睡意。紫鹃信手拿了一本慕鸿留下的书翻了翻,原来是一本宋词,到夹着书笺的地方紫鹃看见了一首词。
看着看着紫鹃失声笑了起来,莫非这是慕鸿留给她的话不成。紫鹃低声吟道:“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过后紫鹃掩卷而思,莫非这就是所谓的闺怨么。她一个拥有二十一世纪灵魂的女子不该有闺怨的,这是林妹妹的愁绪怎么突然涌上了她的心头。
第二日早饭过后不久,便有一抬小轿来接紫鹃过府去。二老嘱咐了一番,又命魏诚相送。轿子一直抬到交辉园的门前才停下来。
当下就有丫鬟仆妇来请下轿。紫鹃几时享受过如此高规格的待遇,慌得忙道:“劳烦姐姐们了,紫鹃受不起。”
接着石郁桢和绊云就迎了上来,郁桢上前道:“姑娘若还不来,我就要去迎接了。”
紫鹃忙道:“哪里敢劳石爷大驾。”
魏诚与石郁桢相互见了礼。郁桢笑道:“两位快里面请吧,殿下早已经等候了。”
紫鹃怀里抱着一个小小的包袱,跟随石郁桢和哥哥进了门。快要步入秋天的交辉园却仍旧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紫鹃心想,自己已经是接近三个月的时间没有踏进过这里了,树依旧,草依旧,脚下的碎石子涌的小路依旧。
胤祥正在廊下看管小厮们扇水煮茶,大家相见不免都颇具感慨。紫鹃和魏诚赶着行礼,胤祥忙虚扶着:“别拜,别拜。郁桢快替我扶他们起来。”
紫鹃道:“殿下今日精气神很足。”
胤祥笑道:“承蒙挂念,还好,还好。”
大家分了主次坐下,绊云等捧了茶来。紫鹃起身接了。
胤祥道:“我听郁桢说魏家兄弟去蒙古做了一趟生意,真是不错。”
魏诚谦虚的笑道:“殿下见笑了,从南边搬到京里以后,一辈子没单独出过远门,倒吃了不少的苦头,如今也算长了见识了。生意到是其次,这一路经历的种种这一辈子都忘不了。”
胤祥道:“两位一路辛苦了。去关外的这一路上是不怎么好走,好在都还平安无事。”
紫鹃笑道:“我哥哥生意场上的事没有渐长多少,口齿倒是伶俐了些,在人前也会说长段长段的话,这最是难得的。”
另两位男人都笑了起来,魏诚突然羞红了脸,或许自身有些紧张的缘故,竟然结巴起来:“别……别以为……以为都像你……你……似的,话多。”
紫鹃也笑了起来:“看来哥哥经不起夸赞。”
大家又说了一番笑话,胤祥递了眼色给郁桢,郁桢心里明白,对魏诚道:“诚弟很少来交辉园,不如让中玉领着诚弟游玩游玩。”
魏诚向紫鹃征询着意见。
紫鹃抿嘴笑道:“哥哥看我做什么,既然石爷的一片美意不要辜负的好。”
于是石郁桢便和魏诚两人并肩出去了。屋里只剩下紫鹃和胤祥。紫鹃长久的时间都没说话,只埋头喝着自己茶碗里的茶。
胤祥突然问道:“这茶叶好么?”
紫鹃道:“殿下府上的茶叶当然都是平常百姓家难得见到的东西。紫鹃今天有口福了。”
胤祥道:“我不听你这套奉承之词,你别说来糊弄我。”
紫鹃笑道:“殿下是何其聪慧的人物,紫鹃不过有的是小聪明小把戏瞒不过殿下的火眼晶晶。哪里敢糊弄殿下呢。”
胤祥也笑了起来:“你刚才夸你哥哥,变得厉害的是你。我就说不过你。”
紫鹃谦逊的说道:“殿下这茶叶本来就好,紫鹃虽然不会怎么品茶,但以前在贾府的时候也吃过几次好茶叶,殿下这茶叶和那些不差上下。再者殿下曾经说过只喜欢喝西湖龙井,口味算是很挑剔的了,别的茶叶也不可能出现在殿下的府上。”
胤祥道:“有些道理。”
紫鹃将夜里做的那些成果全部拿了出来,对胤祥讲解道:“殿下的病没好全,快要入秋了,天气也一天天的渐渐冷了,这几天店里也还没开张,所以做了些药包。还有一个护膝,殿下只需要每次将药包放进去,然后将护膝绑在腿上,三天换一次,这里足够换上一个月了。只是记得每次换药的时候记得用紫苏和芙蓉叶熬了水洗患处,一定要用热水。洗完之后别急着擦干,最好是等其自然晾干,让患处吸收药效然后再上护膝。若是有疗效的话,等药换完以后再替殿下配来。”
还有一大包的紫苏和芙蓉叶,全部都交给了胤祥。
胤祥却把玩着那只有两朵一紫一黄花朵的护膝,意味深长的看了看紫鹃,最后说道:“这些都是你亲自缝制的么?”
紫鹃道:“东西太粗糙了,不过有裤子盖住,不会外露,殿下将就着使吧,别嫌弃。”
“我怎么会嫌弃。你为我做的一切我除了感动,哪里还敢说嫌弃。说不定我这病真该在姑娘手上痊愈呢。”
紫鹃却显得没多少的底气,“去了一趟蒙古,当地人也有不少患和殿下相类似的风湿,他们给我说了这个法子。也不知效果究竟怎样。药包里都是殿下以前常用的药,有白芥子、制草乌、制川乌,全部都研成了粉末,每一袋的药量都相当。若出现了什么异样,请殿下立刻停止使用。我再去查书,或是请教大夫。”
胤祥道:“姑娘说的我都记下了。真的谢谢你,你为我做了这么多。真不知道该怎么来报答。”
紫鹃一笑:“紫鹃不敢向殿下索要报答。殿下帮了我们家那么大的忙,这些不过举手之劳,实在不算什么。”
胤祥道:“若以后姑娘遇着了什么困难,不论大小,姑娘说一声,我定会尽全力而为。”
紫鹃微笑道:“那么紫鹃先谢过殿下了。”
胤祥道:“别急着道谢,其实我们之间用不着这样生分的。”
紫鹃微微点头,她扭头看了看里屋,只见窗下正挂着那把前日她借给胤祥的雨伞。如今正张开着挂在那么显眼的地方。紫鹃不知说什么好。
胤祥让人将一堆的东西收了起来,又命拿出二十两银子。紫鹃却坚持不肯收。
胤祥道:“你们家也不容易,都是生意人。以前有好几次的药钱也都没怎么结算。这些都是姑娘该得的。”
紫鹃道:“殿下快别这样,再说也用不了这么多钱。”
胤祥道:“你不必多言了,你不收下,改日我让郁桢直接交到你爹手中。多出的部分就当提前预付后面的药钱。”
这里正推辞的时候,郁桢的声音传了过来:“殿下,贵客来了。”
胤祥和紫鹃回头看时,只见贾宝玉迎面走了进来,胤祥道:“原来是宝玉来了,快请进。”
贾宝玉忙作揖请安:“宝玉给殿下行礼了。”
胤祥笑道:“宝玉有多久没上府里来了,今天没去请倒自己来了。”
宝玉笑道:“是宝玉的不是。正好遇上福晋请家里的姐妹们来府里做客,我是送姐妹们过来的,顺便给殿下请安。”
胤祥忙道:“不敢不敢。绊云,上茶来。”
宝玉见紫鹃在此有些意外,紫鹃道:“莫非林姑娘也过来了么?”
宝玉笑道:“可不是,紫鹃姐姐要去见一见么。”
紫鹃道:“可让我想死了,在什么地方,又没谁领我去。”
郁桢道:“中玉愿意为魏姑娘效劳。”
胤祥笑道:“也好,郁桢带魏姑娘过去吧。一会儿再过来,我还有话要请教姑娘。”
紫鹃连声应着,高高兴兴的跟着郁桢去见她的林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