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荆钗(1 / 1)
今天写了2章,待我数数留言先……
哇噻,15、16一共才23条留言哈……
那就先贴一章吧……
下面等每章留言凑够20条再贴……
哼唧,我是航海我怕谁……
--------------------
话说航海很看好的萧大将军居然这么快就被各位筒子无情滴抛弃了
唉,可怜啊
好歹人家也是新好男人一只不是么
三十多岁了,在封建的明朝居然只有一个老婆,多么难得啊!
被魏王祁澈像猫捉老鼠似的抓回多次的某蟹终于感到这个法子行不通了。
于是,她不再独闯国境线,转而设法寻求援助。
那么,向谁求援呢?
小螃蟹思来想去:魏王祁澈是不行的,他一门心思的要借打击蒙元势力提升秦王祁沉的人望,是决不会答应她的要求的;宣大总督也不行,虽然他是地头蛇,当地军政一把手,但他胆子太小,极度畏惧祁澈;剩下的,也只有威武将军萧烈了。
当晚,某蟹夜闯将军大帐,直截了当的提出要萧烈助她一臂之力,开展蒙汉贸易。
萧烈沉思片刻,回答:“开展贸易确实是上策。
但,不能由民间发起!”
见小螃蟹满眼疑问,萧烈缓缓解释给她听:“本朝□□皇帝起事之时便以驱逐元虏为口号;至成祖永乐帝时,更是将帝都自南京迁到北京,其目的就是以天子守国门,拒蒙古铁骑于京师之外;因此,本朝历代天子尽皆继承祖志,以北部蒙元为帝国第一要患,绝无允许民间擅自和解之可能!
蒙元各部多年来或因天灾、或因民情,不断骚扰大明边疆,边境百姓怨声载道,这更加坚定了朝中主战派势力追击蒙元残部、统一大漠的决心!
也正是为了这个缘故,秦王魏王对鞑靼瓦剌态度极其强硬。秦王意图登临大位,但太子得封储君已久,秦王以何名义取而代之?唯一可用的理由就是太子文弱,不谙兵事……
若是秦王能够率领四镇之军一统大漠,那时,登高一呼、应者云集、登临大位、势无可挡……”
小螃蟹浅笑道:“大漠茫茫,追击游牧民族谈何容易?四海之内,尽皆天子之臣民,这样的做法恐怕也不能尽得天下人之心吧。
更何况,天家无父子……
宣德帝虽授虎符予秦王,却听任高皇后稽留他于京城,恐怕也有这方面的考虑吧----我给你兵权,我信任你,但你用不上,更没有理由起兵反我……”
萧烈一笑,眼中欣赏之意毫不掩饰,说:“不错。
因此秦王殿下现在也很被动;打,他不能来亲领大军;和,更是让太子一方就中取利。”
小螃蟹想了想,问:“那怎么办?”
萧烈回答:“惟今之计,只有期望皇帝陛下降下诏书,开放边境贸易,允许鞑靼瓦剌各部与边民互市;同时,放秦王殿下离京,领精兵深入大漠,一举擒获屡屡犯边的几股北元悍匪,悬其头于官卡之上,杀一儆百。”
闻听此言,小螃蟹抚掌大笑道:“大将军威武!
如此一来,宣府鞑靼危机尽解,秦王亦可获得民心众望,也不至于锋芒太盛,果真是一石二鸟的妙计!”
萧烈笑笑:“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
皇帝陛下深居大内,萧某纵有千种良言,无法传到御前也是无用!”
小螃蟹思考片刻,皱眉道:“也是。
宣德帝为人城府颇深、君心难测,他能否冒着毁坏祖制、万世唾骂的风险降诏开放互市,实在是拿不准;
皇后与太子也许会同意开放互市,解决宣府之围,但她们很难会同意秦王祁沉离京,进击蒙元残部,进而获取民心;
另一方面,秦王祁沉也未必肯走,宣德帝病情不定,他若是率领精兵深入大漠,万一有什么变故发生,那时候太子登上帝位,他纵然即刻回兵也来不及了。”
萧烈听她这般分析,点头称是,目光炯炯,直视某蟹;某蟹一抬头,见他这般,便笑道:“萧将军莫非对小女有所期待?”
萧烈大笑,直言不讳:“不错,萧某确实是对赵姑娘寄予厚望。
萧某深知,当日在紫禁城中,赵姑娘与楚王殿下亦师亦友、交情极好。
如今,倘若由赵姑娘出面,上京劝说楚王,由楚王出面,劝说宣德帝,此计或许可行。”
小螃蟹有些疑惑:“小楚王祁治?他有那么大能力么?”
一丝异样光芒悄然自萧烈眼中闪过,他站起身,负手向外,缓缓地说:“楚王殿下虽然年幼,不曾担过大任;但他豪爽仁侠之名天下皆知。
此次楚王肩负拱卫帝都职责,甚至披甲执剑守护君前,赵姑娘,你认为当真是皇上拗不过太后所请?
只怕是在皇上心中,诸子中最可信的,就是这个天性爽朗气度过人的皇九子了。”
小螃蟹听萧烈这么说,心中一动,眼前飞速闪过祁治开朗的笑颜,祁沉悠远的眼神,祁沅温柔的神情……
何必都生在帝王家?
萧烈回头看看她,小螃蟹仍然在低头深思,萧烈轻声对她说:“赵姑娘,此事确实艰难异常,萧某也没有几分把握。
但如今情势逼人,若不如此,秦王殿下必然大开杀戒,也先鞑靼部与宣府大明官兵必将死伤惨重……
更何况,当今天子原是位难得明君,对于开放互市的好处他是心知肚明的,所虑者,不过后世之名;
大明西北军也早已准备完全,即便深入大漠腹地千里也无需担心后勤供给,唯一缺少的,只是一位强势统帅……”
小螃蟹缓缓抬起头,一脸奸诈笑容,从容告知萧烈:“既然如此,小女就跑一趟是了。
不过,开市之后,小女希望萧将军能将盐、茶、马匹、毛皮布帛的交易权交给小女一家垄断。”
萧烈笑微微的看着面前的某只无良奸商蟹,一口承诺道:“好,除此之外,萧某还会将东北地区的人参交易特权一并交给赵姑娘。”
利字当头,某财迷蟹立刻和萧烈拍板成交了。
二人正悠闲喝茶,谋划着何时动身,突然,怒气冲冲的祁澈闯进了大帐,一见二人便对某蟹吼道:“夜深人静,孤男寡女,你们这是在做什么?!”
小螃蟹还没来得及回答,萧烈已经先开口了:“萧某在商量明日送赵姑娘进京。”
祁澈大吃一惊,问某蟹:“你这样就去?”
某蟹笑眯眯的回答:“是啊,我这样挺好的啊。”
祁澈简直抓狂,连说:“你这样、这样、这样……你要去自取其辱么?!”
某蟹听他这么说,笑容不变;萧烈却正色告诉祁澈:“谁敢辱之?
赵姑娘是萧某师母的侄女,堂堂大明西北大军军师的内侄女,也曾是柔华公主伴读,身份高贵,胆识过人!
此次赵姑娘进京,萧某因边境战事不能陪同,但,若有任何人胆敢折辱赵姑娘,萧某自当驰马仗剑即刻赶去,亲取那人首级为赵姑娘消气!”
小螃蟹闻听此言,笑言戏道:“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大英雄,有一天他会骑着黑色骏马来接我,我没逮到个白马王子,拐到个黑马王子也算不错了,哈哈。”
于是,第二天一早,满面笑容的某蟹便欣然向京城进发了;脸臭臭的祁澈站在路边,对她不理不睬;萧烈倒是计划周详,派出百名鹰卫护送她上京。
某蟹登上马车之后,萧烈递给她一只锦盒;某蟹好奇,想当场打开;萧烈却示意她以后再看。
马队行出十余里,某蟹终于忍不住好奇心,打开那只锦盒,只见里面孤零零的躺着一只黑木荆钗----这算什么礼物,某蟹一头黑线。
翻开锦盒底部的绒垫,一张纸条印入眼帘,上有两行笔力刚劲的恭楷墨书:萧某所有,祖母唯一之遗物;若蒙不弃,请以今生珍藏之。
小螃蟹注视字条良久,小心翼翼的合上了盒盖,将锦盒紧握于手中,泪水,潸然而下。
他是很好很好的男子,适合她,也懂得欣赏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