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下扬州(1 / 1)
且说贾琏带着林黛玉从京城出发,路上一刻也没耽搁。又换水路,一路南下,在路上行了一个多月才到扬州林府。林黛玉刚下船,林如海便派了管家一干人等去接。
“小姐一路辛苦了。”林管家忙与黛玉行礼。
黛玉指与贾琏介绍道:“这是我琏二哥哥。”
管家又忙见过贾琏:“多谢琏爷一路相送。”
贾琏笑道:“好说好说,林姑爷怎样呢?”
林管家一时也不好说,先是请黛玉上了轿,林管家骑马在前面带路,才又向林府行来。约摸走了半日才落轿,媳妇们上来与黛玉打轿帘。黛玉下来以后见家乡阔别多年,林府依旧,不免有些伤感。
紫鹃和雪雁也下来了,两人左右各搀了一边。媳妇们便在前面引着进入正房。林如海今日略好些,早听家人报女儿回来了,于是挣扎着下床来。
黛玉一进门后便见父亲坐在一软榻上,更是止不住的眼泪就要下拜。
被林如海一把搂在怀里:“我的玉儿,还以为老夫等不到玉儿回来的那天,没想到竟然盼到了。玉儿一路辛苦了。”
黛玉再次细细的看着父亲,几年不见,父亲明显老了许多,口中一声一声的喊着爹。屋里人没有不动容的,就是紫鹃也在默默的流着眼泪。
旁边的人劝了好一番才止住。贾琏忙上来与林如海见礼,林如海一时没认出他来。黛玉在旁边解释道:“爹爹,这是大舅舅那边的琏二哥哥。”
林如海赞道:“原来是琏儿,几年不见倒不敢认了。”
贾琏笑道:“很久没来给林姑爷请安了。”
林如海又道一路辛苦忙让跟来的人下去歇着。黛玉将紫鹃叫来与林如海见了面,“爹爹,这是外祖母给我的丫头,她在我面前到是一片忠心全力服侍。女儿的身边多亏了她。”
紫鹃便与林如海行礼。
林如海道:“免礼吧。真是个好孩子。有你在玉儿身边我也放心了。”
紫鹃忍着眼泪去看这一位慈祥的老父亲,年纪不过五十左右,却也两鬓斑白,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似乎只要一过了四十五岁头发很快就开始发白了。再看他形容枯槁憔悴。眼窝深陷,颧骨已经突了出来,两绺小胡子,脸上一点血色没有。身上挂着一件蓝布锦袍,不过在他消瘦的身上更显得空荡荡的。
林如海挣扎着让人叫来了管家:“你下去叫厨房里好好准备着,我要给甥儿接风洗尘。”
林黛玉见父亲病成这样了有些不忍:“爹爹,你卧病在床还是歇息歇息吧。琏二哥哥未必怪爹爹。”
林如海拉着女儿的手叹道:“可怜我这大半辈子就你这么一个女儿,你又没个亲兄弟,亲姐妹的。”
突然一家丁来报:“启禀老爷,贾雨村求见。”
林如海忙道:“贾雨村来呢?”又说快请进来。
原来贾雨村以前因林如海的推荐依附着贾家,做了顺天府尹,哪知好景不常。因做了官后势力也膨胀起来,不曾想得罪了权贵人物,遭人弹劾被罢了官,如今在苏杭一带走动。听闻盐政林老爷病重忙备了礼来看望。
林如海本来懒怠见客的,偏着贾雨村当年也瞧得上,且有是女儿的启蒙老师。只得勉强见上一见。
紫鹃早就想见见所谓的贾雨村到底是何许人物,正思量着外面便进来一个一身褐色袍子的中年男人。那男子长得一副国字脸,且额头格外的宽阔方正。后背也是宽阔雄健,还挺着一个将军肚。紫鹃暗想,莫非这就是所谓的官相。只是一身旧衣与他的身子似乎也有些不搭。
贾雨村见了林如海忙下跪与林如海行礼,林如海歪在榻上,也不挪身子,只是说:“先生请起,原谅老夫重病在身不能起来,实在是怠慢了。”
贾雨村连忙陪笑道:“晚生托林老爷的福才有一番事业。”
林如海忙问:“不知道先生如今官居何职?”
贾雨村面有愧色,低了头道:“有负林老爷的重望,只因在做顺天府尹的时候得罪了见个贵人,如今连官也丢了。”
林如海叹道:“我看先生相貌不俗,以后定还有飞黄腾达的时候。”
贾雨村听说忙笑道:“果真如此倒是托林老爷的福了。”
两人说了半天的话,林如海突然想起自己的女儿与贾雨村有师徒之宜,忙让林黛玉拜见。林黛玉只得出来福了福身子。贾雨村忙说:“不敢受,不敢受。”
林如海对贾雨村笑道:“先生来得也巧,我那琏外甥正送女儿回来还在府上,先生何不去找外甥谈谈,看回京后有没有门路。”
贾雨村喜出望外:“真是巧缘。我见过这琏爷几面,生得好个人才。”
紫鹃当下就想,果真是巧合么,怕是你贾雨村听准了信才赶来的吧。不然这么快就碰上了。
林如海是生病之人,说多了话未免有些体力不支。贾雨村也看出来了,于是辞了林如海出去找贾琏说话。
等贾雨村走后,林如海见女儿还在身边也是欣慰,拉着黛玉说道:“我知道自己是挺不过去了。一旦我走了以后,你就跟着你琏二哥哥去京里,和外祖母一道过日子吧。”
黛玉听了这话怎不伤心落泪,忙道:“爹爹,女儿没在爹爹面前尽到一点孝心,实在太不该了。”
林如海慈爱的抚摩着她的头:“还说什么尽不尽孝了,我如今还能见到你一面。我就是死了也能瞑目了。”
林如海才说完这话有咳嗽了一阵子。紫鹃和雪雁忙上前帮着捶背。当下丫鬟捧了药来,黛玉亲自捧了跪在榻前喂着自己的父亲。
林如海勉强喝了几口就扭过头去。黛玉忙道:“爹爹有病在身,当然该好好吃药,这药才吃了一半,怎么就不吃了。”
林如海睁开眼睛叹道:“玉儿回来也没歇着,我知道你身体也不好。快下去休息着吧。我也累了。”
黛玉怕父亲烦躁,于是带了紫鹃和雪雁离去。房间依旧还是昔日黛玉在家居住的房子,所有的陈设物品一丝也没变。
黛玉回到房后,只是坐在床上默默流泪。紫鹃在旁边看了又是心酸又是难过。知道此时劝也没用。再说刚才看林如海那样儿也还不知道能拖几天。因此也不多说,便和雪雁两个将从贾府里带来的东西一一拿去放好。
雪雁对紫鹃笑道:“姐姐看我们扬州如何?”
紫鹃笑道:“自古就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话。这里当然好了。”紫鹃和雪雁正在外面晾刚洗出来的衣服。紫鹃环视着这小小的院落,白墙青瓦,院子里种满了菊花。
紫鹃便问:“原来林老爷最爱菊花?”
雪雁笑道:“姐姐不知道,我们老爷常说自己是什么陶,什么陶,什么明的。我也说不上来那个名字。因此一生就钟爱菊花。”
紫鹃笑道:“叫做陶渊明,你连这个都不知道。亏你还跟真林姑娘读过几天书了,真是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雪雁笑道:“好姐姐,雪雁是没什么学问,但姐姐也用不着骂我呀。”
紫鹃道:“你也知道我是在骂你啊。”紫鹃说完,抬头看看碧蓝的天空,突然想起黛玉来,若林如海真的支撑不过去,那么林妹妹就真的成了孤女了,还不她要哭成什么样了。紫鹃正在担心,突然林黛玉开了窗户叫她们:“叫你们晾个东西也晾个半天。若好了还不快进来。”
紫鹃听说只得进屋去,她回头看了看那满院盛开的菊花,突然想起以前在林黛玉的那书架上翻到过一本诗集,诗集上有几句是写菊花的,她清楚的记得叫“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只是记不清楚是谁写的了。
到了晚间的时候,林府准备了丰富的酒菜请京城里坐席。林如海实在挪不动身子,只让管家好好招呼着。黛玉捧了燕窝粥来,亲自喂了林如海。林如海没吃几口。等着外面用好了酒菜便叫人请贾琏来。让一干人等暂时先回避了。
即使林如海不说紫鹃也大略能猜到林如海这是在安排后事,以前看那些红学家的著作,许多人都提到林家的家产来。《红楼梦》里没有明写,紫鹃暗想,光看这林府的气派应该有不少的家当,况且盐政又是一个肥差,就算林如海再怎么清廉也不可能没有油水,因此红楼就给大家留下了一个谜,但如今看去贾琏应该得了不少的好处。紫鹃正想真是便宜了贾家,但她只是一个丫鬟,又不能左右林如海的决定。不过看黛玉整天没什么心思。因此又替她担心起来。
紫鹃正在这里想着,突然有媳妇来找黛玉:“姑娘,老爷有请姑娘。”
黛玉便擦擦眼泪,紫鹃跟了上去。刚到林如海的房里,林如海便让身边的人先退下去了。紫鹃也不例外。紫鹃暗想,这是他们林家的事也管不着她什么。看来林如海对紫鹃的女儿必有一番的交代,紫鹃一个外人也不好插手,便乖乖的回了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