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回 邀三聚五(1 / 1)
这日黛玉来怡红院看望宝玉,两人站在一棵海棠树下说了些话。
黛玉问道:“大家都怪你呢,你请的人请到什么地方去呢?”
宝玉笑道:“我怎么知道鸿哥不肯赏这个脸,像是我们这里得罪了他似的。”
黛玉掩口笑道:“我知道这个缘故,必定是老太太那边露出的风儿,说要把你们三丫头说给曹哥哥。他避着嫌就出去了。只是把我们三妹妹等得苦了。”
宝玉忙与黛玉使眼色,黛玉不解,笑道:“难道我说的不真?”
探春在后面说道:“林姐姐又在打趣谁呢?”
黛玉回头见探春站在芭蕉树下,黛玉笑道:“果真是蕉下客了,那蕉叶下覆的可是鹿肉。正好牵了来我们做酒吃。”
探春忙道:“林姐姐真是不饶人的。刚才你们说我什么坏话来着?”
宝玉忙掩饰着:“几时敢说三妹妹什么话呢。”
探春笑道:“我都听见了,二哥哥也别护着她。”说着便要上前来抓挠她。黛玉忙跑到了宝玉身后躲着,向探春笑道:“我们这里说曹哥哥,碍着你什么事呢。”
探春羞得满脸通红,冷笑道:“林姐姐得了那珠子,什么时候与宝哥哥珠联璧合呀?”
黛玉也飞红了脸。
宝玉在中间劝解着;“我说你们就放开手吧。”
这时春燕拿着一张帖子进来了。
宝玉接过那帖子看了一番,大笑:“如此甚好。”
黛玉探了探头问道:“什么事,把你高兴成这样?”
宝玉道:“冯大哥约我去喝酒。”又一面向里屋走着,叫袭人拿外出的衣服。
黛玉撇着嘴说:“又自个儿去高乐了。”
探春在旁边打趣道:“林姐姐不放心何不跟了去。”
林黛玉叫道:“探丫头疯了。”便走开了。
宝玉穿好衣服出来见院子里只探春在那里,忙道:“怎么林妹妹走呢?”
探春笑道:“早就走了。”
宝玉道:“三妹妹请里面坐坐。我出去一趟。”
探春点着头,也出了怡红院,正打算去李纨那里。
焙茗早就在二门上等着了,手里拿着一个包袱,后面还有两三个跟着出门的人。宝玉来后见人太多,不耐烦道:“让焙茗跟我去,你们都散了吧。”
奶哥李贵说:“二爷要出门,我们不在面前怎么行。多两个人跟着才是我们这样人家出门的礼。”
“什么礼不礼的,你们都散了。若有什么紧急事要找我,就上冯大哥家里来。我去去就回来。”一面说一面走。焙茗忙跟了上去。
冯紫英约了几个交好到家中来做客。偏偏宝玉又是迟到的。那慕鸿也受邀去了,宝玉先和冯紫英说了两句话,便拉着慕鸿道:“鸿哥怎么就不上我们府里去了,姐妹们埋怨我不能将鸿哥请去。”
慕鸿笑道:“改日再去吧。”
薛蟠带着两三个小厮也来了,宝玉笑道:“冯大哥说我来得晚,这不是还有比我晚的么。”
紫英道;“偏你们两姨兄弟都这样。”
便命摆了酒来,宝玉见卫若兰、陈也俊并往日见的妓女云儿和蒋玉菡都在。曹慕鸿却独自坐在桂花下,也不与人说笑。
宝玉上前道:“鸿哥搬了新居该请我去坐坐。”
慕鸿道:“随时欢迎。”
薛蟠上来道:“慕鸿兄也不够意思,说走就走了。让人好找。”
冯紫英将三人拉到了席上,笑问着:“薛大哥出了一趟远门,也该给我们讲讲那南边的景致,路上的新闻。”
薛蟠道:“可不是出了远门开了眼界,把一辈子没见过的事物都见了。”一面说一面要斟酒。
冯紫英阻拦着他:“薛大哥急什么,还有贵客没到呢。”
又让小厮去候了半天才回来说:“十四殿下来了。”
冯紫英听说忙迎了出去,只见胤祯穿着一身秋香色的袍子进来了。这还是曹慕鸿第一次看见胤祯,只见他身材雄壮,眉宇开阔,声如洪钟,很有一股赳赳武夫的气势。
冯紫英又挨个儿介绍,大家方归了坐。
胤祯见蒋玉菡在此,似乎有躲避的样子上来拉着蒋玉菡的衣领说:“怪不得十哥四处寻你不见,原来是躲到这里来了。”
蒋玉菡战战兢兢的说道:“不敢瞒十四殿下。小的也是今天被冯爷下帖子邀来的。”
胤祯道:“十哥满北京的找你,快跟了我去见他。”便像拎小鸡似的提着蒋玉菡的衣领要走。
冯紫英忙上前打圆场:“求十四殿下给紫英卖个面子。今天这么多人来,紫英又是东。等一会儿席散了,殿下要带他去什么地方紫英也就不管了。”
胤祯想了想笑道:“是我的不是。来,大家也不必客气,都快坐吧。”俨然一副主人的样子。
紫英便起身给席上的人斟酒。胤祯坐下后看了看在座的各位,其中有一张生面孔,虽然冯紫英刚才介绍过,但他本没在意也不管不顾了,问着宝玉:“你们东府的珍大哥可好?怎么今日不见他?”
宝玉答道:“回殿下的话珍大哥出去办事了。”
胤祯点头道:“难怪不得,代我向珍大哥问好。”
宝玉答应着。
胤祯又问冯紫英在自己没来之前大家在聊什么,紫英笑道:“我们正说薛大哥出了一趟远门,让薛大哥讲讲见过什么世面。”
胤祯道:“好主意,怎么你们不说呢。”
薛蟠不等人劝先端起酒杯一扬脖子便喝了,笑道:“可不是长见识了。我们一路南下,去了江南一趟。真正好的风景。也到了秦淮河上,那些唱曲儿的姑娘个个都天仙似的。”
冯紫英打趣道:“什么天仙似的,我们薛大哥惯不会说话,我听闻贾家的姑娘个个都好,那才是天仙。对了,我们这里有一位土生土长的江南人,何不让他讲讲。”
曹慕鸿正在出神,被点了名还不知道。宝玉晃了晃他,慕鸿笑道:“论理我也不是在江南长大的,不过在南京住了几年。算不得真正的江南人。”
胤祯忙道:“听你这么说,你是南京曹家的人?”
慕鸿颔首微笑。
胤祯道:“以前跟着皇父也到过南边。只是那时候还小,究竟这么多年了,后面的两次南巡我又没赶上。当初还是你们曹家接的驾。”
慕鸿笑道:“那时候我也还小,正在山东住着,听得家里人说起过。只恨没福亲眼看见。说来江南的景致到底与北方不同。多是秀山丽水,秦淮河、莫愁湖都是好地方。苏杭一带就更不用说了。西湖断桥,苏州的虎丘剑池,金山寺还有号称的第一泉。实在是不胜枚举。”
胤祯笑道:“我是粗人一个,长年领兵在外的人,看惯了风沙大漠,也没你们这些文人的风花雪月的酸气。所以性子也豪爽,更喜欢直来直去的朋友。”
冯紫英笑道:“不管是南边还是塞外,可惜我都没去过。”
薛蟠几杯酒下肚,便对旁边的云儿说;“你何不唱上一曲,助助兴。”
云儿乜斜着眼说:“你急什么,上面的人都没开口呢。”
胤祯笑道;“唱两个体己的我们来听听。”
云儿便怀抱琵琶,十指轻弹,细细的唱了一支《西调.东君去花尽卸》歌曰;“东君去花尽卸,尤是困人时节,景共愁,针脊懒拈身瘦怯,庭静悄,梅林初歇,堪爱处芭蕉嫩绿把窗遮,碧草隐蜂蝶,片片杨花飞仙雪,池塘内鸳鸯戏水摇荷叶。”
众人都说好,独薛蟠说没板,又催云儿;“你唱的那些词儿我都听不懂,快拣那通俗易懂的唱一个来。”
云儿抱着琵琶说:“那我唱个《相思曲》薛大爷评评。”便又轻按檀板,歌道:“前日个这时节。与君相谈相聚。昨日个这时节。与君别离。今日个这时节。只落得长吁气。别君止一日。思君到有十二时。惟有你这冤家也。时刻在我心儿里。”
薛蟠搂过云儿笑道:“乖乖,你也时刻在你薛大爷心里。”
大家又喝过一回酒。胤祯指着琪官说:“你也唱个曲儿我们来听听。”
蒋玉菡本就怕胤祯,点名要他唱,他也不敢推辞。云儿便在一旁弹着琵琶伴奏,只听得蒋玉菡唱道:“春梦断,临镜绿云撩乱。闻道才郎游上苑,又添离别叹。”
至末,胤祯又拉着冯紫英两人舞了一回剑。
宝玉见热闹得有些不像样了,拉了拉曹慕鸿的衣裳,两人一前一后到了僻静的地方。宝玉问着慕鸿:“鸿哥打算在外面住多久?”
慕鸿笑道:“恐要住上一年。”
宝玉道:“老太太还要让我来劝鸿哥搬回去住呢。”
慕鸿道:“怎么好三番两次的打扰。宝兄弟你也清楚我的,我怕那些束缚。住在外面也惯了。以后宝兄弟什么时候来找我都可以,反正我在家里也没事。”
宝玉笑道:“这个我也清楚。怎么我写帖子邀鸿哥诗社做诗也不来?”
慕鸿道:“这样,选个好日子我做一回东,再约几个能写能唱的去我那里聚一聚可好?”
宝玉道:“姐妹们听见这话定又不依了。只是现在鸿哥住在外面也不方便。只要鸿哥说上一声我是必去的。”
冯紫英走了过来:“还没散席了,你们哥俩怎么跑到这里来说话呢。有多少话前面说不得,快跟了我上前面去,薛大哥要讲笑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