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重情深(1 / 1)
不知道为什么,心中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弘昼。这件事,她所能想到的,最最担心的,也就只有弘昼。那一日……
突然,雍正帝冷冷的说;“既然她不能将功补过,那么,朕看,也就没有那个必要了……”
此言一出,下面顿时慌乱成一团,容贵人跪落的那个地方不断地传来叩头之声,断断续续的夹杂着求饶声,“万岁爷饶命……万岁爷饶命……娘娘是被冤枉的……”可见,容贵人平日待那些奴才是极好的,所以这时候竟然都在为她求情。
只有容贵人自己,一动不动的跪在那里,脸色早已苍白一片,却也并不求饶,只是隐隐的,透出灰败的神色来。
雍正帝却迟迟不再说话,只是若有所思的看着黛玉。
黛玉心中早已经是凄凉一片,犹记得前几日容贵人得宠的时候是何等的意气风光,雍正帝对她的宠溺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然而今日,竟然这般冷情的说出这样的话来,可见自古帝王之家,最是无情无义的。自己今日虽然无奈流落在此,然而毕竟还不是久留之地,只是此刻若是想要早离,怕也是极难的了。
为今之事,是要明白雍正帝的意图。还有就是如何解救容贵人了,且不说她多番相助于自己,就是念在昔日的情分,今天也是不能坐视她孤立无援,身受屠戮。
“既如此说,皇上要黛玉如何才肯饶恕娘娘呢?”自古帝王的心思最难猜,自己胡思乱想也是无益,还不如问的来的痛快。
可是雍正帝却偏偏不肯把话说得通透明白,“那朕倒是想要看看姑娘可以为她如何做了?为了自己的恩人,姑娘能做到的底线——”说到这里,他顿了顿,目光变得严厉了起来,炯炯的盯着黛玉,片刻不肯稍离,“到底在什么地方呢?”
黛玉但觉一股寒意直冲心肺,一时之间,竟是难言。恩人,雍正帝不知自己与容贵人之间的渊源,所谓恩人,不过是她引荐纳兰祈夜救过自己一命,那么,这所谓的恩人,岂不是纳兰祈夜的恩情更重一些……
然而,不能低头,越是这个时候,越是要无惧无畏,只有这样,容贵人才有一线生机,而这一线生机同时也将牵连着自己和那个“父子失和”的——弘昼?!
黛玉直视雍正帝那迫人的视线,却是微微一笑,淡淡的道:“这么说来,其实皇上是在怀疑黛玉了?”
雍正帝却也只是一笑,“若说这纳兰祈夜妖孽,朕是见识过的。不过,若说他能蛊惑朕的儿子,朕倒宁愿相信:祸起红颜。”这几句话,却是说的咬牙切齿一般。
黛玉未及回答,却听到身后传来一声冷笑,容贵人依然一动不动的跪着,却是淡淡的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一切不过只是妾身识人不明,这又与林姑娘何干?”
雍正帝冷冷的看着她,眼中再无往日情分,只余下冷酷和残妄,冷笑一声,“想不到向来善于明哲保身的容儿竟也有为人出头的时候?朕倒想要看看,你们这对姐妹到底情深几何?”眼中是无尽的寒意,隐隐有锋芒闪过。
黛玉看了心惊。一边感动于容贵人竟在生死关头护着自己,一边却暗暗咬牙,她又是何其糊涂,若是雍正帝想要治自己的罪,任世人舌灿莲花,依然无济于事,只是惹火烧身而已……
慌忙间也顾不得许多,黛玉已经跪落在地,头低低的伏下去,“请万岁爷开恩。”
终于,雍正帝重新将视线收回到黛玉身上,有一瞬间,眼中甚至带着疑惑,却渐渐的淡逝了,似乎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事,重又恢复了高高在上的自信神采,淡淡的道:“林姑娘,竟是肯跪了么?看来,容儿对你,的确是很重要……”停住,若有所思。
黛玉依然低头俯首,“黛玉愿用现所拥有的一切换娘娘一命。”说着缓缓的自腰间解下随身半年有余的美玉黛心泪,双手捧着呈上。心中盼着雍正帝会因为昔日的承诺而决定放过容贵人。
看着那块美玉,雍正帝却只是微微皱眉,“这黛心泪虽然是朕给你的承诺,但它只主姻缘,不求性命。”
“若无生命,姻缘何在?求万岁爷开恩。”黛玉心中暗暗惭愧,这黛心泪是庄亲王福晋满儿辛苦为自己争取而来的,今日为了容贵人的性命却是要赌上黛心泪,赌上自己自主的姻缘……
因为她想起那一日,雍正帝苍老着容颜,疲惫的说:姑娘的选择,关乎着一个老人最后的心愿……
但愿,这个心愿,与此有关,但愿,一切,还来得及!弘昼……
终于,雍正帝犹豫了。
这时候,苏公公听了小太监的回报,脸色微微变了变,走到雍正帝的耳边,不知道偷偷嘀咕了些什么。
雍正帝的神色有一些疲惫,僵硬道:“让他回去。”
苏公公脸色不变,又低头说了句什么,终于雍正帝的脸色变了。他恨恨的看了黛玉一眼,才又道:“让他进来。”
殿外,弘历缓缓的走进来,直接跪落在阶下离黛玉最近的地方,低头道:“儿臣失察导致宫廷一场大乱,儿臣今日特来请罪,请求与娘娘姑娘同罪。”
似乎并不感到意外,雍正帝的神色此刻反而平静了下来。只是看着弘历,又看看黛玉,缓缓道:“朕知道姑娘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今日之事,不知道姑娘又该如何说?”
黛玉知道他是指弘历突然跑来为自己求情,想起弘历一直以来对自己的照顾,一时之间,竟也不知该说什么好,只是讷讷不能成言。感觉到弘历迫人的视线缓缓逼来,更是低垂了头,不敢直视,“四爷恩德,黛玉不敢相忘,只是皇上圣明,定能明察秋毫,不致使人蒙冤。”
弘历突然转头,看着高高在上的雍正帝,语气坚定决绝,“儿臣不敢擅自脱罪,请皇阿玛同罪论处。”
雍正帝却并不说话,只是看着黛玉,神色有些不寻常。弘历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也不由得大吃一惊。平日黛玉多是直立,何曾这般屈膝于人?然而此刻,正因为她一直低垂着头,颈间竟有一块美玉划出领口,只见龙纹森森,竟似腾跃之姿。这玉并不寻常,弘历一惊之后,竟是一喜。脸上不自觉柔和了许多,笑吟吟的抬头试探性的叫:“皇阿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