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条件(1 / 1)
袖妃娘娘与一个陌生的男人同坐一顶轿子并且当着皇上的面两人紧紧地相拥,皇上似乎并没有多大的波动,这件事情,一下子就传开了,似乎整个京城的百姓都知道了。
大雨过后,天气就晴朗了许多,空气也显得清新无比,街道上也渐渐地涌出看热闹的百姓,虽然不敢大声喧哗,却都小声地嘀咕着,也想知道同袖妃娘娘坐在一个轿子的男人是谁,竟然能让皇上同意。
而在皇宫生气的徐宁茹也听说了这件事情,作为当事人之一,她也知道一些事情,自然明白嫣袖和这个陌生男子之间是怎么回事,当时皇上要纳嫣袖为妃,她没有反对,她知道作为皇后,唯一能做的就是两耳不闻窗外事,自古以来,没有一个皇帝的后宫不是佳丽如云的地方,她没有异议,以后也不会有的。
谁知道皇上今天情愿顶着一顶绿帽子让大明朝的百姓看笑话,也不肯对嫣袖下手,这让她很恼怒,脑中闪现出嫣袖凄楚的脸蛋,顿时气得牙咬咬。
她一定要让嫣袖死无葬身之地,立刻唤来太监,让他去传唤朝中的大臣,她不必亲自动手,就能让嫣袖死无葬身之地。
眼中闪过一丝阴冷。
好不容易逛完了街,一直在前面行走的朱棣,眼中闪过一丝心痛,想到后面迎娶的花轿里面坐着的人,心里就痛楚不已,自己真的要放手让他们离开吗?如果天下的百姓知道了他们皇上迎娶的妃子竟然和一个陌生的男子离开,会有怎样的反应?
会觉得他们的皇帝无能吗?会有反抗的心理吗?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他辛苦打下来的江山岂不是要毁于一旦吗?
朱棣摇摇头,不能为了一个女人而失去了江山,可是,朱棣蹙眉,若当初不是因为嫣袖,今儿龙椅上坐的人会是他吗?
将马儿交给前来牵马的侍卫,吩咐他们好好照顾轿子里受伤的公子,径直向自己的寝宫走去,还没走几步,就被面前突然跪倒一地的大臣阻止了前进,不知道他们要坐什么,朱棣静静地看着他们,不言语,但周身已经形成了怒火。
“臣等叩见吾皇万岁。”一干大臣纷纷喊道,朱棣不悦地挑挑眉,隐忍着,这些大臣怎么都变得这么没规矩了?竟然在这里跪拦他,是什么意思?
为首的大臣视线瞄向了扶着敖懿下轿子的嫣袖身上。
“皇上,此事重大,臣等必须向皇上禀报。”
“什么事?”朱棣不是傻子,自然会看到他臣子的视线,此时也明白了他们这样群体出现在这里是为了什么。
“回皇上。”一个大臣恭敬地作揖,“臣等请求皇上处死叶嫣袖及那个陌生的男子。”
向朱棣这个方向走来的嫣袖及敖懿都惊呆了,他们,他们竟然请求皇上处死她,还有敖懿,为什么?嫣袖敖懿不解地互相地望着。
朱棣没有说话,只是看着地上的大臣。
嫣袖看着朱棣,想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又是想怎么处置他们的?
“休得伤害他人性命,杀人。”朱棣迟疑了一下,“总是需要理由的。”
大臣此时想起皇后的话来,纷纷开始陈述他们的理由,如同菜市场一样嘈杂,本来心情就不好的朱棣此时更是火上浇油,不禁怒火上肝。
“一个一个说,这样像什么?”不悦地蹙眉。
一个年长的大臣站了起来,不屑地看了看嫣袖及敖懿,满眼的鄙夷,趋步上前,在朱棣耳边低语着,朱棣点点头,眼光充满了令嫣袖不懂的神情,嫣袖怔了怔,紧紧地抓住敖懿的手,两人的手紧紧地相握。
没有人说话,四处显得静悄悄的,空气中弥漫着诡异的气氛,令嫣袖的胸口莫名地疼痛起来,似乎知道要发生不好的事情。
一个小小的身影向嫣袖这里跑过来,远远地就听到了他欢快的声音。
“袖姨。”小小的欢快的声音由远及近,敖懿还没仔细看清是怎么回事就见到一个小小的身子钻入了嫣袖的怀里,猫咪似的磨蹭着嫣袖,嫣袖和善地蹲下身子,抚着文圭小小的身子,脸上挂着亲和的笑容。
“文圭今天有乖乖地听师傅的话吗?”
“嗯。”孩子重重地点着头,“姨娘说袖姨今天要当新娘子了,说文圭要是想见袖姨的话,就要乖乖的。”很认真的说着。
嫣袖点点头,心里有些难过,她怎么开口和文圭说这些他还不懂的事情?如果她和敖懿离开的话,那文圭该怎么办?
突然觉得自己的自私,在朱允炆离开时,她还信誓旦旦地说会好好照顾文圭,可是现在呢?敖懿一出现就什么都不顾了,就只想和敖懿离开,却忽略了现实的问题,现在才想起来一些事情,想起刚才朱棣的那些大臣所说的话,才知道自己真的是昏了脑袋。
朱棣转脸看了看身边的两个人,心里一阵酸楚,想起刚才那个大臣告诉他的话。
“嫣袖,朕现在问你,你必须诚实回答朕,你是不是想要和他在一起?”看了一眼敖懿,问着嫣袖。
嫣袖看着文圭,略有犹豫:“皇上,我。”
朱棣忙阻止了她:“朕要听你的心里话。”
手被敖懿紧紧地抓着,此时能感觉到敖懿的害怕,像是怕会迷路的孩子一样。柔软的心收到了触动,不自觉地点点头。
“如果这样的话,那就答应朕一个条件,你能做到吗?”这话,朱棣并不是对嫣袖说的,而是对嫣袖身边的敖懿说的。
敖懿认真的看着朱棣,然后重重地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