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第14章(1 / 1)
乐团出国交流在即,作为二胡首席的若锦,自然排练任务甚重。
除了《二泉》等传统曲目,还要准备些新鲜曲子。
乐团的几个保留曲目和大作品里,她也是重要乐手之一。
于是,自开学之后,她的课余时间基本上都扔在琴房了。
若锦知道,对一个乐手而言,这是她最好的时光,更是可遇不可求的机会。
乐团出国交流的安排本来就不是很多,而她又是大三下了,恐怕这次出国交流就是她大学时光里的唯一一次了。
而且,乐团将要前往的学校,就在立寒学舞的城市。
如果能有自由活动的时间,哪怕只是半天,她也可以去看看他,看看他学习、训练的地方,看看他现在的样子,看看他是否快乐。
又有半年多没见了。就连过年,他也没能回家。
还记得大年初一的时候,若锦像往年一样去表姨家拜年。一进门,表姨笑着迎上来,可她微肿的双眼却透露出一种忧伤。
若锦心想,肯定是除夕夜万家灯火时,表姨接到了立寒的电话,而那样的时刻,分离的痛苦最是深切。于是,母子俩泪流满面,欲语无言。
然而,这种痛苦,若锦又何尝不知呢?
包饺子的时候,吃年夜饭的时候,她总会想到远在异国他乡的立寒,想到他一个人孤零零地过年、想家,想到表姨的思子心切,想到自己的无可奈何。
若锦的神思恍惚并未逃过妈妈的眼睛,可她知道女儿的性子,并不多问,只是跟若锦爸爸说起自己的疑虑。
父亲倒是淡然,“女大不中留,她也该有自己的心思了,正常。”
***************************************************************************
历经三个多月的排练,乐团终于要启程了。
拿到机票之后,若锦发了Email给立寒,告诉他自己的行程。
第二天,立寒打电话过来,满是欣喜:“姐,你真的要过来啊?”
“恩。不是告诉你了吗,我们乐团要过去交流演出。”若锦淡淡地说。
“那你怎么不早点儿告诉我啊?”
“机票刚刚拿到啊。而且,之前我也不确定是不是有自由活动的时间。”
“那就是说,现在确定了?太好啦,到时候我陪你好好逛逛。”
“行。不过,也就大半天的时间吧,因为还要去其他城市。”
“那也好啊。姐,咱们可要好好聚聚,你好不容易来一趟。”
下了飞机,陌生的空气扑面而来。抬头看了看蔚蓝的天空,若锦心想,在这个异国城市里,机场,应该是立寒最熟悉的地方之一吧?
取了托运的行李,出机场,上车,若锦跟大家一起前往驻地。
与其他人不同的是,人家都是轻装而来、准备购物的,若锦却带了重重的一大包东西。
里面有很多是妈妈和表姨寄到北京的,比如立寒喜欢吃的特色小食,还有若锦为他准备的专业书籍和碟片,都是国外不容易买到的。
当行李终于收拾妥当的时候,小7忍不住调侃道:“这个大包挺好的,来回都不耽误,记得也多带点儿东西给我啊。”
乐团是为演出而来,活动空间自然不大,主要是在那所大学附近。
演出结束后,第二天一早,大家都急不可待地出去逛街了。
晚上就要转战下一个城市,自然要抓紧时间啦。
若锦也早早地出了门,按照立寒所说的线路,前往约好的地方。
陌生的城市,繁华的街景,熙熙攘攘的人群,一闪而过的车水马龙。
周遭的一切,因着立寒的缘故,竟也渐渐亲切起来。
那条街,立寒大概走过吧;那个红绿灯,他也曾等过吧。
还有那一班公车,那一家咖啡馆,那一个便利店,那一块广告牌。
一切的一切,近在咫尺而又遥不可及。
若锦闭上眼睛,感受着这个城市的独特气息,捕捉着关于立寒的点点滴滴。
不知不觉中,时间滑过。然后,车停了下来,到市中心了。
远远望去,立寒已经在等了。他站在那里,四处看着,正“搜索”她呢。
若锦突然站定了,使劲咬了咬嘴唇,做了个深呼吸,然后朝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