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 卿本丫头(323)(1 / 1)
323
又是一年除夕夜,兰膏明烛,华灯映水。
锣鼓声、爆竿声、喧哗声,此起彼落。
太液亭上,戏子咿咿呀呀正吟唱。
以兽皮制成的白幕上,皮影人儿在动,是一位仕途失意的贵族后裔在青山绿水前行走;白幕后,一个宛转空灵的女声在吟唱——“晨鸡初叫,昏鸦争噪,那个不去红尘闹,路遥遥,水迢迢,功名尽在长安道。今日少年明日老。山,依旧好;人,憔悴了。”
李偌坐于案前观戏,看着距他较远的高台上,父皇与德妃相携而坐,母后坐在更远的角落里,而平王,并未出现。
戏转第二幕,贵族后裔弃了官道,隐入民间,一身渔夫装束,在湖边垂钓,女声又唱——“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即使相隔甚远,皇后的目光除了关注高台上的夫君,也一直在关注儿子,她实在想不通:前段时间又是跪太极殿又是找大臣说情闹得整个皇宫鸡犬不宁的偌儿,这段时间这么安静,真不像他风格。
戏承第三幕,湖边垂钓的贵族后裔遇到了一位浣纱的姑娘并爱上了她。女声唱道——“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戏子无心,观者有意。
随着幕后那位姑娘悠扬的歌声,李偌的眼前渐渐浮现——阿彩跟西祠胡同的小媳妇们一起在洗衣,有说有笑的,河边时不时传来一阵清脆笑声,细碎的阳光撒满河面,映照出一张张仿佛闪着光的脸庞,笑厣如花,连捣衣声都那么轻快如歌……
卿本丫头,本该如林间飞鸟般自由,而不是深宫金丝雀,不是活在这里。
那么我呢?我从一出生起,就一直是金丝雀,跟某只小野鸟在山林中飞过后,不知不觉就跑偏了,开始向往山林的生活,差点忘了,自己仍在笼中。
他站起了身,对着远处高台揖手告退。
眼见李偌跟去年除夕如出一辙的又再早早离席,皇后心底陡生一种不祥的预感,她吩咐身后垂手而立的魏尚宫:“替我找人跟着他,看他到底去哪里,做什么。”
太液亭上的戏,一幕幕的过,已近尾声。
高台上,皇帝也想站起身,他想走近一点,看能不能见到白幕后那位姑娘的倩影。
可他的右脚和右手完全使上不力,左脚和左手即使用尽全力亦是徒劳。
他身边的德妃察觉到,立即起身将他搀起,在他耳边细语道:“皇上想去哪儿,告诉臣妾一声,就让臣妾来当皇上的臂膀当皇上的腿脚!
可她当不了皇上的眼睛,因为皇上的眼睛一直紧紧盯住那位出来谢幕的姑娘。
冷眼旁观的皇后,笑得意味深长。
可她听完魏尚宫回禀建王到底去了哪里,做了什么之后,笑容瞬间凝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