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回 迂曲折山重水复深(2)(1 / 1)
太后道:“她如今可是南安王妃之女,名唤黛玉呀?”水溶惊讶地看着太后,问道:“祖母如何知道她叫黛玉?”太后抚着水溶的手背,说道:“哼!你这些个小伎俩,还想给祖母来个木已成舟不成?”水溶虽不清楚太后如何知道黛玉,但眼见太后说话的神色并不生气,忙趁热打铁言道:“是呀!就是这位林姑娘!溶儿今生今世,非林姑娘不娶了!”太后微微一笑,言道:“听听!软的不行,又来硬的?溶儿呀溶儿,祖母看你跟那皇帝舅舅,都是一个德性!认死理的主儿!”
水溶蹭到太后身侧,软言说道:“祖母,林姑娘性情温婉,又是个极孝顺的女子。才貌出众,又不恃宠而骄。她的一颦一笑,都早已刻在了我的心里,谁也抹不去了。溶儿肯请祖母成全,将林姑娘许配与我。”太后若有所思地看着水溶,良久方才问道:“但祖母可是听说,此女从小多病,恐不是一个福寿双全之人。”水溶笑道:“溶儿有信心,能让妹妹身子越来越好。我们还会让祖母抱上曾孙孙的。”
太后的眼中浮现一丝温暖,她释然笑道:“溶儿既已发下此等宏愿,祖母定会帮你了了此心愿。但是,你也要答应祖母一个条件。”水溶迫不及待地扯着太后的手腕,问道:“只要祖母能为溶儿娶玉妹妹为妻,什么条件我都答应!”太后说道:“你可以娶黛玉为妻,也可以宠她,爱她。但是,她不能作你的正妃。”水溶疑惑地看着正对自己讲话的太后,半晌没有说
出话来。太后接着说道:“番国国王的使节已亲自送王妹淑英宫主抵京,她可是指命点姓非你不嫁的。”
水溶的脑海里立即浮现出一位娇小玲珑的少女倩影。那还是在刚刚到达北疆的头一晚,番王领着众位王公大臣前来与自己商讨军情,顺便为我军接风。那一晚的篝火夜宴之上,淑英宫主特地献上了自己的民族独舞。她长袖轻风的舞姿,娇俏可人的容颜,都令在座的男人们兴奋不已。但一整夜,她那勾魂的目光都锁在了水溶的身上。水溶不是傻子,他感觉到了。但他却无法坦然接受,所以只能躲避。那些个不眠之夜,虽然他婉拒了番王为他与宫主准备的豪华营帐,但他却不能在此战时给宫主及番王下不了台。于是每到夜晚,他不是躲在营帐里看书,便是拉着神武将军商议军情。如此纠结了七日,第八日天不亮,水溶便率队去了前线。直到返京前,他都尽量避免再与那位淑英宫主有任何可能见面的机会。没想到,躲不了的,终于还是没躲开。
太后视若无睹地拍拍水溶的肩膀,笑道:“这个外番女子竟也是个情痴,她竟然对她王兄说,此生也是非你不嫁。而且此番匆忙入京,竟是追随你而来的。皇帝一定正愁如何与你说起此事呢?没想到你竟然主动提及指婚。”水溶脸色一变,沉声说道:“祖母,其它什么溶儿都可以答应,只有此事不可以。别说是让玉妹妹只作侧妃,即便是让妹妹为正,她为侧,水溶也是定不答应的!我想要的是一生一世只与玉儿在一起,不希望还有其他人来打扰我俩的生活。”
太后听了,竟然也没有生气。她径直走至玉脂花瓶前,整理起里面的花束。水溶心已凉了大半,他踯躅地站在那儿,沉默了半晌,终于轻声言道:“既然令祖母为难了,那溶儿先行告退。”太后不慌不忙言道:“既来了,则安之。祖母虽说不是你的玉妹妹,但毕竟也是你的长辈,多留在这儿陪陪祖母,不行吗?”水溶道:“溶儿留下陪祖母就是。”太后像个小孩一般,脸上的不快一扫而光,她高兴地从宫女手中接过了花翦,细细修枝翦叶。水溶站在太后身后,心却早已飞到了南安王府,那一方净室之中。
正在此时,却听有太监禀道:“南安王妃与林姑娘到。”水溶愣在那儿,以为是自己耳朵听错了。还是南安王妃与林黛玉同时进来,向太后请安时,他方才醒过来。太后将手中花翦递到旁边的宫女手中,笑盈盈地转身过来,目光直接便落在了王妃身旁的黛玉身上。黛玉今日穿了一身鹅黄色的斜襟菊花丝绣长裙,脖颈处戴了一个足金镶璎珞的长命锁。除此以外,便只有手腕处的青石玉镯,还有头发上唯一的一支梅花宝石簪。看得出来,玉妹妹不好奢华,她的装扮与她的品性一样,卓而不群。
太后微笑着眼中露出几许赞赏,不是因为黛玉的绝世容颜,而是她那含而不露的矜持,沉稳而低调的话语,令她的气质浑然天成,清新素雅。水溶惊喜地望着不远处的黛玉,刚想开口叫她,张开的嘴不由又闭上了。自己原以为可以垂手可得的幸福,现在虽然近前眼前,但却又似乎远在天边,那么遥不可及。黛玉一进殿,便瞥见了那抹白色的身影。她心里莫来由地狂跳不已,只能慌乱中忙用手轻抚了一下胸口。但就是不经意的那一个细微的动作,仍然落入了水溶牵挂的眼神中。他已跨出了脚,已伸出了一只手,但最终还是在太后与南安王妃爽朗的笑声中,两人俱收回了神思。
太后一手挽住南安王妃,一手牵住黛玉,领着二人坐到自己的软榻上。太后慈祥地望着黛玉笑道:“林姑娘芳龄几何?”黛玉道:“十六了。”南安王妃笑道:“听闻太后召见,玉丫头非说我在哄她呢。”太后看着羞怯的黛玉笑道:“如此可人疼的孩子,难怪招人喜欢。”转而,太后瞟了一眼水溶,对黛玉笑道:“林姑娘天资聪颖,可知本宫召你母女进宫为何?”黛玉抬眼看了一下南安王妃,见她并未示意,便轻声回道:“民女不敢枉测太后之意,太后有教诲,民女听着即是。”
太后宛尔一笑,颔首言道:“是个聪明的孩子,本宫就喜欢和聪明的人说话。南安王妃,我打算留你女儿在宫里陪我两日,舍得吗?”南安王妃狐疑地看了一眼水溶,强装笑脸回道:“太后喜欢玉儿,臣妇高兴还来不及呢。只是玉儿毕竟生在民间,不懂规矩,惹得太后生气就是罪过了。”太后置若罔闻,转而笑对黛玉言道:“你可愿意?”黛玉心知太后既出此言,必有意图。只是如今不知其是否为善意,且水溶的神色异常,自己更需小心对待才是。想到这里,黛玉笑道:“民女谢太后恩宠。”恭敬谢完礼,转而对南安王妃说道:“母妃不必担心,玉儿在太后身边聆听教诲,自然增长见识。母妃该为女儿高兴才是。”
题外话:脂胭在想,是不是真的应该开新文了。下一篇,还是红楼的,大家还会支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