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回李世民恕罪古寺 东郭玉螳螂捕蝉(1 / 1)
西江月
知苦知过知廉,
自信自强自勉。
亡羊补牢时不晚,
鸿鹄凌云再展。
蛇蚯雄心吞象,
狒猿一手遮天?
乘胜追击捉穷寇,
搅得古寺难眠。
话说宗马捡起地上钢刀便要自刎,李世民眼疾手快,一把夺过刀来,深情地说:“些许事情与高句丽部落不无瓜葛,只不过我们忽略了他们的聪明罢了,倘若你我君臣一死,敌人拍手称快,不正合他们的意图吗?眼下我们要想方设法对付高念臣与他的女婿丁玉才是明智之举啊。”
“丁玉?”宗马仍然一头雾水。
“他是叛贼丁风的儿子,还有个名字叫东郭玉。”李世民说,“此人跋扈自恣,虽然青春年少,办事老成持重,据说战场上剽疾轻悍,是高念臣的铁腕人物。朕一度轻视于他,才落此下场。”
“原来如此。”宗马这才如梦初醒,咬咬牙说,“东郭玉!末将三番两次被他欺骗,的确是个智勇双全、诡计多端的人物,如吾皇所说,不可小觑啊。”
李世民不解地问:“宗爱卿与他相识?”
“路途偶尔结拜。”宗马恼怒地自言自语,“金矛,马匹,惠山失利,东郭玉机关算尽!用心何其良苦!相比之下,末将多么可悲可叹啊!”
李世民劝说:“宗爱卿不必自责,吃一堑长一智。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下一步就看爱卿的了。”说罢,仍旧向古佛寺一步一拜。宗马领会他的意图,也加入了跪着的人群行列。
然而,古佛寺大门已经紧闭。寒意犹存而不乏温馨的初春的风,轻轻拂醒了大地,眠了一冬的大地欣然睁开了惺忪的睡眼,它像生命的使者,随即又播下希望的种子。在那畏惧严寒几茎折枝断臂,垂头丧气的小草下面,又增添了朝气蓬勃的新绿。古佛山的松柏和常青藤伴着枫芽的点点杏红与抢春的野花,显得格外耀眼。有诗为证:
春回云断雪初晴,返照孤山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蘋生。
白雁翅低飞仍重,黄鹂舌涩语未成。
黄昏掩面残月夜,鸟栖人罕息鼓钟。
次日,东边天上又泛出鱼肚白。增成睡眼朦胧,缓缓步入明空的禅室,对正襟危坐的明空说:“师父,李世民仍然在寺门外跪着,他身边除了宗马仅剩下七八个手下,其余的官兵半夜时分撤走了。”
“老衲知道。”明空说,“烦劳你夜不能寐,把你澄济、智建师父叫来,休息去吧。”
不一会,增成回到明空身边说:“师父,弟子到了智建师父卧室,师兄弟们说他一夜都没有去睡觉,找遍了全寺没有他的人影。”
“噢?”明空沉思片刻,自语着,“莫非他……”
“智建师父这些天心神不定,莫非是他去寻金辣椒了?”增成反应极快,接过话说。
明空兀自念道:“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儿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瑞雪,只影向谁去?横汾路,寂寞当年萧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茱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地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增成揣摩着师父的话,试探着说:“这么说弟子猜对了?”
明空点点头,说:“自从小楼子的金氏家族销声匿迹之后,他一直牵肠挂肚那金有莲,也尚在情理之中,清规戒律束缚不住他了,难怪有人称他半佛门”。
增成自语着:“金氏家族的人会逃到哪里去了……”
这时澄济进来,说:“师兄找我?”
明空脸上像是又多了些皱裥,隆起的一块块肉瘤里囊括着让人费解的遐思。他问澄济:“李世民长跪不起,你有何高见?”
“冤冤相报何时了。”澄济好像经过深思熟虑,“得饶人处且饶人,就让他进来吧。”
“老衲也是此意。”明空说,“只是怕你接受不了。”
初春的夜晚多少夹带着寒意,地面上洒下薄薄一层唇霜。李世民耷拉着脑袋,两臂轻微地颤抖着伏在地上,也许是饱经风霜的缘故,裸露的上身肌肤古铜色一般。明空大步走到他近前,怜悯地说:“施主饱尝凌辱,虔诚之心难能可贵,快请寺内取暖歇息。”
李世民的嘴巴仿佛不太听使唤,说:“多谢师父……宽宏,您大人不计小人过。”这才与宗马一行人进了古佛寺。
……
李世民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身着棉被,睡在一间干净的卧室里。小和尚端来盆水说:“请皇上洗漱。”李世民再没有了皇上的威严,忙说:“多谢小师傅。”早有和尚在房间里放上一张八仙桌一把高背藤椅,端上丰盛的名点佳肴:山椒望果、菊花鱼翅、翡翠龙虾、熏烤雪鱼、珊瑚百花鸡、南腿蒸乳鸽、菠汁金鱼饺、金丝火腿酥……。李世民围着桌子转了一圈,问小和尚:“贵寺有这些东西?”小和尚早有些馋涎欲滴,咂咂嘴说:“这些都是方丈让镇上店里做的,听说他们专门请了高厨。”“撤了!”李世民怒视一眼小和尚,“你以为鄙人是来作威作福的?我不是皇上,也不是客人,是当年避难的逃荒者,有碗粥喝足够也!”
“阿弥陀佛——”明空进来说,“施主毕竟与众不同,宫廷名师荟萃,饨、焖、煨、焐、蒸、烧、炒各有所长,遍尝山珍肴馔,满汉等全席,老衲唯恐一碗稀粥亏待了玉体啊。”
“此一时彼一时,”李世民羞愧地说,“师父不计前嫌已经高看鄙人,倘若再宾客相待岂不折煞晚辈。”又回头对刚才的和尚说,“方才一时冲动,话语刺痛了小师傅,还望见谅。”
“既然如此,”明空对那和尚说,“带施主斋房用餐吧。”
李世民随和尚正要出门,迎面碰上刚进门的澄济:“施主慢走。”澄济转向明空说,“东郭玉带了大批人马包围了古佛山。”
众人闻言大吃一惊。
“果然不出所料。”明空对澄济说,“带李施主暂且回避,老衲接客。”
此时东郭玉带人已进古佛寺。他不再是那赶车人的装扮,只见他凛凛长大一条汉子,虎目圆睁,眉宇间有种凛不可犯的煞冷之气;披盔甲裹战袍,腰挂佩刀,背后斜插钢鞭。左膀伴随着一人,这人身高七尺,生得虎背熊腰,加上一身戎装,倒也显得威风,只是那五官不予争气,嘴歪眼斜;右臂也伴随着一人,这人头戴芝麻罗万字顶头巾,脑后两个扭丝金环;上穿一领鹦哥绿丝战袍,腰系一条文武双股鸦青,足穿双鹰爪皮四缝干黄靴。生得面圆耳大,身长八尺,腰阔十围。后跟着二十五人的方队,这些人雄赳赳,气昂昂,步伐整齐。一干人来至大殿跟随东郭玉齐刷刷跪下,礼毕之后,东郭玉似乎对这里的一切非常熟悉,带人直奔后殿。这时,东郭玉见方丈迎来,跨步一跪:“师父在上,受弟子一拜!”
“阿弥陀佛。”明空连忙说,“施主不必拘礼,你我虽然不是素昧平生,也并非师徒关系。请施主客房叙话。”
宾主来到客房刚刚坐定,士兵抬进来一口红漆木箱。东郭玉打开箱子,捧出一件闪烁着璀璨光环的锦襕袈裟,抖开时,只见红光满室,彩气盈庭。东郭玉亲自将袈裟给明空披上,但见:
恰似龙披一缕,免大鹏吞噬之灾;
犹如鹤挂一丝,得超凡入圣之妙。
但坐处有万种朝礼,凡举动有七佛随身。
冰蚕造练抽丝,巧匠翻腾为线。
想是仙娥织就,料如神女机成。
方方簇幅绣花缝,片片相帮堆锦襕。
玲珑散碎斗妆花,色泽飘光喷宝艳。
东郭玉笑盈盈地说:“师父着了这袈裟,不入沉沦,不坠地狱,不招恶毒之难,不遇虎狼之穴,定会一帆风顺,福寿延年。”
明空却把袈裟扯下来,摇摇头说:“的确是件好袈裟,怎奈老衲凡身俗子,所谓无功不受禄,收受不起。施主还是原物收回吧。”
“这……”东郭玉盛气凌人地踱着步说,“师父在关键时刻助了我高句丽部落不仅仅一臂之力,功劳卓著,怎么收受不起?”
“老衲年迈昏庸,眼花耳聋,一时分辨不清敌友,也许被人利用了。”
东郭玉强压心头不快,说:“既然师父拒收袈裟,还有一样东西您不会拒绝吧。”说着,从箱子里捧出一木盒放到桌上,打开来,一柄夺人二目的金矛映照得佛堂熠熠生辉。明空看那木盒时已经格外眼熟,不可束缚的冲动驱使他一步跨到木盒跟前,小心翼翼地把金矛拖在手上,翻来覆去端详一阵,激动地说:“不错,的确是老衲的家传之宝。”突然扭头问东郭玉,“金矛怎么会在你的手上?”
东郭玉见明空虽然面带严肃,却难以掩盖一种欣喜若狂的神态。笑着说:“末将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要大唐的天下皆易手反掌,何况一柄金矛。当初,末将与增成和尚从宗马手里得到金矛,把它埋在了寺后和尚坟地里,不料被尾随的路捡发现,我们告诉路捡不可泄露秘密。事后,我还是放心不下,黎明时分便把金矛带走了。后来增成发现坟地里不见了金矛便去问我,我谎称可能是路捡捣的鬼,增成信以为真,便要追问路捡,想不到路捡在狱中被恶李闯毒害身亡。末将原来已经把金矛献给吾皇高念臣,思前想后你我师徒情字为重,所以又把它要了回来,现在物归原主。”东郭玉说罢,显得有些伤感。
明空说:“当年,东郭芬有一位弟弟被李闯手下人砸昏,埋到荒郊野外,后来他又奇迹般地复活了。如果老衲猜得不错的话,你就是她弟弟东郭玉。再后来,你认贼作父,跟随叛国的丁风投靠了贼寇高念臣。”
东郭玉说道:“师父所言极是。不过人各有志,叛国也好,投到贼寇门下也罢,自古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唉,”明空惋惜地说,“可惜老衲知道的太晚了。”
“不晚。师父来日方长。”东郭玉说着打怀里掏出诏书念道,“古佛寺方丈明空听旨,奉天承运,宽厚、温存、仁慈的天皇制曰,特封明空官居一品,为护国大将军。高句丽国高念臣钦此。”
明空嘴角显露出一丝嘲笑,说:“老衲的人缘倒不错,想当初李世民也册封老衲什么将军,容老衲三思吧。至于这金矛实属物归原主,可以暂且收留。”
“师父办事一向谨慎,既然一心向佛弟子绝不强求,那么弟子就借贵寺小住两日,恭候佳音。”东郭玉话题一转,“弟子听说昨日有兵马拜访古佛寺,师父可否告知是哪方宾客,登门何事?”
明空说:“古佛寺笑迎八方信徒,从不过问家乡居住姓甚名谁。”
“既然这样,”东郭玉说,“弟子已有多日不来古佛寺,随便走动走动,看有什么新意。”
明空一摊手说:“施主请便,老衲差人给客人安排房间。”
东郭玉吩咐围寺的官兵就地安营扎寨,严查出入古佛寺人等,不许漏落一人。他带领手下顺沿弥勒佛殿、左右碑亭、东西钟鼓楼、四大菩萨殿、大雄宝殿、藏经阁、念佛堂、课堂、左右罗汉堂等,一路与僧人们道安问好,一路仔细查看,却没发现自己要得到的蛛丝马迹。
露天大佛坐落在一爿开阔的石台之上。十几个小和尚由独臂悟能带领着在石台上操练。见东郭玉身穿戎装带领一行人过来,独臂和尚眨眨眼睛,惊奇地叫道:“哎呀,东郭师兄做官了?”
东郭玉笑呵呵迎上去说:“托古佛寺鸿福,师兄现在是总统领了。”
小和尚们停止了操练,围着东郭玉七嘴八舌:“师兄带来啥好吃的?”“有红姑娘果吗?”
独臂和尚嘴一撇说:“什么红姑娘果!师父听见又要罚你。”
东郭玉笑着说:“以前给你们带来的那果子呀,叫锦灯笼,也有人叫它红姑娘果,你们可能爱听后一个名字。”一句话逗得小和尚和伴随身边的人哈哈大笑。东郭玉接着说:“红姑娘果性寒,虽味苦,却清热解毒,利咽化痰也利尿,是东北的特产。只是师兄这次来的仓促没能带来,诸位小师弟爱吃的话下次一定带来。”
一个小和尚说:“路捡师兄活着的时候,你经常带好吃的,他死了之后你就不经常来了吔。”
这句话勾起东郭玉的悲愤,他严肃地说:“近日忙于公务,难能脱得开身,今后方便了,定会常来常往。”
独臂和尚向东郭玉身边靠了靠,皱皱眉头说:“师兄何时也为师弟谋个一官半职,跟着你风光风光。”
“这个小菜一碟,你嘛,论武功够格先锋官的料。”东郭玉一拍他的肩膀,趁机说,“昨日那皇帝李世民可来过古佛寺?”
“来了。”独臂悟能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他哪里像个皇帝,在外面苦苦跪了一夜,今日清早方丈才让他进……”
“悟能!”澄济不知何时站在不远处,呵斥道,“操练时辰已到,快带师弟们去洗浴。”
目送着悟能带小和尚离去,东郭玉脸上洋溢着难以觉察的微笑:“李世民,你就是只飞鸟,这次也休想逃出我的天罗地网。”
东郭玉带领随从围着露天大佛转了半圈。这大佛为弥勒倚坐像,坐北朝南,雕刻细致入微,线条流畅,气势恢宏;他面相端庄慈祥,双目欲睁似闭,形神兼备。左膀的歪嘴人指了指大佛坐垫,向东郭玉悄悄说:“觉近和尚曾说,大佛底座的磐石可以旋转。佛像下是洞穴,能容纳上千人,李世民会不会躲藏在下面呢。”东郭玉瞧瞧四周,诡秘地点点头,对众随从说:“诸位午时后好好休息,养精蓄锐。”
此时,澄济在念佛堂里目光炯炯地瞪着独臂和尚悟能。悟能低着头,鼻涕垂到胸口,喃喃地说:“谁知道东郭玉是高句丽的人,不然弟子也不会告诉他李世民在寺里。”
要知东郭玉如何捉拿李世民,且听下回分解。字数:4872
原创: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