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 记(1 / 1)
终于写完了故事的最后一页,本应该高兴兴奋才是,可不知怎的,心头却笼着一抹挥之不去的淡淡的哀愁。虽然我为故事安排了一个圆满的结局,但那种沉甸甸的心情仍旧难以排遣。
中国人相信缘份,相信有前因必有后果。似乎上天在冥冥之中已经注定了一切。我很喜欢这种神秘而浪漫的感觉,因此在我的小说中有了一种“缘定三生”的“宿命论”。
吴少阳和吴元济确为父子,历史上也确有其人。“淮西之乱”更是一段真实的史实。将爱情和一场政治阴谋联系在一起,这就注定了故事本身的悲剧性。在我塑造的人物中,最喜欢的当属小怜。她的一生崎岖坎坷,令人怜惜。而她那份对爱情的痴狂,更是令人感动不已。一句“不敢与君绝”表达了对爱情的忠贞不渝。一曲《广陵散》更是表达出对生的渴求,对未来充满无限寄希。然而命运的不公使“不敢与君绝”变成“不得不与君绝”。《广陵散》也最终成了绝唱。呜呼哀哉,可悲可叹!小怜自从无意中卷入那场种植纷争,就注定了她充满悲剧色彩的一生。她想同命运抗争,而萧剑平懦弱的性格使得她的抗争显得如此苍白无力,不堪一击。最终她成为了政治的殉葬品和爱情的牺牲品,这无疑是最大的悲哀!
萧剑平是个典型的中国古代书生。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他不得不循规蹈矩地活着。虽然他也向往至死不渝的爱情,但在生死关头,他抛不开孝字为先,抛不开三纲五常,不敢做个不孝子孙,更不敢轰轰烈烈地爱一场。在痛苦和无奈中,他选择了做孝子,从而葬送了小怜的性命。如果说吴元济是杀死小怜的刽子手,那么萧剑平无疑是真凶。他的懦弱和对爱情的背叛无情地扼杀了小怜所有的希望,使她含恨而亡,抱憾千年。“哀,莫大于心死。”小怜的心死正因剑平的失约。如果在她倒下的那一刻,剑平能守在她的身旁,或许她的嘴角上会露出一丝微笑,或许她的脸上不见了那道泪痕。总之她会瞑目于九泉之下的。面对封建礼教,萧剑平也曾做出过“抱牌位成亲”的壮举。但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罪名下,他又不得不纳个小妾来继承香火。从而背叛了自己“永不纳妾”的誓言。在孤独与凄惶中,萧剑平结束了他无奈的一生。这一切不知究竟是谁造成。
惠仙是小怜一生不幸的目击者和见证人。也正是因为这个特殊的身份,使得她失去了自我,终生活在小怜的影子里,成为萧剑平和小怜爱情悲剧的活祭品。但老天是公平的,她在来生终于得到了一份真爱。与小怜相比,她又似乎幸运了许多。
故事虽然感人,但可惜作者笔拙,未能将人物的心理,动作描绘得细腻生动,栩栩如生。这就要劳烦各位读者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去弥补这一缺憾。希望拙作能像一杯清茶,清清的,淡淡的,带给您一丝感动。博君一席泪,是我最大的满足。
美汐
于隐逸山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