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1 / 1)
两天后,接二连三的旨意送达各地——
辽东地新设安东都护府,由连升两级的司徒湜出任副都护、实际掌握全部兵马及各部落番王。
军功卓著的西南大将军司徒爵出任新设的戎州都护府都护,辖制二十个番地州及四十个下州。
而即将与大军一同回京的李群逸执掌京畿驻军及禁城羽卫,可说是兵权与实权兼有的大将军。
最是出人意料的是,突厥王的女婿、吐蕃王与吐谷浑王的妻舅,弱冠之龄甚至尚未结婚成人的少年霍王,将在丧礼之后立刻率领两万新兵赶赴北大营屯边戍守,保卫整个帝国的西北和北部边疆!
虽然满朝上下对这样的重大势力调整议论纷纷,但各省高官大多很是赞同,催着部下有司们誊写、发送大批的命令,调度周转井井有条。
有人说司徒家族终于像个后族了,可司徒皇后的亲族中也只有两位军功显而易见的成员扶摇直上,其他人连有官职的都屈指可数,着实让人指责不起来。而另外一些人则紧紧盯着后宫:皇帝年纪并不老,却只三名幼龄皇子,稚嫩得令人担心皇位的继承问题,且最重要的是他们的母亲都是嫔、而舅族不是被流放就是始终未得势。至于皇帝的兄弟们,最出色的襄王夫妻都被无情打压,少年的霍王则被发至边疆、又得娶个胡女为王妃。
情势暧昧不明。
婉儿可谓与皇帝“相处”时间最多的女子,也只有她最清楚,打发掉朝臣和无聊的礼仪事务之后,壮年之龄的皇帝经常对着一丛丛各色花儿长时间地发呆、犯傻——实在、实在不像个帝王。
“高爱卿,”爱卿之称谓如今经常挂在皇帝嘴巴上,因为他总是笑话婉儿越来越像个大臣而不是女人。“你看,这丛紫牡丹旁边却是一株白杜鹃……居然也相得益彰。”
是宫人没注意花卉的搭配吧!婉儿知道皇帝在自言自语,完全无意问她这样愚蠢的问题,因此只低头垂手恭立一旁。
“高爱卿,你看,这两丛花,像不像两个人?”
“微臣以为正像皇后与长公主。”
皇帝轻轻地笑起来,双手合于背后,转头看向婉儿——的发髻。“这么多人,不论男女,只有你是一点就明白。”
“陛下是否用些膳?御膳房这几日专为陛下做了清淡膳点,不正好应着这洁傲的白杜鹃。”问题是皇帝一直不大吃东西,急坏了上上下下百来口人,大家最怕胃口不好、精神不佳、脾气也不妙的皇帝突然发起雷霆连,连求情的机会都找不到。
“你是为朕忧虑,还是你也饿了?”
皇帝也略弯腰,好生体贴地轻声问她,几乎将婉儿活活吓死!她脱口而出道——
“微臣正在斋戒,一日四顿素食淡饮,因此不饿。倒是陛下这三天进食甚少,还不及以前的一顿——”
“好了好了,所以你们在朕的饮水里放了药汤。”
“陛下——”
婉儿正要跪倒求饶,却被皇帝提住了胳臂。“行了,朕每日看人磕头下跪早就看够了……你去,让他们送些清淡的素食来。嗯,那些信佛之人念经时都茹素,是吗?朕不会念经文,那就食一回素吧!”
“遵旨——”
“你同席。”
“……谢陛下!”
和皇帝一同吃饭是件受罪的事情,但这代表着至高的宠信,因此臣子们必须诚惶诚恐、感恩戴德地接受。不,她不是臣子,她是婕妤,一个从不侍寝、却能与君王终日相伴甚至说笑的怪物。
***
正午吃的是素饭,到晚上却是甜瓜羊肉苦茶和五色饭,因为这是刚刚到达北大营的霍王快马进上的食谱——常林长公主的食谱。
“高爱卿,突厥人吃的是不是这样的东西?”
“只有贵族才能吃到茶和谷饭。”
“那他们的普通牧民生活艰辛啊!”
“也所以他们既向往中原的富庶安稳,又须在饥荒的时候四处劫掠度日。”这些都是司徒湜说的。
“哦……”皇帝又喝了口醇香浓苦的茶,“以后可以多将茶作为赏赐,让一般的牧民也用茶汤去膻腥,还可以贩卖到更远的西域去。”
“陛下圣见,似乎两湖乃至江南不少地方都开始种茶,这样我朝的茶将和陛下的仁治一同播向更远的化外之地。”
“……呵呵呵哈哈……”皇帝几个月来第一次大笑出声,“这话怎么如此耳熟!好像是前天哪个人说过的?他说的,应该是丝绸?现在给你改成了茶!”
“是鸿胪寺与户部、兵部拟的增开四川三处边贸的条例,其实常乐公主喜欢茶胜过单薄的丝绸。”
“你和皇后一样,大小事都记得很清楚。”帝王怎么会去管出嫁的妹妹到底喜欢什么东西!
“听说从吐蕃到吐谷浑的贵族都盛行在清茶汤中加羊奶和盐巴。”
“茶,盐。那么铁呢?”
“这个,恐怕要让边境州官们上报到底卖了多少铁器。”怨不得人家打仗勇猛,有中原的铁器源源不断的供给,以及剽悍民风使然。
“明日宣……魏学士觐见,朕要问个清楚!”
“是——”
婉儿几乎没吃什么东西,却灌了不少浓茶汤,只觉腹中大不舒服。到皇帝快吃完的时候,她的全部意志都用来强忍住呕吐的欲望。
“……高大人?”一边伺候的太监低声提醒着。
“什——唔……”婉儿终于将方才吃下去的肉和瓜全部吐在袖子里——要是吐在殿上那就是不敬——当场引起一阵小混乱。“微、微臣……”
“来人!”皇帝惊得站起来,然后果断下令。“快宣御医!”
而宫人们也再次肯定:眼下的宫中,连皇后也不及高婕妤得宠!
御医的诊断是劳累过度、气血两亏,在紫宸殿总领太监亲自煎好药之后,另一道旨意也随之到达:高婉儿休养期间不必殿中侍奉笔录,但仍居紫宸殿。
听到口谕的时候,婉儿居然分神计算有多久没见过皇后了……应该有两个月的时间,皇后一直在淑景殿,皇帝一直在紫宸殿,他们两个中间除了几个上不了台面的女官才人并无其他的嫔妃,只除了她一个——皇后会对她眼前的“得宠”如何看呢?她这样的风光又能维持多少年,多少月,多少天?
几年来,她的住处一直是这里外三大间的屋子,屋中的金贵陈设和书一样多。紫宸殿中连最近新侍奉的几个才人也只分得每人两间的待遇,且她们随时会失宠而离开御前——那些才人都是臣子们奉上的,这几年皇后只选进了一个美人儿,不到一岁的三皇子就是那位生的,而皇帝很少去关心他的亲生儿子,倒常对近臣们的儿子评头论足。
对着镏金熏凳呆视半晌后,婉儿突然命道:“你们帮我把掖庭里那架小织机搬来。”
伺候她的两名太监连眼睛都不眨地立即去办。
婉儿因为几天来除了药汤就没吃下什么东西,身体非常虚弱,连摸一摸那架有些蒙尘的织机的力量也没有。
挑花的大织机得两个人操纵。从婉儿幼年有记忆起,她和失宠的母亲就一起在织机上做出美丽的、绚烂的、不一样的锦来,这是她们唯一可以炫耀的东西……
“……大人!”
伺候的宫女拿帕子给她擦脸时,她才发觉自己已泪流满面。
“小虹,若是我死了,左边那个百宝抽屉里的东西,你和小乐一人一半,然后,出宫去嫁个好男人。”
“大人!您已经能喝米汤了,还谈什么死不死的!太不吉利了!”
宫女根本对这样的疯言疯语不予理会。
“……啊,是这样……”婉儿想的是,暂时没法子和母亲团聚了,便又是两行热流滚滚而下。
“大人,那些礼品怎么办?”小虹指向一堆东西。
什么礼品不礼品的,又没死,有什么好庆祝的!婉儿根本没力气看清楚,只摆摆手,“退回去。”
“可是——”
“都、退回去。”有气无力地说完,婉儿就躺回榻上,继续昏睡。
正文 第 20 章
婉儿在病倒后的第十五天才能正常进食,但明显消瘦的身形却不是短期就能恢复的。当她能穿上素袍走动甚至见客时,头一个客人居然是襄王!而她也第一次知道(也许是病中给忘记了)她命宫女退回去的慰问礼品中有襄王的赏赐、有皇后的赏赐,甚至……还有皇帝的赏赐!
看来那个小虹是不能留了。
“……微臣惶恐,因为宫女根本未说明是殿下的赏物,因此微臣只关照全部退回——”
“好好,你别动!”襄王微扶住婉儿的肘,“看你这副弱不禁风的模样,真难想象你脸蛋一冷,叫人全部退礼的样子。”
婉儿苦笑,“微臣都不记得说过这样的话,许是半梦半醒的时候说的罢!请殿下见谅!”
“不原谅,除非你把本王的心意收下。年前多亏你的相助,我才逃过死劫,如今你倒客气起来,岂非瞧不起人?!”
婉儿对襄王的调侃头大不已,仔细看过那些吃食补品、黄金和珠玉的时候,更头大了。
“不瞒殿下,微臣收到的超过一千钱的礼都会上缴皇后,一般再由皇后作为赏赐返回。”不期然,婉儿清楚地看到襄王来不及掩饰的僵冷和紧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