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人生何处不相逢(初改)(1 / 1)
十三和十四已经熟练的请安了,我反映慢了一步,以至于破坏了请安声的整体性,这点也挺遗憾的,以后还是要注意和大多数人的步调保持一致.
请安以后,我的头仍旧底着,但愿四贝勒在外人面前别注意我,别挑我的碴才好.我也有自知之明,这毛笔字是也是见不得人的,注意的人越少越好.
不过四贝勒的想法显然和群众的不统一,他还把我隆重推出介绍给那位皇叔:"这是内人的侄女".
我只能扯出一个笑容来,打算抬头向皇叔致意:"啊,怎么是你?"我张大了嘴巴,都诧异的合不拢.
"大胆,越来越没规矩了"四贝勒一呵斥,我的膝盖又软了.大概这样非常非常不和规矩吧,不知道会不会被罚.
不过古人怎么说来着,人生何处不相逢啊,我居然遇见那位曾经冒充我叔叔的老伯.虽说当时感觉是忘年交,不过现在看来彼此身份有巨大的差异,大家是什么交都没了.
这个皇叔不愧比我多活几十年,看到我,他就没有如同那种见到鬼似的表情,依旧非常镇定.
我低头,用手指扒着石缝,一边想:也好,如果老伯经不起变故,猛然间心脏病发作,那我启不是要被砍头了.
皇叔漫漫的度步到我的书法前:"起来吧,不知者不罪,再说也没什么大事."
的确如此.何况,我还在您老人家一不是天皇贵族,二不是貌赛潘安的情况下,喝了陈年茅台,反过来说这才是天大的人情.知道你是皇叔,再请你吃饭那是阿谀奉承.而我一不贪财二不好色,简直就是清朝版的孟尝君.
皇叔拿起我的书法仔细的看着,虽面无表情,我却羞愤难当.转头看见十四那拼命忍笑的表情,真是人生奇耻,猛然间有杀人灭口的心.第一个要灭的就是这小子.
"临的是董其昌的字?"
"是"四贝勒恭谨的回答.
真是好眼力,从我那几个跳舞的字里居然能看到董老先生的风采,实在是厉害.
"你们兄弟都跟着皇上临董其昌的,不过女孩子家还是临赵孟頫\的比较好,更秀美些.我那里有些赵孟頫\的字帖,下次可以来看看."
"还不快谢谢皇爷"
"谢谢皇爷"其实临哪家我都无所谓,不临才好呢.否则不论是哪家,都还是要拼命写啊写,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如果赵先生的字草得象鬼画符那样,才叫刚出狼窝又进虎口呢.
后面四贝勒开始把他收藏的《景福殿赋》拿出来示众,连十四那个小不点都在摇头晃脑附庸风雅的赞叹,只有我觉得宁可用这副字换一碗浓浓的牛肉汤,最好要熬的和奶汁那样白,然后上面撒一把绿绿的香菜.
大伙散了,十三才告诉我,皇爷是裕亲王,老康的哥哥,平时颇得圣上倚重.看来老康也算是兄弟情深了,怎么倒给自己的儿子安排了个这么狠心的主,难不成老康活着的时候,四贝勒特别兄友弟恭,以至于他阴沟里翻了船,迷了眼??
德妃生辰以后,我和十三的关系亲近了很多.四贝勒也不是经常在书房,他不在的时候,就相当于课间休息,方便他的弟子增进同窗之谊.
过了几天,我还是由十三阿哥领着踏入了裕亲王府,去观摩赵孟頫\的书法,看上去和老董的字也没啥大区别,反正都是难练的主,唯一的幸运是不是草书.裕亲王在自己府里对我们这些小辈还是很和蔼可亲的,对我也甚好,还说要教我书法.
在四贝勒府里,轻易是不能出门,但是有了裕亲王这颗福星,什么时候出去都不成问题,于是我练书法的热情也就高涨起来.只深为痛恨不能每天都去,为什么不能直接穿越到他们家呢.
出门也不是每次都去裕王府,我还和十三一起微服私巡了几次,女扮男装也越来越顺手了,有时候还客串小厮,丫鬟的角色,不比当格格逊色.或许我有全方位的表演天才,只是在没有伯乐??
至于我的书法,写的再糟糕,四贝勒也不再苛责.毕竟打狗还要看主人,我现在好歹也算是贤王的半个徒弟,徒弟不好,师傅也要有责任的.
喝水不望掘井人,虽然和裕王爷他老人家不是天天见面,我还是非常非常感恩他带给我的新天地.
何况他对我的书法检查也没象四贝勒那么严格,写的不好,也多是和风细雨的说几句,让我回去重写.后来我发现老王爷居然也在学西洋的几何,怪不得老康非常倚重这位哥哥,他们兄弟俩的与时俱进,还是很值得我们后人学习的.裕王爷看我喜欢几何,估计他老人家一个人做题也非常无聊,于是就开始做我的数学老师,还叫我一起上课.
虽然几何忘记了差不多了,古代和现代的也有区别,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强,我还是紧赶慢赶的跟上了他老人家的步伐.不管怎么说,做数学题总比练书法强.也见到从法国来的一些传教士,听听他们说些异国风情,日子也过的挺快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