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回 救黛玉暗渡陈仓策(2)(1 / 1)
水溶凝神看着太妃问道:“沁儿的事就没有其他办法了吗?”太妃叹声道:“此事倒还不急,怎么也要等那宫主嫁到了中原再提了。”“倒是你的事,”太妃言道:“那林姑娘对外已是过逝之人,现在皇兄若要与你指婚那宫主,你是毫无推辞的理由的。”水溶赌气说道:“林姑娘当日那是迫不得已,反正忠顺王已倒,林姑娘的冤情又有何不能平的?”太妃冷笑道:“要平也轮不到你来平!你有何身份与那林姑娘讨论平冤?要平,也该是那贾府中人。”水溶被此一问,噎在了原地。愣了半晌,他理直气壮地说道:“今日我见着姑母与林姑娘同时进宫见过太后了,有姑母在,也是一样。”
太妃瞪眼看着水溶,斥责道:“从小,母后因皇兄无子,待你甚为宠溺。自你父王去后,为免你荒废学业,难以用功。蒙皇上恩旨,遍请海上名士,凡至都者,无不下榻北王府,是以寒第高人颇聚。原以为能令你学业长进的同时,多长见识。你以为母后向你提及那黛玉,只是探你口风?只为了留她在宫歇上一晚?”水溶哑口,太妃挽起衣袖来,亲自给水溶斟了一杯暖酒,递与他,说道:“明日的夜宴,你与那宫主的婚事将会公布于众。而那黛玉,是不可能出现在皇兄的庆功宴上的。因为,她的存在,只有你最挂念,她的安危,也只有你最关心。而你只要能出现在那宴会上,就算是完成了她的使命。”
水溶的心已在滴血,他想,是自己的爱害了她吗?现在自己真的只能任人摆布了吗?他不再言语,酒在此刻已变成了水,一杯,两杯,三杯……他只是无意识地举杯,斟酒,再举杯,再斟酒……。北静太妃陪着他,安静地看着他,任由他喝得烂醉如泥。作为他的母亲,她的心也在滴血。但除了是他的母亲,她还是皇帝的姐姐,太后的女儿,她能舍弃谁呢?她只能看着唯一的儿子在酒醉后沉沉睡去,但她却不能沉醉其中。因为对她而言,错过了一次绝不能再错第二次了。
招呼奴才们过来,将水溶搀了回房。太妃不再犹豫,唤人备轿,连夜去了一趟南安王府。当她带着一丝慰藉,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回到北静王府时,天色已蒙蒙亮。不远处的树梢上,挂着一轮玉盘,虽然早已没有了夜晚繁星满空时的月华。只是太妃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在她悄悄到达南安王府之时,水溶也已经换了夜行衣,独自潜入了皇宫内院。
皇宫太后殿,水溶小心翼翼地踏过大殿上的顶梁,猫着腰轻步移至瓦檐边上。虽然自己非常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但毕竟现在是夜晚,而且还是非召入内。弄不好被当成了刺客,那可就大事不妙了。他小心谨慎地听了听周围的动静,确定四下无人后,才施展轻功,飞身而下。水溶快速摸进内殿,目前的当务之急还是要尽快寻到黛玉暂住的房间。凭着一种感觉,水溶轻盈地掠过面前的殿堂楼馆,直接飞向太后的寝宫。听完母妃的分析,水溶更加确定黛玉定是住在祖母的宫中无疑。
当他来到太后寝宫外的回廊时,却从拐角处出来两名手捧食盒的宫女。两人睡眼朦胧地边走边互相埋怨,一个说:“这个林姑娘真是比宫里那些个真正的主子娘娘还娇贵。大半夜的,还惦着吃什么水晶白玉糕。”另一人用手肘碰了一下那个宫女,小声嘀咕道:“你还看不出来吗?哪里是林姑娘要吃,是咱们皇上无事献殷勤,没话找话,非赖在这儿不走。”那个宫女“哧”一声轻笑道:“还真没见过皇上对宫里的哪个主子有这么殷勤呢!我看这个林姑娘,很快就能当上娘娘的。”另一个宫女撇嘴道:“剃头挑子一头热,你不信等着瞧,我看咱们皇上要单相思了。”说着,两人已渐行渐远。
但是水溶却在暗处听得一惊一跳的,好半天回过神来,他更加忙不迭地往前面摸去。出了拐角,前面真的出现光亮。水溶来到窗下,悄悄用手指上的戒指一角在窗纱上一划,一缕光亮透了出来。水溶凑近一看,黛玉依然穿着那身黄色的长裙,只是外面罩着一件粉红色的披风。她侧脸坐于窗子右侧,而圣上则手持一卷书,正在念着上面的诗句。细细听来,竟全是黛玉在大观园中的诗社里所做的诗词。这些诗词,自己何尝不是熟记于心,时时吟咏,如何到了圣上的手上呢?
圣上看了一眼似乎无动于衷的黛玉,略带威胁地说道:“朕知道,你是不是嫌朕老了,大约还恋着年少的王爷公子什么的。北静王水溶是跟朕提过,想封你为妃。但已被朕否决了,自古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朕喜欢上的女人,谁还敢跟朕争不成?你还是死了那份心,从了朕,自然有的是你的好处。”水溶心里一紧,思量黛玉定是早就恼了,只不过看在皇帝的身份上,不愿惹火烧身。
果不其然,黛玉粉面微怒,转过脸来冷言道:“民女何德何才,敢与皇上的后宫娘娘们争锋?民女不懂君臣之道,道义何在。但民女亦听说过春秋五霸之楚庄王绝缨释良将的典故。楚庄王尚且不为一女坐人罪过,使人笑戏其轻贤好色之耻。吾皇乃开明贤君,岂能不如那先世圣贤之君?”
题外话:楚庄王绝缨释良将的典故是说,春秋时楚国的庄王曾大宴群臣于寝殿,有美人奉侍。偶然风吹烛灭,有一人从暗中牵美人之衣袖,美人恼,扯断其系冠的缨索,诉于庄王,要治其罪。庄王想道:“酒后失态,人之常情。我岂为一女而坐人罪过,使人笑戏,轻贤好色,岂不可耻!”于是出令曰:“今日饮酒甚乐,在坐不绝缨者不欢。”至烛至,满座的冠缨尽解,竟不知调戏美人的是哪一个。后来,晋楚交战,庄王为晋兵所困,忽有一将杀入重围,救出庄王。庄王得脱,问:“救我者何人?”那将俯伏在地,道:“臣乃昔日绝缨之人也。蒙吾王隐蔽,不加罪责,臣今愿以死报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