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相见不如不见(1 / 1)
葛尔丹叛乱,边疆告急。费扬古疾病缠身,不能上阵。我阿玛带兵应敌,却连吃几个败仗,虽未伤元气,却也军心动摇。一时朝廷间,愁云密布,弹劾的奏折如雪片般的涌入养心殿。
在裕王爷那里,也能见到一些官员,看来和八阿哥的私交都不错。
有时候,谈论起朝廷局势来,血都涌到了脖子上,如鸡冠般腥红,有几个头上血管爆出,让人有拿针去刺一下的冲动。按他们的慷慨陈词,葛尔丹是明就要打到北京城来了,就要洗劫中原了。凡是意见相左的,汉奸,走狗,奸细,这些大帽子都批发生产的往上扣。
我看他们爱国情怀势不可档,总以为出了王府就该热血沸腾去投笔从戎了。只可惜,爱国更爱家,他们统统家业难舍,过几天还是聚拢在裕王府这方寸之地驰骋壮志.
十四大婚后一个月,老康封他为大将军王,一时间朝廷之中议论纷起,正反双方搬开揉碎的争辩好与不好。每年给他们这么多俸禄,好吃好喝,所以站着几个时辰,不吃不喝也精神抖擞。
自从那回提亲后,我就没再见过十四,但是从姑姑和十三的闲谈中知道他快要出征了。自从大草原上那晚起,我知道他一直盼望着今天。就算不说,我也知道,十四虽不喜欢做诗,却最喜欢李白的那句“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独自一人时,站在窗前看着墙上撒满夕阳的乌瓦,被窗棱咬碎的阳光落在脸上,温柔的如同很久以前他看我时那样。我还能回忆那双如同夜晚的眼睛,和眼睛里的自己。有时不禁会自嘲,天上当然有很多星星,我却傻的以为只有一个月亮。
十四出征前,终于想到了世界上还有一个他求婚未果的若非,来找我告别。他说,樱花已经开了,要带我去看。虽然太阳快落山了,不过四师傅却爽快的放行。这么多天来,第一次出门没有那个小跟班,可见十四的面子比裕王爷要大的多了。
成片的樱树就在他书房后面,烂漫的花朵花瓣层层叠叠,让人应接不暇,妩媚的让人窒息。微风拂过,漫天花瓣轻盈飘舞,最后落入泥土,却不沾染丝毫尘埃。我伸出手来,看见手心停留着细细的花瓣,多是浅浅的粉色,却有说不尽的哀婉。
“等我回来,带你去江南,那里也有樱花。”
还有以后吗?我低下头,看着手中的花瓣轻轻的滑下。
突然想起很久前的一首诗,时日虽久,此刻却分外清晰起来,不由轻声念出来:
“樱花飞逝,风卷残月.所谓伊人,何去何从. ”
“好好的看花,怎么这么凄凉。”十四不满起来“我看是读纳兰的词给读坏了,以前咱们学李白的多好啊。两龙争斗时,天地动风云。酒酣舞长剑,仓卒解汉纷。”
这家伙怎么知道我最近在学纳兰?转念一想,大概八阿哥和他说的。真是冤枉,是老八选的教材,又不是我选的,读坏也是老八的责任。
樱花的花瓣还在纷纷落下,拂上我们的脸庞,软软的触摸着肌肤,顺着衣襟温柔的滑落。
暮色渐渐的浓重起来,笼罩了彼此的身影,我渐渐的看不见十四袖口的鱼龙花纹。只是谁也没有开口说话,觉得这样的静默再多一点时间才好.
他转过身去,和我并肩看着远处无尽黑暗:”明天我就出征,可能要很久才回来“
他终于要开始自己的路程了,完颜格格的父亲是蒙古王爷,一定能维护周全。我的嘴角尽力往上抿起,只是眼睛有些模糊。
在泪水涌出以前,我急忙低下头:“明我不去了,就在这里分手吧。”
这时来了个小厮,打了千:“八阿哥来看爷了”
“八阿哥来了,你让门房套马车送我就成了。”
十四点了点头,转身就离开了。他慢慢的越行越远,都没有回头,走的那么毅然决然,让我心里有点恨起来。
也好,既然没有结果,何必欲放不放,做些缠绵撩人的姿态,误人误己。我们从小一起长大,知道彼此生平最看不起这些。
十四府上的小厮要套马车送我,被我摇手拒绝了。
外面冰冷的空气打在脸上,让人感到适意。我昏沉沉的走了很多路,只觉得全身都有点麻木,好象什么都记不起来了。惟独笑的十四,恼的十四,怒的十四,气人的十四,无数的身影都在心头不停的聚拢,我痛的揪住住心口,哪里来这么多十四,多的都快盛不下了,多的心都快要爆炸了。
“相见不如不见”不知从哪里看的这句话,如刀片般划过心头,硬生生的劈成了两半,那些十四都消失了,只留下无法言表的痛楚。
我木然的把这句话翻来覆去的喃喃自语,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不受控制。我开始大笑着重复,却感到无比的绝望,心苦的好象在中药里煎熬一样,人在火盆里烧灼一样,浑身滚烫,但是又感到全身冰凉,脸上都是水,眼睛里什么都看不见了。
有人站在我身边,撑着伞。我无意识的转过头去,眼神空洞无物,所有的喜怒哀乐都被十四带走了,只觉得从此以后没有什么可在乎的,没有什么可以留恋的了。
那人过来牵我的手,风雨中,我听见自己的狂笑,笑的无法自制。这人要带我去哪里?
那人靠近我,想对我说什么,那些话都变成了无意义的字符在耳边划过。我用劲全身的力量抓住他的手腕,大声的笑,一字一顿的道:“你知道吗?相见不如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