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卿本丫头 > 200 卿本丫头(297)

200 卿本丫头(297)(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风云雷电 大漠狼烟 北非的角斗 网游之死亡阴影 人世无神 破月 空军战士 上帝的通假字 杯影·聊斋 流氓之风 无情天下有情人

297

“……而统带官亦须秉公提调,量能委派,不得于所喜之人委以平顺之事,故意使之成功;亦不得于所恶之人,委以凶险之事,故意使之获罪。如违,实属存心偏袒,有负委托至意,应参处拿问……”

朝堂上,中书令崔巡正在诵读建王起草的新政令,等候门下省的宰相和朝堂上各位重臣的审议通过。

“微臣以为,这些政令,应是建王殿下私服微访洛阳,体察民情得来的宝贵经验,应当大力推行。”右肃台大将军王晖宏率先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众大臣频频点头称是,皇帝亦相当满意,同时非常高兴那个动不动就弹劾他的门下省宰相李泌这次没有开口说反对。

“我不同意!”一个反对的声音于群臣中传来,平王站了出来,“族分三教,各有根本,各行其是,既同营干事,均宜一视同仁,不准互相凌虐,违者,不拘官兵,从重治罪。——对这一条政令,我有异议!”

他望向李偌的眼神冷得像殿外层积的皑皑白雪:“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没有什么一视同仁的说法!汉人的将才应予以优先择用和提拔,四品以上的重要官职,亦应由汉人担任,异族不得染指,这样才能杜绝再次发生胡人兵叛的战乱!”

“胡人并不是罪魁祸首,反而是身为皇族的北王爷和士族汉人的前宰相李辅国利用胡人篡权夺位才是这次战乱的主因!”李偌一字一句地回道。

“是吗?敢问建王,那阿史卜石呢?这次战乱的主因是胡将阿史卜石官至节度使拥兵自重!他可不会族分三教一视同仁,他手下的将士清一色皆为胡人!所以即使抓住了阿史卜石,其部下一众胡人叛将仍在顽抗,以至此刻叛兵仍未剿灭肃清,失地仍未完全收复,战事迟迟不能结束!我认为,不管是契丹人、突厥人、吐蕃人、铁勒人,只要不是汉人,就不能统领兵权!”

“族分三教一视同仁择优而用正是限制节度使在用兵择将上过度自由行事的权力,杜绝类似于阿史卜石手下兵将清一色胡人的情况发生!有了这条政令,节度使的兵营里有契丹人、突厥人、吐蕃人、铁勒人,也有汉人!敢问平王,跟随你四处征战的仆固呢?他为收复河山立下汗马功劳,就因为他是胡人便就此埋没了他的才能吗?”

战事何时方休也许朝堂上谁也不敢妄下定论,但政见不同的两位皇子彼此之间的战火正渐渐蔓延,群臣们却是看得一清二楚。

“众卿家对此有何见解?”皇帝只好出来打圆场。

结果意见几乎一边倒,全站在了平王那边。

中书令崔巡还开始了《关于驱逐异族保护士族与汉人血统的提案》洋洋洒洒的长篇大论,李偌知道那是李仪指使,他虽不同意此举,却找不到合适又充分的理由来反驳,更提不出一个更为恰当的解决办法。

一直沉默不语的宰相李泌此时狡黠一笑,站了出来:“启奏陛下,臣以为,不管是新政令的推行,还是崔大人的驱逐提案,都事关重大,应谨慎斟酌反复商议后再行定夺,哪能如此轻易就通过呢?”

李泌!你……皇帝在心里叹了一口气,真乃朕之知已也~~不枉朕三顾翰林院把你请回来!有时被你弹劾得很恼火,但有时也多靠你帮朕找台阶啊!

于是,皇帝顺水推舟,结束了这场纷争:“准奏!接下来所议何事?”

李泌即刻道:“启奏陛下,是封赏叛臣原洛阳刺史元配夫人杨氏一事。”

这话听来多么拗口,但没错,就是那个大义灭亲出卖了叛臣夫君救了洛阳落难皇族一家的刺史夫人。只见她缓缓步上大殿,获得各种赏赐一大堆,还有忠义牌匾和免死金牌各一块,她说她想用所有赏赐换刺史一条活路,哪怕终身困于囚牢也好过黄泉路上再无相见之日。

没有获准,因为刺史早在范州就被平王斩立决了。

散朝后,昔日陪吃陪喝的“面首”李偌亲自陪送刺史夫人离宫。

只到了中门,刺史夫人就劝建王留步:“千里相送,终须一别,殿下就送到这吧。妾身能得殿下相陪过一段路,已感三生有幸,死而无憾了。”

你保存了我们李氏皇族一家性命,我们却褫夺了你夫君的性命和你家族的完整,赏赐这些身外之物再多,又有何意义?李偌的脸上只有歉疚:“请夫人节哀。”

刺史夫人淡然一笑:“都怪我,平日里咒他太多,他才应了这个果。那死鬼死得倒轻松,只留给我一堆要赡养的二夫人三夫人和一个不知哪里的狐狸精生的二世祖!我应该恨他的呀,现在怎么就恨不起来呢?”

她的脸上,看不见眼泪,看得见悲伤。

目 录
新书推荐: 内娱街溜子,开局带劫匪狂飙 睡完不认后,被阴湿继承人强宠了 绝爱囚笼:千金的男装救赎 江州囍事 重生七零,我在京市开饭店致富 什么叫我是怪谈? 完了,我把仙家的香炉摔了 仙子,求你别再从书里出来了 他发癫,她贩剑,恋综画风被带偏 前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