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指婚风波(1 / 1)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展云舒。幸福永远都似海市蜃楼般短暂而飘渺,时间有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转眼间三月之期已过,虽然我仍记不起与十四阿哥胤祯的过往,但身体已经复原,只要按时调理,梳理经脉就不会再有问题了。
御医宣告我康复的那天,胤禛如释重负,而我欢呼雀跃,喜不自禁,终于摆脱了一直卧床的困苦,对我而言简直是上天的恩赐呢!
我和瑶月欢天喜地地收拾着衣物准备踏上回宫的路途,而忽视了胤禛脸上那深切的担忧!
有时,我也会想,如果那时我没有坚持,而是顺应,顺应所有人的意愿,是否命运还是一样的流转呢?
是否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不必承受伤悲了呢?京城,秋雨缠绵,萧瑟凄清,乾清宫内愁云满目,火星缭绕。
四阿哥,八阿哥,九阿哥,十四阿哥同时向皇上请旨,欲指婚于恭宁和硕公主博尔济吉特.毓漓,一时间皇宫内院仿如沸水,翻腾不已,一场风雨就这样降临在我回京的那个晚上!
原本我以为我只是这寂寥深宫的旁观者,用清冷的目光见证着沧海桑田,而如今这漩涡已将我围困其中,我终也不过是别人手下的一枚棋子,仅此而已。
第二日一早,皇上便差了李谙答前来传我于上书房觐见,虽然夜已经将昨夜的种种尽告知于我,但我还是心怀忐忑,总觉得隐隐有丝不安!
李谙答见我与平日不同,脸色极差,便安慰道:“公主,莫要担心,皇上待公主视若己出,断不会为难公主,公主尽可放宽心!”李德全乃是皇上身边最信任的太监内侍,若不是皇上有话他断不敢妄下结论,看来皇上已经料到我的想法了!
“多谢李谙答,毓漓在此谢过!”我将金锭塞入李谙答的衣袖,轻声地答谢。
他笑了笑不再说什么,就这样静默地走到了上书房前。早有小太监挑了帘子等我进门,李谙答想我点点头,我会意地微笑了一下,轻提裙摆,进了上书房。
一进门便被眼前的景象惊住了,只见几位阿哥全都狼狈不堪地跪在地上,连一向注重仪表的胤禛和胤祀也未能幸免,而皇上则怒不可竭地来回踱步,见我前来,神色才稍有舒缓,威坐龙椅之上,怒气冲冲地说:“毓漓,你来得正好,看看这几个不争气的东西,竟然对朕的旨意置若罔闻,皇子当街打架,你们当自己还是小孩子吗?朕都要被你们气死了!”我莫名其妙地看着眼前的景象不知该作何感想,胤祥,胤祯脸上身上满是青紫,衣衫凌乱,不少地方被撕破,还沾染着血污和泥土。
一向自命风流的胤禟此时也是褴褛不堪,而十阿哥的眼睛上的两个乌青使得原本鲁莽的样子变得有些滑稽,此情此景,除了他们打架闹事,我也无法另作他想了。
而原因又是什么呢?难道……我跪倒在地,恳请道:“皇上,一切都是毓漓惹出的祸端,毓漓愿自请惩罚,还望皇上恩准!”我低垂着头看不到皇上是怎样的表情,只能听到我身边的几位阿哥,争先恐后地说着:“皇阿玛,儿臣甘愿受罚,此事与毓漓并无牵扯!”
“皇阿玛,要怪就怪我好了,是我先出手打得老十三,是我的错!”
“皇阿玛,我也有错,要不是我和十三哥起了口角,十哥也不会替我打抱不平!”
“皇阿玛,儿臣胤禛(胤祀)身为兄长未能约束几位皇弟是儿臣失职,未尽兄长的责任!”水火不容的两人却因我而异口同声地说着相同的话,我真的觉得很安慰,很开怀!
“皇上,几位阿哥是因毓漓而发生口角,伤及几位阿哥的感情,更使得几位阿哥因毓漓而受伤,毓漓心中愧疚难安,所有的事都因毓漓而起,也应毓漓来结束。”我早已有了万全的准备,对于很多事早已看淡,惩罚对我而言也许是一种解脱吧!
我示意胤禛不要说话,无声地说着保重。皇上没有理会我们的话语,而是背对着我们,说:“毓漓,你愿承担一切,可知将要面对怎样的惩罚呢?”我平静地回答,心如止水:“皇上,毓漓愿承担一切,无论怎样的惩罚都绝无怨言。”皇上叹了口气说:“毓漓,收拾一下,你就到诵经阁去听听佛偈,讲讲禅经吧!”我领旨谢恩,强迫自己不去看各人脸上的表情,只是平静地离开,悄无声息地搬入了诵经阁。
诵经阁内多是先皇的妃子,每日诵经礼佛,也过得极为平静。也许我就这样度过余生,才不枉德妃等人如此的煞费苦心!
只可惜事事难如人意,四个月之后,二废太子的风波,又将我从青灯古佛的日子中拉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