诔晴雯之黛玉分身(1 / 1)
对于这篇感言,我想还是以一个读者的留言作为开头,
“一千个人看红楼,就有一千个看法的!”其实现代人读红楼,已经很难站在原著作者的立场去看待他笔下的红楼人物。
因为时代变了,社会基础变了,红楼梦的梦境根本也不复存在了。但,无论只是因为喜欢红楼梦,或者仅仅只是喜欢其中的一个女儿,我们也很想去探寻红楼梦里那一部分未了的心结。
为什么一开始就提到,我续的红楼第一卷,会依据脂砚斋的部分评语来写。
正是因为我心中的许多红楼情结,或多或少都在评语里找到了线索,甚至答案。
红楼梦里,第八回
“宝玉此时与宝钗就近,只闻一阵阵凉森森甜甜的幽香,”此处有一条评语,
“这方是花香袭人正意”。同样在第八回,因宝玉的奶母李嫫嫫吃了宝玉留给晴雯的一碟子豆腐皮的包子一节。
也有这样一段评语
“与后文袭卿之酥酪遥遥一对,足见晴卿不及袭卿远矣。余谓晴有林风,袭乃钗副,真真不错。”最后第七十九回,宝玉以《芙蓉诔》祭晴雯一节,文中更是清楚有过这样一段评语,
“一篇诔文总因此二句而有。又当知虽诔晴雯,实诔黛玉也。”我专门摘录以上评语于此,只是想说明,原著作者对文中的主角皆有一主几身之幻影。
至少非常明确的可以知道,袭人是宝钗的分身,而晴雯则为黛玉的分身。
想那晴雯虽自恃貌美不免娇纵放肆了些,但就像红楼梦中的众多副册、又副册中的女儿们一样,她喜欢宝玉原也无可厚非。
她会为了宝玉与袭人话中的不慎言语而使小性子,发脾气,这不正是情感懵懂中的少男少女最容易产生的情感吗?
但,晴雯却并没有私情密意勾引过宝玉,反而是与宝玉有过云雨情的袭人,上王夫人那里去说什么
“如今二爷也大了,里头姑娘们也大了,……到底是男女之分,……但后来二爷一生的声名、品行岂不完了?”等语。
且文中也有明示,宝玉对袭人并非袭人自以为的那样非她不可,宝玉送旧帕子与黛玉那回,便是先设法支开了袭人,然后专命晴雯送去。
此种情形文中多处提到。最直接的评语来自于晴雯将死那节,与宝玉话别之时,
“晴雯又哭道:‘回去他们看见要问,不必撒谎,就说是我的。既担了虚名,率性如此,也不过……’在此句后,评语清楚写到:晴雯此举胜袭人多矣。真一字一哭也,又何必鱼水相得而后情哉?叹叹!好一句
“何必鱼水相得而后情哉?”想那袭人虽对宝玉尽职尽责,但也仅是忠仆而已。
与宝玉有过肌肤之亲后,她方才视宝玉与其它侍奉过的主子不同,她才开始耍心机要为自己的将来谋划。
其实,我并不想鞭笞袭人,就像前面说晴雯的儿女性情一样,她也可以喜欢宝玉。
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最起码的道理,我却是记得的。我不否认自己喜欢晴雯,就像也喜欢总想着攀高枝的探春一样。
因为有了她们,林妹妹的以兰为心,以玉为骨,以莲为舌,以冰为神,才能绝倒天下之裙钗矣!
这也正是红楼梦能打动这么多古人、今人的不同所在——它将红楼梦中的每一个女儿都写得活灵活现,都各有各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