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第 15 章(1 / 1)
“今后我一定要做到记住应该记住的东西,忘记本该忘记的!”我下定决心说。
“你说的倒是很有哲理。”他赞赏的笑着说:“可惜你常常是忘记应该记住的,记得本该忘记的!”
-------------------------------------------------------
很久没有这样,早晨睁开眼睛,等了很久都没有听到扰人的火车轰鸣声。我看着雪白的天花板发呆,昨天晚上睡觉之前计划的行程,现在一点都不像遵守,就想一个人赖在床上不想起来。
电话没有开机,我从枕头底下翻出手机,按下开机键。手机刚刚待机,就听见铃声响起。我有点烦躁的看了看号码,整个人都愣住了,都快自动挂机的时候,我才赶紧按下通话键,他的声音从那头传过来。
“苗蕙?”他还是习惯的连名带姓的叫我的名字。
“是的!……你好!”我有点结巴,他肯定知道我现在的不知所措。
“什么时候变得这样客气了?”他笑着,我听着有点刺耳,“在干什么呢?”
“啊?……在上班呢!”我结巴的说。
“是吗?”他那头的声音更加觉得刺耳,“还在原来那个单位吗?”
“当然!”我不假思索的赶紧回答。
“那你下楼来,我就在你们公司的楼下!”他笑着说。
“……我……你到W市来了?”我惊吓的问道:“你来干什么?”
“我正好有个会在这里召开,爸爸说你好久没有打电话回家了,让我来看看你!”
“我爸爸他真是多事……才和他联系了的,怎么生着话说呢?”我对着电话发牢骚。
“我现在在你公司楼下,你下来吧!”他斩钉截铁的语气很让我受不了。
“我今天休息!”我赶紧辟谣。
“这么巧?苗蕙,告诉我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他语气凝重,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让我不禁打了一个寒颤。
“我被下放到工地了!”我只有说实话。
“你现在在工地?”他语气加重。
“没有,我现在在宿舍呢!我今天休假!”我赶紧回答。
“好,下午晚饭时间我过来找你!”他挂断电话,还是依旧没有等我回答就做决定。
汪智永,我的不同父、不同母的哥哥。自从爸爸带着我来到C市,和他妈妈组成家庭以后,我便一直和他在一个屋檐下生活,直到我们上大学才分开。他真的是那种人见人爱的小孩,从小成绩优秀,总是挡在我面前,像一座高山一样难以逾越。而且最要命的是他还继承了我爸爸的事业,成为了一名医生。我当年填志愿的时候,除了医学院,什么学校都愿意选择。也许是我的运气真的很好,高考分数低空飞行,越过了一本线,没有办法被计算机等热门专业录取,被强制调剂到了土木工程专业。爸爸当时掩饰不住的失望,让我觉得心里有种莫名的舒畅,但是紧接着汪智永的一句安慰的话语,却让我爸爸紧锁的眉头稍稍舒展了起来:“这个专业和医生有相似之处,都是越老越值钱!”
当然,方润琪也这样表述过我们的职业,他就是这样夸老周主任的:“现场经验是宝!所以老工程师是镇宅之宝!”
无事不登三宝殿,我知道汪智永如果没有事情,是永远也不会想见到我的!我挫败的将头埋在枕头里面,尽力屏住呼吸,想让不自觉冒出来的回忆因为大脑缺氧而停止。但是很遗憾,我没有办法,还是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回忆还是如洪水过闸一般,汹涌的朝我扑面而来……
我从来没有把他当成我的哥哥,最初只是当他是对手,一个生活上、学习上的对手。我害怕他的乖巧,害怕他的聪明,害怕他任何事情都完成的比我完美,这样,他就能将我仅有的一点东西都夺走——我的爸爸的爱和关注。可惜我永远都没有办法胜利,他永远那样优秀,就像已经站在绝壁上,我只是站在半山腰,而根本没有上山的路可以走。
他对我很好,我一直都知道。他温柔的对待我的不羁和叛逆。我习惯用恶意来理解他的善良,面对他失望的眼神,我觉得自己有种变态的快乐。
但是大学毕业那年,他带着女友回家,我看着曾今专属于我的温柔,被别的陌生女人占据,那种无来由的酸涩和怒火,吞没了仅剩的一点良知。
就像很多任性的小孩一样,即使不喜欢那个玩具,但是突然有天发现,原来这个自己不要的玩具,居然会成为别的孩子的宝贝的时候,那种极度的占有欲,让我从不知所措到近乎疯狂。
我几乎很少回忆那个晚上,因为自己都觉得自己是极其丑陋的。我就像琼瑶剧中的邪恶的女二号一样,用卑鄙的手段,在制造迷乱的气氛下,亲吻酒醉的哥哥,然后“正好”让赶到现场的女一号遇到。然后还卑鄙的说,我从来不认为他是我哥哥,我爱他胜过自己的生命。
可是和电视剧的情节一样的是,我并没有如愿以偿的将自以为是自己的东西留下来。但是事实和电视情节不符合的,经历了误会万千的两个人,终于还是没有经受住考验,各分东西了——至少现在我从爸爸的只言片语中了解到,他还是孑然一身——和我一样。
虽然我一再的对自己强调,他对于我而言,就是鸡肋一般的人物。但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能够从眼角流下的眼泪,知道原来他真的曾经是我心底最温柔的那部分。在我的生命中,有很多的东西是没有留住的。懂事之前,我失去的东西,我只能哭泣,只能被动的接受,但是从失去他开始,我知道,即使我再努力,不是自己的,永远都不会是自己的!我知道这种沧桑的心态,也许有的人需要花费大半辈子才能参透,但是我却在人生最美好的花季年华,开始了这样消极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