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来信(1 / 1)
魏王祁澈归来之后,很快便入宫晋见了身负监国重任的楚王祁治。
这一天,小螃蟹站在皇极殿殿门外的丹陛上,遥望着大殿里的仪式。
远远望去,祁澈的面目很不分明,只能清楚地看到那一身的银盔素甲。一时间,某蟹不禁失了神,心绪渺茫,不知身在何处。
直到身边的宫女们突然发出了惊呼,这才打断了她的思绪。某蟹抬头一看,大殿里竟是剑拔弩张,杀机重重!
魏王祁澈以身披战甲、难行大礼为由,拒绝向担任监国的楚王祁治下跪,只稍稍行了个军礼。
坐在御座后侧宝座上的周太后见状,大怒,喝命殿上的金瓜武士上前,“扶”魏王行礼。
十数名金瓜武士手持每个重达三十斤黄金大锤上前,将祁澈团团围住。
祁澈手按剑柄,神情倨傲。
殿外数名魏王亲随、火狐卫头领纷纷趋步上前,眼见着他们即将进殿……
突然,楚王祁治朗声一笑:“呵呵……
都退下吧!
魏王哥哥远道归来、风尘仆仆,该早些回府休息才是。”说着,手一挥,金瓜武士退下。
殿外火狐卫头领见状,站定在殿门前,一齐注目魏王。
祁澈转身便走。
他一只脚方才跨出殿门,忽听祁治又补了一句话:“魏王哥哥旅途劳顿,这几日且歇息歇息,不必上朝了。”
祁澈还未回身,文渊阁大学士四人一同躬身应道:“是!”
祁澈脚步一顿,身形僵了一下,没有回身,只冷冷的笑了一声,便大步流星的走了出去。
他直接走向皇极门,将要离开紫禁城。
小螃蟹和一众宫女目睹了一切。
宫女们议论纷纷;小螃蟹却回过神来了,提起裙子,她追了过去。
在皇极门外,小螃蟹追上了魏王祁澈。
气喘吁吁地,她问他:“秦王殿下呢?”
祁澈没有停下脚步,更没有转身面对她,只是从眼角扫了她一眼,递给她几张纸,然后便匆匆地走了。
小螃蟹站在巍峨高耸的皇极门下,一张一张的翻看着那些纸张。
每一张上,都写满了秦王祁沉的笔迹,向小螃蟹描述着他这次远征大漠腹地的旅程。每天都有一小段文字,但篇幅不长,寥寥数言而已----战事正酣,他没有多余的时间写信,也没有多余的人可以担任信使送回这些书信。
一段段书信,或是描述大漠壮丽的风光,或是叙述旅途所遇到一两件小事,甚至有一段是特意描述了一朵小花,一朵生长于大漠风沙中、紧紧扎根于岩石缝里、色彩娇柔的淡色小花。
祁沉用罕见的温柔甚至可以说是温情脉脉的文笔描述了一番这朵小花,最后告知某蟹----明日将有蔽日沙暴,恐它不能持久,我欲将它采下带给你,但转念一想,也许,将来的某日,此地将因它而成为一片花海,故此,罢手。
只要心中深信,就不会放弃那个渺茫的也许。
也许,这样更好。
最后的一封信其实不能算是一封真正的信。
它只是早早书就的零乱笔迹,填满了最后那张纸余下的大片空白。这使得最后的一页纸,与满是细密工整文字的其余几张浑不相似。
大约,写信的人认为,写完了这张纸,就该到家了吧;因此他才在空白之上,用淡淡的炭笔(也可能一根烧焦了的树枝),以潦草的字迹,录下了某蟹昔日曾念过的一首诗: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生与死,
而是,我就在你面前,
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我就在你面前,
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而是,明明知道我爱你,
却不能在一起;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明明知道我爱你,
却不能在一起,
而是,明明无法抵挡这股想念,
却还得故意装作丝毫没有把你,
放在心里;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明明无法抵挡这股想念,
却还得故意装作丝毫没有把你,
放在心里,
而是,用自己冷漠的心,
对最爱的人,
掘了一道无法跨越的沟渠。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
不是树与树的距离 ,
而是同根生长的树枝 ,
却无法在风中相依 ;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树枝无法相依 ,
而是相互了望的星星 ,
却没有交汇的轨迹 ;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
不是星星之间的轨迹 ,
而是纵然轨迹交汇 ,
却在转瞬间无处寻觅;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
不是瞬间便无处寻觅 ,
而是尚未相遇 ,
便注定无法相聚 ;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
是鱼与飞鸟的距离 ,
一个在天,一个,
却深潜海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