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 返故乡(1 / 1)
紫鹃慌慌忙忙的回到房里,在床上寻到了黛玉要的绢子。突然想起刚才那个叫什么梅西来的怪人。也不知道从什么地方跑来的,感觉有些莫名其妙。
紫鹃拿着绢子又回到灵堂,彼时又来了好些人,灵堂里闹哄哄的。紫鹃见黛玉有些支撑不住了,忙在旁边扶住了:“姑娘,我看你脸色不好,要不要到后房去休息一下。”
黛玉也说什么,紫鹃搀着她来到后房,紫鹃正扶了她上床,雪雁就捧了一碗莲子羹来。黛玉并没什么胃口,转过脸去不想吃。
紫鹃从雪雁的手里端过碗,对黛玉说道:“好姑娘,你一天一夜没休息了,也没吃什么东西。再这样下去你的身子怎么受得住。再说逝者已逝,生者就得要更加珍惜自己的身体啊。姑娘若是这么着,林老爷地下有知也不得安宁。”
黛玉叹了一口气,忍不住热泪滚滚。紫鹃见已经说动,黛玉拿起匙子也只勉强吃了半碗。紫鹃才又放下心来。
紫鹃见她一脸的倦意,忙对她说道:“姑娘累了就先躺躺吧。横竖外面有琏二爷,里面有管家呢。”
黛玉便让紫鹃帮脱了外面的衣裳,紫鹃拿过被子来替她盖上。
黛玉对紫鹃道:“好丫头,我先躺躺,外面若有什么事要找我,你先替我应着。”
紫鹃答应着,见黛玉已经睡下便和雪雁退了出去。又命两个小丫头好生在外面守着听唤。
雪雁对紫鹃笑道:“为什么姑娘这么听姐姐的话?”
紫鹃道:“我不明白你这个小丫头说的是什么。”
雪雁一脸皆是信服和敬佩的神情:“他们都说我们姑娘小心眼,又孤傲。偏偏对姐姐的话百依百顺。我总觉得姐姐做事说话不像一个丫头,什么都懂得,好姐姐,什么时候也教教雪雁吧。”
紫鹃摸摸她的脑袋笑道:“雪雁还小,等你大些了自然就知道了。”
两人一边说一边走,很快就来到了灵堂。紫鹃见诸事都有人照料,也想脱空歇歇。正想着贾琏突然进来了,贾琏本说进来找黛玉商量事情的,见这里没人。于是问着紫鹃:“林妹妹上哪里去呢?”
“原来是琏二爷,姑娘有些支持不住。在后房休息,有什么事吗?”紫鹃忙上来问道。
贾琏道:“也不是什么急事,不用这会儿去通报。刚才已叫人合了日期,定了后天送林姑爷的灵柩回苏州去安葬。”
紫鹃忙问:“怎么这么快?”
贾琏道:“这一路上还要耽搁些时间,眼看天气越来越冷了,怕在这里放久了也不好。毕竟祖茔在苏州。”
紫鹃点头道:“我知道了,等姑娘醒了我再告诉她。”
贾琏便没说什么,四处张望了一下就出去了。紫鹃见樊姨娘哭得伤心,心上一酸,便半跪在火盆旁边帮忙烧纸钱。
黛玉回来的这些时候,樊姨娘冷眼看去。这个黛玉身边的第一丫鬟办了几件事也是让人信服的,因此就认为她是一个妥当的人物。紫鹃觉察到樊姨娘的眼神正在打量着她,因此问道:“姨奶奶有什么事吗?”
樊姨娘心中凄苦,此时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也说不出口,便拉了拉紫鹃的衣裳:“等摆过午饭后,你到西面的厢房来一下,我有话对紫鹃妹妹说。”
紫鹃连忙答应了,心中也猜测到几分。
一直等到摆午饭也没什么事,摆过午饭后。紫鹃便让雪雁去黛玉身边好生跟着。自己别了众人来到了西厢房。樊姨娘在这里已经等候多时了,左盼右盼,好不容易才将紫鹃盼来。樊姨娘看见了紫鹃情绪有些激动,因此忙将她拉进屋,又让身边的小丫鬟去外面守着。
“姨奶奶有什么话快说吧,我怕姑娘一时找。”紫鹃道。
樊姨娘拉着紫鹃坐下,又是亲自捧了茶来,弄得紫鹃有些不自在。樊姨娘迟疑了一阵子才说:“姑娘回来好一段日子了,我见姑娘事事都听紫鹃妹妹的,这里有一事想求求紫鹃妹妹。”
紫鹃忙道:“姨奶奶有什么话直说就好,紫鹃能帮上什么忙的话也尽量。”
樊姨娘听见紫鹃这么说也就放下心来,于是对紫鹃慢慢道来:“是这么一回事。妹妹听我说来。我到林家已经十年了,老爷待我一向不薄,可又没为林家留下个一男半女。这里老爷突然走了我也不知道去什么地方,想跟着姑娘去京城,还麻烦妹妹和姑娘说说。”
紫鹃忖度了一番,她知道林如海在去世之前一定都有安排,突然听这姨娘说出这样的请求来她也没主意。于是打量了起樊姨娘,见她不过二十七、八的年纪。可能是因为没有生过小孩的缘故身材保持得还不错。再加上南方的水土养人,一点也看不出是将近三十岁的人。见她说话也透露着一股水乡泽国的温柔平和,年纪轻轻的却已经青春守寡,心下不禁有些怜惜。见到她不禁就想起了李纨,这位姨娘可能比李纨还要长几岁,但看上去似乎比李纨还要年轻。李纨好歹还有个贾兰且是正配要守也没什么好说的,可这樊姨娘和李纨不同。再说去了京城也只能托林妹妹照顾。林妹妹连自己还照顾不过来了,更何况这么一个人。贾家并不是想象中那样的富贵天堂。
樊姨娘见紫鹃迟迟不说话心中也没了主意。于是对紫鹃笑道:“好妹妹倒说一句话啊。”
紫鹃想了半天才缓缓说道:“姨奶奶怎么想着要去京里呢,还是京里有姨奶奶的的亲戚?”
樊姨娘道:“京里哪有什么亲戚,我想跟着姑娘生活。彼此也有个照料。”
紫鹃猜的果然不错,只是不知道怎么说才能让樊姨娘打消这个念头:“我说这些话姨奶奶别生气才好。”
樊姨娘忙道:“妹妹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紫鹃才道:“我想林老爷在临终前应该都有过安排。再说贾家虽然是姑娘的外祖家,可毕竟隔着一层,再说他们府里那么大,说什么话的都有。姨奶奶这次跟去了也没谁来照顾姨奶奶。我们姑娘身子弱,想来姨奶奶也是清楚的。不过仗着老太太疼她,请医问药天天要调理。就这么着下面的人还有说三道四的。你知道我们姑娘又是个多心的,心里存了许多话,也只有憋着,也不好受。姨奶奶何苦要往那个牢笼里去钻了。再说我看姨奶奶也还年轻,林老爷临终前又没叫你们守的,过个一两年,姨奶奶该去追求自己的幸福才是。”
樊姨娘听了这番话低头不语,紫鹃暗想,难道是因为家产分配不均。因此又笑着对樊姨娘道:“姨奶奶也别难过,刚才那些话不过是紫鹃的一些见识。姨奶奶的想法我会给姑娘说。姑娘说怎么办就怎么办。”
樊姨娘点点头:“等我再想想吧。”
紫鹃笑道:“姨奶奶这么年轻漂亮,为什么偏要往死胡同里钻呢。前面还有很多条路,不拘哪一条都可以走。”
樊姨娘神情安静了下来。紫鹃又安慰了些话也不敢多留,就出去了。
等黛玉醒了以后紫鹃只回了贾琏的话,黛玉想着既然已经挑好了日期自己也没什么别的意见。到了夜里快要睡的时候,樊姨娘又来悄悄找紫鹃说自己不愿意跟着去京城里了。紫鹃才又放下心来。因此这件事自始自终都没有向黛玉提过半句,紫鹃想黛玉知道了岂不是更加烦恼,多一事还不如少一事。
过了两天后,林如海的灵柩就要起身返苏州去了。贾琏协同管家,将林家的宅子也都变卖了出去,剩下的钱打发了一些家丁。黛玉是不想过问这些庶务,也由着贾琏去办理。贾琏或者来回一两次,黛玉也没怎么放在心上。
就这样,一大早的又该准备启程了。紫鹃早早的替黛玉打点好了东西,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准备出发。这里还没上车,甄家父子和曹家兄弟便也来送行。贾琏和他们也混熟了,还邀着他们有时间上京里再聚。
紫鹃上车之前总感觉到有个地方有一道目光在始终跟着她,于是四下看了一遍,才见那位叫什么梅溪的正站在不远的地方正看着这边。紫鹃不得其解,车上的人在催促着她。她也只好上了车。
慕鸿含笑的看着那个可爱的丫头坐上车去,心下正想,要见面又不知道是何时。他连别人叫什么也不知道。
曹頫和贾琏说了好些辞别的话,因此推推身边的弟弟:“慕鸿,你在看什么呢。还不和琏哥告辞。”
贾琏在马上笑道:“令弟倒有几分像我们家的宝玉。”
慕鸿不知道所谓的宝玉是谁,因此也只对贾琏作了一揖,别无它话。前面辞别完,那么就该正式上路了。
黛玉坐在轿子里,透过轿里的纱窗向从这里出生长大的房子看了最后一眼。她知道此番走了也就再没有机会回来了。想到这里不禁流下了眼泪,这里是她的家,她在这里长了好几岁,如今父母亲都没了,自己真正成了孤儿,以后想要回家也是不能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