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父爱之痛(1 / 1)
美丽的明海市工业学校,是明海市唯一的一座工科学校,学校依山傍水,座落在风景如画的明五区内,这里是国家四A级旅游风景区。每年的五月,明五山上,满山遍野的杜鹃花,让人遐想万千,置身其中使人如痴如醉、流连往返。山下的校园,青松翠柏相互掩映,假山、池塘、冬青、木棉等点缀在座座教学楼之间,加上动感的旋律、活泼的身影、青春的气息,共同凝结成了一个洁白的大理石塑像:托起明天!洪兴河,像一条静静的银龙一样,蜿蜒穿过学校的后边。还是在学校的时候,每逢周末,天气好的时候,许多的同学都喜欢到这里来洗衣服。那个时候,如处子般的洪兴河,便兴奋起来了,浪花朵朵尽舞河水之美,水声叮咚高唱自然之韵,和着银铃般的欢声笑语,让人由衷的赞叹:风景这边独好!
1997年9月,赵云雁带着憧憬与希望,考入了明海市工业学校。那一年,在那个叫做赵家官庄的小小的山村里,他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是左邻右舍教育孩子的榜样,在纯朴的乡亲们的眼中,中专和大学是没有什么两样的。所以,他们称:老赵头家又出了个大学生。那时的教育体制频临改革,说是1997年考入中专学校的学生在毕业的时候是可以包分配的,而从1998年起,考入大中专院校的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实行自主择业。因此,赵云雁算是搭上包分配的末班车。那时候,不仅村里的人认为包分配就是可以拥有一个“铁饭碗” ,连赵云雁自己也认为至少到时候国家可以分配给自己一份工作,不用让父亲再为自己的未来担心了。原谅这个纯朴少年幼稚的想法吧,因为在那样的家庭背景下,这是他能够说服自己拿着父亲借来的8000块钱学费去上学的唯一原因,虽然在现在看来,8000块钱还不够用来买一个楼房的洗手间,但是,在当时,在没有见过世面的赵云雁的眼里,那该是一笔多么大的巨款啊!
就读于该校机电专业九七级三班的赵云雁,无论是在老师还是在同学的眼里,他都算的上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毕业留言纪念册》上,大家都祝愿好学的他,能够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美好的未来。
三年的学校时光,也许是最后的学生生涯,在即将离校的一刹那,凝聚成一股苦涩的留恋。
毕业那年,教育体制的改革,已在全国推行了。赵云雁他们的这班“末班车”也成了改革的在编之列。大家想不明白,也不想去想了,这是大势所趋,不是你愿意或者不愿意的事情。反过来想一想,就算是能够分配工作,象他们这样的中专生,也只能是从哪儿来的回哪儿去,回到自己的区域或者是镇上的企业里,去弄一份象“鸡肋”一样的工作,又有什么意义?经常有同学从师哥师姐们那里得来消息说:一个月的工资才两三百块钱,都还只发百分之六十或者七十,而且入厂还要交押金什么的,有时还动不动的就集资,真正到自己手里的,连基本生活费都不够,感觉到没有什么意义!校方为此也成立了“学生就业指导办公室”来应对目前的难题,毕竟学生的就业率关系到这所中专学校的声誉,没有哪个中专学校愿意看到自己的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他们也没有办法,只有去面对,而后再去研究如何解决眼下的问题,这是中专学校要面对的一个社会问题。
“这个世界什么都在变,只有变是不变的。从学校踏入社会,会有一系列的问题在等着你,这就是所谓的生活,生活就是去迎接一个又一个的问题,然后去面对、去解决。经历过风雨,希望你能够坚强的去迎接自己生命中的彩虹。”云雁想起班主任江老师给自己的留言。
又想到在校时的四个要好的朋友的组成的的“**”,按照年龄的大小他们是:孙玲、李现祥、张兰兰和自己,这里面又是数自己最小,也是最受大家照顾的。经过三年的相处,大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忘不了,洪兴河畔追逐嬉戏;忘不了,明五山上永攀高峰;忘不了,自己在生病时大家的悉心照应;忘不了,在生活上的相互关照;忘不了,在学习上的相互帮助;忘不了,离别时的那顿“荠菜宴”……
当初,毕业那会儿,三个人都劝说云雁读“三二”,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这个小弟弟喜欢钻研学习,在学校里也是出了名的,不读下去实在是可惜。他们也知道云雁的家境,所以共同约定:只要云雁想读下去,往后两年的所有费用,由他们三个帮着解决,云雁相信他们,也相信他们能够说到做到。但是,他自己心里明白,他不能也不应该去连累大家,那样自己的心里会不安、会自责的。是的,听到“三二”连读这个消息的时候,他有点心动,心里也在盘算,但是过了好几个月了,他也迟迟的决定不下来,当江老师催了他几次之后,他决定回家和父亲商量一下。其实,自从回到家,见到父亲的那一刻起,他就在心里放弃了这个念头,是的,放弃了……
正式的把这件事决定了之后,心里反而轻松多了,剩下的问题,就是如何找一份工作,踏踏实实的挣点钱去补贴家用了。“是的,挣钱,一个多么俗气话题,但却又是那样的实实在在!”云雁这样想着。
心里没有了什么杂念,他更多的时候想的是自己的三个好朋友:
老大孙玲,成了学校第一批“吃螃蟹”的人,跟着考察深圳的老师去了深圳找工作去了,个性开放又漂亮的大姐有着一股男儿般的豪情,喜欢冒险,喜欢寻找新颖,虽然是富家子女,但是没有一点富家子女的娇气。
不想安于现状的老二李现祥,是家里的独生子,不想在学校的工厂里实习,自己一个人独自上了青岛,去闯荡属于自己的世界了,那里有他自己的梦想。
和自己同在明二区的也是同一个班的,与自己玩得最好的长着娃娃脸的张兰兰有着一定的家庭背景,回到了明二区,到了一所学校,完成了从学生到老师的转变。她曾和赵云雁说过:如果他回到明二区,她会尽自己的一切能力来帮助他。云雁当时说:“我知道,如果哪一天我感觉到支撑不住了,我会去找你的!但是在那一天来临之前,我更想试试自己的能力!”
唯独自己,想读什么“三二”,而留了下来到了校办工厂实习。班主任江老师已经和他沟通过了,如果云雁不想读下去,而是想留在校办工厂的话,他可以帮着通融一下做一份好一点儿的工作。云雁委婉的谢绝了老师的好意:一来,三年多来江老师已经给了他很大的帮助了,这在他的内心里好象形成了一种感情债务一样的,所以他不想再麻烦老师;二来,就算是留下来,这儿的待遇从心底里说也不是很好,这当然是对于像他这种急需要钱的人来说的。如果通过某种关系进了厂,一段时间之后心里厌烦了这个地方再想走,那就不好说了!
明海市工业学校,是十九岁的赵云雁迄今为止走的离家最远的地方。小时候,他记得自己都上了小学了,还得父母接送,在那样的一个小山村,这可是天大的奇事了,天一黑就不敢出门了,胆子小得很呢!而如今,为了这个负重的家庭,他私下里,做出了一个连他自己都感到吃惊的想法:他想去深圳!反复的思量之后,他给孙玲去了一封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