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虎符(1 / 1)
司昊杰没有等她的回答,直接打开放名册的小木盒,将名册绢本都拿了出来,伸手在旁边一按,便取出了底板,原来这下面还有一个隔板,然后里面便是一吕铜钥匙。我 看&
他打开了柜子的上下两层,里面的东西呈现在初雪的眼前。
上层那么大的空间里,只放了一个幽黑的木架子,上面托着一卷明黄色的卷轴。那应该是圣旨吧?如果只是一般的圣旨,不都是供起来的吗?怎么会放到书房里,而且藏在这样的一个角落里?那是不是说明这道圣旨十分重要,可是自己都有机会进来了,若是有心人来偷的话,怎么能保得住呢?
下层也都是些精致木盒,但上面都有皇家标记,龙的记号处处可见,比另一个柜子里的那些木盒更显华丽富贵。
初雪不敢再看下去了,道:“这些应该是极重要的东西吧,我要不敢看了。”说完,从这边抱着装有《史说》的木盒,“这个我能带下去看吗?”
“当然可以,不过,这边的东西,你看看没有关系的。”司昊杰取出一个木盒,这个木盒没有龙的记号,却雕着疾奔的猛虎,颜色略显古朴暗沉,那个盒扣也是两个虎头,啪的一声,盒子弹开。
初雪的心跳得急了,放下手中的木盒,走到六王爷身边。
铺着黄绸地盒内。躺着四只形态各异的错金铜制老虎,有疾跑、怒视、狂吼、跳跃四形,周身刻着铭文。司昊杰拿起一只,递到初雪手中。
这便是虎符,可以调集军队的虎符,初雪翻过来看看,却只有一半。我看 书_斋问道:“这怎么是半只老虎啊?”
“还有半只在四方大将军手里。”
“四方大将军?”
司昊杰点了点头,开始教授军事知识了,“四只虎符的另一半,分别由镇北、镇西、镇南、镇海四位大将军持有,若有军情。朝廷就会派官员拿着这一半虎符。到前线去与守将的另一半虎符相合,如此便能调集和指挥军队,若无朝廷的这半只虎符,任何人不得私动军队,否则便是谋乱。”
初雪没想许多。脱口而出道:“既然是这么重要的东西,王爷怎会放在此处,随随便便地还拿给我看了。若是有心人一下便能偷走了的!”话一出口便又后悔了。
“呵呵!想要进到这里来也没那么容易,何况这世上可没有几个人敢尝试这楼里的机关。”司昊杰笑了起来。
初雪看看四周,自己怎么从没有发现有什么机关的?“那我常来这书房,都没发现有什么啊?”
司昊杰没有再说话,深看了她一眼,便拿回她手中的虎符。放回原处。又将柜门再锁上,钥匙仍旧放回了那人木盒地底板下面。
初雪拿着那个装书地木盒。先走了出去,待六王爷出来,一起下了一楼。
小安子垂手立在门边,见两人一同下来,忙将重新泡好的茶倒了两杯,放在两张书桌上,然后才退了出去。
初雪心里在想着那些一直固扰她的问题,现在总算有些眉目了。
“六王爷,我觉得有些奇怪。”
“哦?有什么可奇怪的?”司昊杰饮了一口茶水。
“既然调动军队需要两半虎符相合,那为什么此次北雁关之战,西南的军队跑到北边去了,皇上却没有治以谋乱之罪,还大肆褒奖呢?”
“袁将军是为北疆军情紧急,才出此下策,总算挽救了北雁关十万将士,自然是立了大功了。”
司昊杰说出地理由,初雪根本就不相信,这个世界上从没有哪个皇帝能坐视这种情况不心存芥蒂的,除非是个昏君,但很明显,当今皇上并不是个昏君,那么这件事就要有其他的解释了。六王爷作为兵部地老大,肯定是了解内情的,不肯明说自有他的道理,其实就是只说那样的话,也足以让她有所了解了。
两人各安心思,书房里便安静了起来,偶尔有一两声翻书的声音。这虎符制作起来虽说并非多少的复杂,但民间地工匠就算是手艺再好,也不敢制这违禁之物,那可不是说笑地,抓起来就是杀头之罪啊!
初雪想了许久,还不知道要怎么做才好,若是能有一个人商量商量,她也不会觉得这么难过了,可是又能找谁去说了,知道了反而会惹上一身的麻烦,她可不想害己又害人啊!
书里到底写了什么,她不知道,脑中尽是一团乱麻,扯不断理还乱。
司昊杰侧靠在椅背上,右手将手举到眼前,余光却能看到正在不停摇头地初雪,“这书中有什么不对吗?”
初雪一惊,手上的书掉落地上,这可是珍贵的精本啊!幸好地上铺了地毯,否则弄脏了这书,自己可怎么赔啊!别的书了不起花钱去买,可这种珍藏版怕是在市面上是找不到的。初雪快速地捡了起来,还好,没有弄破,又想到自己还没有回六王爷的话呢!
“这书没有什么不对。”
“那姑娘为何一直摇头不止啊?”
“呃!没什么,想到了其他的事,所以才摇头的。”
“本王倒是很想知道,是什么样的事,能让姑娘摇头的。或许说出来,本王也好相助一番。”
初雪看他那张布满诚意的脸,一时半刻不知道怎么回复好,若说无事可劳,那么就好像是让人说出想帮的话,自己又不接受,若说需要帮助,可这个忙还真不是那么好帮的。
司昊杰看她左右为难的样子,笑了起来,“姑娘为难就不必说了,但本王说过的话,自会对现。”
“那初雪就先谢过六王爷了。”也许到了那一日,真的只有求助于他了。
只有和初雪那丫头在一起,王爷才有会心一笑,如同春阳一般温暖而清新。可是在她面前,却吝啬不已,半齿不露。就算是幼时在江州,文彬哥哥也不曾待她如此。
原来她一直都选错,从来都是错。她是要去感谢命运的折磨,还是多谢人心的脆弱。她该何去何从呢?
紫缘有些失魂落魄的从书房外墙走过,只想有次偶遇,结果仍是不属于她的笑声,这才更让她心痛而又心狂。
李氏接住了她摇摇欲坠的身体,却无法接住她已破碎一地的心。