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工作美(1 / 1)
接下来,陈嘉就陪着应晓晓上了几次班。比如她去电视台办事儿的时候,陈嘉就在门口等她,她办完了事儿就和他吃中饭。
这天,应晓晓又寻了个由头说要去电台拿新的栏目安排,其实这些东西在公司收个传真就行了,她跑一趟无非是一早约了陈嘉,两个人一起到电台门口,陈嘉就在附近的麦当劳坐着等她,她不一会儿就回来了。
手里捧了一大堆东西。跟陈嘉说:“今天算是赶着了,本来没事儿,偏偏遇上上次那个药批没过的广告出了新的版本,我下午得去北影翻贝特带。这会儿还得把版本合同都签了,怕你等急了,我都拿出来签了。”
陈嘉半懂不懂的,看着她翻着合同细细的看,其实也没什么,这些都是定好了的模式,不过是审视一下名称之类的有没有写错。
应晓晓终于还是配了眼镜,偶尔看电脑写字的时候戴戴。现在陈嘉看她戴个眼镜,一本正经的签着字。匆匆扒过几口午饭,一边给公司打过电话,一边赶着去翻带子。因那里的人不是一个公司的也不会多问,所以应晓晓索性带了陈嘉进去,陈嘉看她在一旁对着一个十五秒的短片,找批号,找名称,一帧一帧的看。
陈嘉打认识她,除了她看小说时的专注,就从没见过她认真时的神态。尤其现在这种工作美,因他的距离感,不了解感,而加倍的产生了。
到了暑假结束,陈嘉明知道不过还有一年罢了,可是就是不舍的走,这种依依惜别比去年倒又强了许多。
临走的时候,呼噜着应晓晓的头发说:“还是留长吧。好看。”
应晓晓:“是打算留长呢,留了好几年的短发,都腻了。”
陈嘉想的是不知道从哪儿看来的一句话“长发为君留”。现在他让应晓晓留长头发,那么应晓晓即将长长的头发就算是为他而留了吧。
应晓晓现在也不怎么用纸写信了,常常在公司给陈嘉发个邮件代替当初的鸿雁传书。
她当时正受一些文章的影响,写信喜欢三五行,不着边际,透着点惆怅莫名,荡气回肠。比如那种“走在午后的街头,太阳晒的我微微的出汗,我脱下外衣,在街边茫然的想到你”。
于是应晓晓的信往往是这样的“昨天这边下雨了,下班后我在车站等了好久的车,后来索性走回家,路过咱们上次吃烤串的小店,忍不住进去买了两串,依然美味。”
偏偏陈嘉不欣赏,回信说:“你太懒了,发邮件也就算了,还那么短,一句都不提想我。”
应晓晓想,这还不算想他吗?非要写很想你,真想你,太想你了吗?问题是他也没有这样写给她啊。
她不知道,朱茉同学至今还在用雪白的信纸用她圆圆胖胖稚气的笔迹给陈嘉写信,内容正是“陈哥哥,你什么时候才回来,我真想你啊。”
渐渐的,应晓晓连邮件都减免了。陈嘉也不提了。
秋天的时候,王贝贝终于给应晓晓拍成功了一套照片,其中有一张她们俩个都特别喜欢,应晓晓站在银杏树下,脚下都是银杏树的叶子,她在长街上站着,扭头回来看贝贝,头发被秋风吹得凌乱,有一缕挡在额前,背景虚化的很好,满地叶影只是一片昏黄。
这张照片一洗出来,王贝贝就放了张十寸的送给应晓晓。
照片拿到公司,受到一片赞扬,做后期的小刘大为赞赏,直说构图也好,人的神态抓的也好,有一种秋季落寞萧索的妩媚。他也是个业余摄影爱好者,非要应晓晓介绍王贝贝给他认识,以后一道出去拍照玩儿。
应晓晓又去印了一张七寸的给陈嘉寄过去,想这下他该满意了吧。谁知道陈嘉回信说“什么照片啊?照的人这么颓废,头发还乱七八糟的。”
……应晓晓不知道陈嘉现在为什么这么别扭。
陈嘉是觉得应晓晓的一切都显得离他那么远,无论她写的信中流露的意态还是相片中的神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