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第21章(1 / 1)
在这秋高气爽的日子里,若锦不禁想起了两年前的那个初夏。
也是这班公车,去往的还是那个目的地,要见的依然是那个人。
如果说有什么变化,大概就是自己的心境吧。
彼时的忐忑,此时的坦然,只因为自己已经过了心里那道槛。
对于自己的选择,毕业前与小7深谈之时,她就已然明晰,且愈加坚定。
否则,她也不会从容自若地说了那么多。
**********************************************************************
去年暑假,立寒难得回家住了几天,表姨一家的其乐融融,若锦感同身受。
在那样的欢欣喜悦里,她不忍去打扰。
所以,当立寒问起自己读研的专业时,若锦并不多言,只是一句“很有趣,我喜欢”,然后简单介绍了相关情况。
于是,立寒对它的了解,也就停留在字面意思:东北亚地区国际关系研究。
当然,有一点,她是故意隐瞒的,甚至父亲也并不知晓:读了这个专业之后,她就有机会参加学校的国际交流项目,前往xx大学就读一年,等她研二的时候。
那是立寒所在城市最好的大学之一,也是乐团曾去交流演出的地方。
若锦喜欢那里,美丽的校园,漂亮的音乐厅,优秀的图书馆。
那么,面对这一举多得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只不过,要经过研一下学期的选拔之后才能确定是否成行,所以,若锦决定把它变成一个惊喜。
说起若锦对这个专业的兴趣,缘起于立寒决定出国学舞。
因着他的关系,那座城市,那个国家,她不由自主地关注着。
从语言文化到政治经济,一概入了她的视野。
而东北亚地区的历史渊源,与她本就着力的晚清民国史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于是,专业兴趣的转向也就顺理成章,自然而然了。
大二的暑假里,与父亲沟通之后,亦得到了他的肯定与支持。
当然,在父女俩的讨论中,立寒并非被提及的因素。
因为,彼时的若锦,又何曾意识到了这个因素呢?
**********************************************************************
这个上午,立寒早早地到了,心里装了一大堆的问题,要问若锦。
远远地,看她走了过来,还是从上次那个方向。
“也就是说,她很可能还是坐的那班车,还是从那个大学过来的。”
立寒快步走上前去,接了若锦手里的袋子,又把饮料递给了她。
“姐,这回东西明显少了嘛。”立寒扮个鬼脸,一副很不满意的样子。
“你啊,还是那么贪心。”若锦故作无奈状,“这里面都是吃的。其他的东西都在我宿舍呢,下次带给你。”
“下次?姐,这么说,你不着急回去喽?”立寒一脸惊讶。
“是啊,要在这儿待一年呢。东西嘛,可以慢慢带给你。”若锦平静地说。
“一年啊?真的吗?姐,到底怎么回事啊?快告诉我啊。”立寒使出了杀手锏。
“行啦,行啦,多大人啦,还撒娇。”若锦故意不耐烦地说。
然后轻描淡写地讲述了此次行程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
看着立寒从讶异惊喜到欢欣雀跃,那由衷的快乐与满足在她心里蔓延开来。
于是,这两年的努力与坚持变得愈加可爱,而所有的辛苦与煎熬也都烟消云散了。
这一刻,若锦是沉醉的,心无旁骛。
就像空气里弥漫着的迷人芬芳,清苦的咖啡味道;
就像店铺里舒展着的可人花廊,淡雅的margaret ……
一切的一切,都显得那么清丽雅致,毫无瑕疵,一如她的心情。
“姐,太好啦,这一年,我们可以一起过中秋,一起过年,一起过端午。还可以一起出去玩,去吃好吃的。反正可以有很多安排啦。”立寒依然沉浸在喜悦之中。
“好了,好了,立寒。别忘啦,我是来上学的,你呢还要排练演出,能见见面就不错了。”若锦不得不泼了点儿冷水,微笑着看看他。
“唉,也是啊,都要忙呢。”立寒苦笑道。
“没关系啦,我可以去看你们舞团的演出啊。”
“恩。下次我一定把最好的票给你留着。放心吧,姐。”
“那就好。”
“对了,姐,你宿舍都安顿好了吧?还缺什么不?我陪你买去。”
“不用啦,都弄好啦。就是缺了什么,可以在学校附近买啊。”
“也是,看我,都高兴得晕乎了,”立寒傻笑着抓了抓脑袋,“姐,那我给你接风,还是去老地方,怎么样?”
“好!听你的。”
还是那家小店,还是老样子。热情的老板更加亲切地招呼着立寒,都是老熟人了。
看到若锦,他先是愣了一下,然后若有所悟地笑了。
“老板,还记得吗,我姐。”
“记得,记得。除了她,你又没带别的女孩儿单独来过。”老板打趣道。
若锦听了只是淡淡一笑,立寒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
“姐,老板就是爱开玩笑,嘿嘿。”然后转向老板,“您哪,赶快上菜吧,还是老规矩。”
“行啊。今儿这饺子嘛,就算送你们啦,权当给你姐姐接风。”
“好,那就谢谢您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